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

用戶59725205727


秀才是古代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在古代封建社會制度下,有明顯的封建等級之差,所以,讀書基本上成了窮人走向富人的必經之路,只要他們成了秀才之類的,就可以娶到那些達官貴人的女兒,此後一生衣食無憂的,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還是有一些“窮酸秀才”的,那麼,問題來了,古代“秀才”含金量有多高呢?與如今的學歷相比,算什麼級別呢?

有書君以前看到一個小故事,講了秀才趕考。故事說:有一位秀才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但他離京城很遠。於是,他提前兩個多月就帶上盤纏。就出發了。時間過得很快,他經過一個多月就到達了目的地,他就找了一個客棧住下來了,認認真真的複習功課。但在備考的過程中,他做了三個奇怪的夢:第一個夢是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他戴了斗笠又打了傘;第三個夢是他和他心愛的表妹在一起,卻是背靠背睡在一起的。他覺得奇怪,就去找了解夢先生,問問為什麼?但不妙的是,兩個解夢先生給了他不同的說法。但他最終聽信了對他說:“高中、有備無患、翻身就得到”的這種說法,最終他考取了探花,如意的走上了成功之路。通過這個故事,說明我們在古代“秀才”的地位是很高的,不然怎麼有那麼多的人千辛萬苦去考呢!

但又比如,大家都看過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他就是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沒有什麼生活技能,只會研究“茴香豆”的茴有幾種寫法之類的迂腐知識。後來,他去偷書被人打斷了腿,他丟掉了做人的尊嚴。通過這個故事說明,像孔乙己這樣的底層人,沒有考上秀才的可悲,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

實際上,在中國古代秀才在不同的朝代,是有不同的含義以及待遇的。

最早隋朝開始開科取士,取名秀才;到了唐朝,秀才就只是考試中的一種;到後來,秀才被廢,秀才就變成了讀書人的泛稱。

1.漢代察舉制下出秀才

西漢有了察舉制,秀才為察舉取士的科目,到了東漢把秀才稱茂才,一年考茂才的僅有20餘人,並且考上的,大多做官了。這說明在漢代,秀才的地位明顯之高,含金量相當於我們現在的985、211院校。

2.隋、唐初期時秀才科

到了唐朝初期,秀才是常考試的一種,還有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子、明算等。秀才就不是那麼重視了,唐高宗以後進士比較重要,所以,在這個時期相當於現在我們的一大批本科生而已。

3.唐宋時就是一般的讀書人

在唐宋時期,科舉制度十分成熟,考試的人很多很多,但能考上的有少之又少,就像現在去考國家公務員,幾千人去爭一個。

4.明清時就是生員

明清時,通過考核進入府、州、縣的,就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在明清時期,從地方到中央依次有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一級一級的,所以,很多秀才都不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當教書先生,雖然並沒有多富裕,但還是有一點點地位的,代表著知書達禮的讀書人。顯然,與唐宋時期的秀才相比,秀才的地位明顯降低了不少。

但不管怎樣,古代秀才的社會地位,含金量都是不低的。因為古代的秀才必須會基本的四藝:琴棋書畫,這麼看來,他們還是挺多才多藝的,現在的大學生,琴棋書畫都會的,還是挺少的。並且,古代的秀才,他們的啟蒙書是:《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的,他們不光只讀,還要背的滾瓜爛熟的,放到今天,有有幾個人能背到起,看完了都是好事。所以,要是把我們放到古代,我們可能就是半個文盲了呢!

還有相信大家都看過《儒林外史》的吧!那裡面就有一個典型的人物——范進。講述了窮書生范進一直不停的的應試,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多歲才考上,到最後因為考上了卻瘋掉了。從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古代秀才的地位是挺高的,不然怎麼有人花下一生的時間去考呢!

所以,秀才在每個時期地位是不相同的。但總的來說。古代的秀才地位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只是統稱的大學生又有重本、二本、三本、大專之分而已。


有書快看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分朝代來看。

秀才在中唐之前的地位極高,到後來就越來越低,甚至一度變成了讀書人的泛稱。

這就像我們現在濫大街的“美女“一詞,一開始是真指美女,而現在,美女似乎只代指性別,大街上叫一聲美女,十有八九前面的人都會轉頭。

但總體來說,古代秀才與如今社會的讀書人比起來,含金量依然不低。聽我一一道來。

秀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漢,那時選拔人才的機制以察舉製為主,漢武帝詔令民間各地舉薦人才,秀才因而得名,非常直白,就是才能秀異之人;後在光武帝時期避諱,改為茂才,到三國時期又複名為秀才。

到隋朝,隋文帝推行科舉制,設立秀才科。秀才是博識、強學和策問都最為優秀的俊選者.因其標準太高,隋代舉秀才不過十人,其地位及稀少程度可見一斑。

隋滅,唐朝沿用科舉制。唐初,秀才科為貢舉科目之最,其聲望高於進士科,所定的標準高,錄取的人數很少,很多讀書人因而畏而不敢求試,由此造成了秀才科並沒有推行多久便被廢棄,主流還是進士科與明經科。

在唐玄宗之後,凡稱作秀才的,一般都是進士科,甚至慢慢開始被泛指為讀書人。

到了明清,又稍有不同,讀書人參加童生試,通過縣試稱士子,繼續通過府試稱為童生,院試錄取者便稱為秀才。

之後才可以進行鄉試,通過者稱為舉人,最後才有資格參加會試及殿試,後者便是真正的功名星光大道。

有人認為明清時期的秀才可算是如今的大專級別,我覺得欠妥。如今九年義務制教育讓絕大多數人都獲得了受教育的權利,然而在物質和教育不甚發達的古代,整個社會的文盲率是極高的,讀書人非常稀少。秀才通過的雖然是最基礎的童生試,但遠遠比如今的大學生少得多,因此縱向比較,秀才含金量遠在如今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之上。況且秀才還有免稅、見官不跪之類的特權,從這個角度如今的博士恐怕是要羨慕的:)

而唐玄宗之前的秀才,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一定是真正出類拔萃的人才,用鳳毛麟角形容並不為過。其仕途不可限量,地位跟之後的秀才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如今,我似乎無法找到與其對等的,國家傑出青年?高考狀元?諾獎獲得者?長江學者?院士?似乎都不恰當。


經史通義


要想知道古代“秀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水準,一個重要前提是:知道古代的秀才會什麼。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秀才並不像戲文裡說的一抓一大把,似乎信手捏來一般容易。恰恰相反,在古代,要考取秀才還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也因此,歷史上苦讀詩書五六十載還只是童生的,大有人在。

也因為考取秀才相當艱難,所以在古代秀才有著非同尋常的特權。在以科舉選拔人才的古代,秀才作為入仕為官的第一個階梯,自然比普羅大眾享有更大的權益。秀才的地位和特權,在古代還是相當高的,高到什麼程度呢:如古代規定秀才見官,不必下跪,做個揖就是了。

因此秀才打官司,佔著很大便宜:對方哪怕是家財萬貫的財主,只要沒有功名在身,見了縣官也要跪著回話;秀才即便家無隔夜之糧,卻可以站著跟縣官交流。這一立一跪之間,輸贏已見。

從這些不難看出,古代秀才的社會地位和價值,已經到了相當高的地步了。而之所以能到如此地步還要從科舉制度本身說起——

古代的科舉制度中,嚴格將讀書人的等級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等

,他們對應的則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而選拔的標準雖各朝代不一,但整體上大同小異。首先來看比秀才第一級的童生選拔,明清時,童生以前的學子一律叫“文童”“生童”或“儒童”;在通過縣、府兩級考試後,才可被稱“童生”。而要取得童生資格,即須參加道試(又稱院試)。而童生的考試內容,則有八股文、詩賦、策論等。

這是什麼概念呢,拿其中的一個項目八股文來說,八股文我們知道:是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的文章,它的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而四書五經它不是一本書啊,它是無數本書啊,讓現代人不得不慚愧的是四書五經是我們高中大學才會學習的項目啊!但現在這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能懂的四書五經,在古代它竟僅僅是童生的必考項目。圖為古代秀才公服

童生考試難,秀才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拿唐代來說,唐代選才的標準,大致有三:才學,道德和才幹。唐代的秀才選拔偏重於經學,他們要求秀才寬博有謀,清白行高。而要達到這個標準具體有四個要求:一是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是學道修行,經中博士,三是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案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是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

試問,以上四點,中國有幾個研究生能達到?從這些就可以看出,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是相當高啊,更要命的是,古代講究全面發展,通常在考試之外,讀書人還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如此一來,這古代秀才在今天看來,簡直是人中龍鳳一般的存在啊。

再看古代秀才的考試製度,在古代,秀才選拔是要經過縣、府、道(院)三級嚴格考試(又稱童子試),全部通過後,才算“進學”,也就是升入官學,成為秀才。不得不感嘆:當個秀才並非易事啊。也正因此,古代的秀才多是飽學之士,基本能達到: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說到這,想起來前幾年大火的一部清宮穿越劇《步步驚心》,女主曉姑娘是本科生,結果穿越到古代以後連個信竟然都讀不全,她只得拿著書本感嘆:我在現代一個堂堂的本科生,好歹也算知識分子,穿越到古代竟然只是半個文盲?!

這部穿越劇雖然是虛構的,但這個環節卻是很寫實。說到底,古代秀才在今天的含金量:遠在本科生以上啊!



奇扒公式


秀才的含金量非常高。整個清朝兩百年間一共產生了46萬名秀才,要知道清朝的人口最多的時候有4億,兩百多年才出了這麼46萬個秀才,算一下比例就知道有多難考了。至於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很難比,因為秀才雖然不是官,但是擁有一些特權,現在找不到任何一個身份能與之並提的。如果只算考試難度的話,大概就相當於普通人考上博士吧。

古代的文盲率非常非常高,能讀到秀才可謂是鳳毛麟角。建國初期曾經有過一次文盲普查,當時的文盲率高達80%,當時的標準是能認幾百個字就不算文盲了。再往前看,古代的文盲率大概要高達95%。

相對於人口基數,在古代能認幾個字的人就已經很少了,往往只有家境比較好的才會讓孩子讀書,窮人家的讀書人非常非常少。雖然學費不是很貴,但是考試花費很高,不是普通人能負擔得起的。

古代沒有信息聯網,沒有身份證,科舉的時候想要驗明身份,證明你有考試資格靠的是擔保制度。你想參加科舉,就要先讓當地的廩生為你擔保。如果身份出了問題,擔保的人也要擔責任。廩生是什麼呢?一般都是前幾屆科舉中考中秀才第一名的人。

而你想讓廩生為你擔保,是不能空手上門的,多多少少都要給點孝敬,畢竟人家也是擔著風險的。一般來說家裡窮的至少要給10個大錢,有錢人家一般給500個大錢,這是第一步。

考秀才是要在縣城考試的,你得去縣城參加考試,到了地方得吃住,路上還有得有路費,古代的交通可沒現在這麼方便,路也沒現在通暢。

考場裡不能帶水進去,得在裡面買,40文錢一壺熱水,考完了以後要交給封卷錢,考上了要交謝師禮,最少500錢。

亂七八糟的加起來,參加一次考試得至少三四兩銀子。古代很多窮讀書人考到幾十歲才考上秀才,其中有些都是因為沒錢,一直在存錢,攢很久的錢才夠參加一次考試。

考上了秀才就可以擁有一些特權,比如免除自己以及兩個家人的徭役。見了當官的可以不用行禮。犯罪了官府也不能直接抓,需要一些特殊手續,審訊的時候也可以不用挨板子。犯了小罪可以直接花錢抵罪。平時可以直接要求見縣官。等等。

這些特權放到今天,找不到能與之相比較的。


漂浮菌


說到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那就得從科舉制度來說了,因為科舉制度在明清時代最為成熟,所以我們主要說明清時代的情況。

那我們先來說,怎麼樣才能成為秀才,而秀才之後叫舉人,舉人之做進士,那麼秀才之前又叫什麼呢?秀才之前叫童生。其實科舉考試總共可以分為四場考試,童試,鄉試,會試,殿試,那我們一一來說明。

童試,就是童生參加成為生員的考試,這裡面的生員就是我們俗稱的秀才。而童試一共分為三場,分別是縣試,府試,院試,其中縣府由知縣主持,每年二月考一次,府試由知府來主持,每年四月考一次,通過了府試叫做童生。

院試是每三年考兩次,是由各省學政主持,這兩次考試一次叫歲試,一次叫科試,而通過了這次院試就能成秀才了。而秀才也分成三等,分別是一等是廩生,由公家每月發給糧食,二等是增生,沒有給糧食,三等是附生,也就是新進來的秀才。

秀才還有其他的一些特權,比如不需要交賦稅,不用服徭役,見到縣令級別的官員不需要下跪,還有就是可以當私塾先生了。有一些人,活到七八十歲,也只是個童生,成不了秀才。

那每次能考中生員,也就是成為秀才的有多少人呢?不同時期數量不一,但平均下來,每個縣差不多一次也就二十名左右,如果按院試是三年考兩次,也就是說一年只有十三名左右。

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每年的高考,縣裡面的文理科前七名,應該能被什麼樣的學校錄取呢?第一名很有可能被清華,北大錄取,而其他人呢,能夠被排名較前的985大學錄取。

那麼答案就出來了,古代的秀才的含金量是相當的高,相當於名次比較前面的985大學的畢業生相比較。

那舉人呢,每三年一次鄉試,每次鄉試每省大約會產生一至兩百名左右的舉人,我們按一百五十人來算,那麼也就是說每年每省會產生五十個舉人,那就是相當於高考省文理科前二十五名。

那進士呢,每三年一次會試與殿試,就是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平均每次會產生兩百多人,算下來,全國每年也只有七八十名左右的進士,這個就可以相當於每年的高考各省的文理科狀元了。那狀元,榜眼,探花更不用說了,三年才各出一個。


歷史簡單說


秀才是古代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的功名,加上古裝劇中秀才總是以貧窮、迂腐的形象出現,導致了多數人對秀才的誤解。


事實上,在古代,特別是明清時代,秀才的待遇很好,“含金量”很高,比現今的公務員一點都不差。



具體如下:


一、可以免除徭役。


不僅秀才自己不用服勞役,而且可以有兩名親戚跟著沾光!勞役,即是做苦力,如挖河修堤,修陵建城等,是古代一種繁重的義務勞動,家家戶戶必須出勞工。


二、可以免除賦稅。


也就是不用交公糧。家裡一旦考出了一個秀才,全家就可以不用交公糧。在那個年代,這條誘惑實在太大,從此全家人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實在令人羨慕。


三、可以不跪縣令。


我們看到,在古代,老百姓一旦疑似犯了法,拖到公堂上,不問三七二十一,先打幾十大板,再問罪。


但是,秀才與人發生糾紛,作為嫌疑人的秀才,不必親自到衙門起訴,應訴,由家人代理即可。

地方官員,也不得隨便抓人。到了大堂,享有不跪縣令、不準隨便用刑這樣的特權。“刑不上大夫”,就是這個意思。


若要批捕,需報到省學政批准,或取消了秀才功名才可以,確實有罪,不受體罰,只要拿錢贖罪即可。

這些在法律面前所享有的特權,讓秀才掙足了臉面。



四、秀才享有言論自由的特權。


在古代,只有博取了功名的人,才可以對世事進行評說,有言論自由,可以監督地方官史,甚至可以質疑縣令,叫“心憂天下”。


但如果你是個平民百姓,那就叫“妄議朝政”,對朝廷發洩不滿,輕則大刑伺候,重則身家性命難保。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與普通老百姓不同。


中了秀才,可以穿盤領長衫,頭戴方巾,腳蹬長靴,一副知識分子派頭。

著長衫是古代讀書人的象徵,而普通勞動者只能穿短衣。


在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穿長衫者被稱為“闊綽”,能“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而普通勞動者被稱為“短衣幫”,只能在店外站著喝酒。身份、階層立見分曉。

由此看來,古代的秀才不僅有諸多的特權,“含金量”還特別高。


所以,有書君認為,古代的秀才,從社會地位來說,絕不亞於今天重點大學畢業生及公務員。

但是,由於古今考試製度及科目不同,秀才考試的內容主要以八股文、經論、律賦、策論等為主。


所以秀才在詩詞歌賦、寫文造字方面的才能更為突出,超過如今的碩士都是有可能的,其它專業技能方面,與現代相比,就基本沒有可比性了。


因為那個時候,讀得起書的人很少,一般讀私塾或請家庭教師,教授若干年後,要有4名莊裡的頭面人物和1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的縣試、府試,通過之後,參加院試,合格後,才能成為秀才。


可見,秀才在當地也算是百裡挑一的人才。


這樣說起來,秀才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985、211大學的學生,但從他們享受的特權來看,含金量似乎還要更高一些,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於讀書的重視程度。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雖說在古裝劇裡,秀才們常是看上去清貧的角色,好些“窮秀才”更是一幅又窮又酸的模樣。但放在真實的歷史上,“秀才”身份的含金量,也曾無比高大上。

比如兩漢時期,秀才也叫“茂才”,與兩漢的“孝廉”一樣,屬於國家從民間徵召的優秀人才。而比起常有平民人才的“孝廉”來,兩漢的“秀才”(茂才)門檻卻極高,必須要有列候丞相王公等高官們推舉,人選也主要來自於在職官員們。且一旦被推舉為“秀才”,官職最低也要從縣官做起。儼然官僚階層裡大有前途的身份。

而在隋朝初創科舉制度時,但凡考中者,那時一律稱為“秀才”。發展到唐宋元年間時,“秀才”的身份一度貶值,只要參加過科舉考試的讀書人,一律都可以稱為“秀才”。直到明朝開基建國,重建了科舉制度後,“秀才”這個身份,才再次扶搖直上。

雖說野史裡的“窮秀才故事”,大多發生在明朝,可在明朝開國時,秀才的身份卻是相當誘人:每個月都享受官府的錢糧補貼,優厚的時候每月有兩斤米,而且可以免除徭役差役。這時的秀才,非但和“窮秀才”不搭,相反身份相當火熱。

但是,就是在明朝制定這優厚“秀才待遇”後,僅僅一百年時間,秀才的含金量就急轉直下:明朝商品經濟發展,開國初那點補貼秀才的錢糧,到了明朝中期時,就已嚴重不值錢。但要想在科考路上繼續闖,錢財更是不能少。明中期北京城的秀才,每年至少要掙50兩白銀,才能維持讀書生活的基本開銷。
所以當時大多數明朝秀才,都要一邊討生活,一邊咬牙苦讀,生活清苦無比。僅明末貴州一省,官府登記請求補助的窮秀才,就有八百人之多。

生活既然清苦,那明初時曾威風無比的“秀才”身份,自然也就越發貶值。就如《儒林外史》裡中舉後差點樂瘋的范進,做秀才時卻活的無比憋屈,老母親餓得眼睛都看不見,硬著頭皮去找做屠戶的老丈人借錢,還被人家劈頭一頓罵:“明年在我們行事裡替你尋一個館,每年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孃和你老婆是正經!”在成為受人敬仰的舉人前,明朝的窮秀才,就是這麼悲催。

這樣的身份,放在現代意味著什麼?恐怕各行各業,各位奮鬥中人,都是一把辛酸淚在其中。

歷史風雲錄


“秀才”的本義就是指優秀的人才。《管子*小匡》裡有一段說“農人之子常為農,樸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意思是說,即便是農人之子,世代為農,如果有特別優秀的才華才也可以選拔為士。在先秦時期,對於“秀才”沒有一定的考核標準,只是對優秀人才的一個統稱。

到漢代的時候推行察舉制選拔官吏,“舉秀才”是察舉的項目之一。舉秀才在漢代是地方政府來考察和推舉,算是官方的正式行為,就不同於先秦時泛指優秀人才。東漢末年,對於這種察舉制諷刺的民謠說“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說明這種察舉制度已經徹底失敗了。

“秀才”地位最高的時候應該是唐代。隋唐時期創立了科舉制,其中就有秀才科。唐代初年秀才科取士的地位非常高,而人數也一科只有一兩人而已。這個時期的秀才指的是舉人中博識高才、強學待問、無失俊選者,秀才科錄取可以直接任職為正八品官。

宋代開始,秀才的地位急轉直下,凡應舉者都可以稱為秀才。明清則稱州縣生員為秀才,俗稱“相公”。明清秀才的地位非常低,僅代表有功名在身,享有免除徭役、見父母官不用下跪等一些基本特權,秀才本身卻是不能直接當官的,也沒有身份帶來的直接收入。好多秀才可能一輩子都未能在科舉的道路上再更進一步,只能以教村學為生,經濟來源不廣也就很窘迫,所以有“窮秀才”的稱呼。

所以說,秀才的含金量在古代不同時期也是不同的。現在的當今社會,可能一般受到過高等教育的普通大學畢業應該能和明清時期的秀才境遇差不多。


沅汰


渦陽縣城有個黌宮!始建於一八九三年!是古代的學校!據縣誌記載!穎州知府張居正參加奠基儀式!本人小時候過目不忘是神記性!記得黌宮大門口有四個石獅子口中各含有一個石珠子是活的拿不出來!石階上有牌坊樓上有五色琉璃瓦中間匾額上書《道冠天地德佩古今》八個大字!進了大門前有一照壁有宮牆萬韌四個大字!照壁後有一狀元橋橋下為月牙池!走下橋有左右鐘鼓樓!左右寶盒子屋上面雕樑畫棟!再往前為聖旨碑二龍戲珠石條!左右廊坊中間大殿供奉孔子塑像和七十二賢人牌位!東邊為文昌宮後為文昌三代祠!西邊為明倫堂後為訓導署再後為藏經閣!訓導暑東牆嵌入式有一世祖章皇帝臥碑!碑文與平遙古城黌宮石碑如出一轍!只多了七個字!後為東西側門上書允升與恆應四個大字!再後為尊祠!


天下歸心52


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享有一定的特權待遇!



古時的讀書人,須先經過縣級的考試,成為“童生”,才可以參加求取功名考試,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稱白衣;

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讀書人,未考取生員(秀才)取得功名,也是童生。



童生取得生員(秀才)功名須參加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錄取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始獲得功名,取得入縣學、府學學習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的大學公費生;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擴招的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為貢生中的優貢,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研;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秀才只是取得政府膳食供給,入學、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

秀才還有一定的特權,可以免除差徭,見縣官不跪拜,訴狀不經縣吏,直接呈送縣官。

秀才向上考試不第,可以給文臣武將做幕僚、進府縣為吏、富豪府第管家賬房、搞教育辦私塾、代寫書信訴狀修譜等謀生,基本上沒有從事體力勞動的。

讀書人,考個秀才,享受點特權待遇,也是可以聊慰十年寒窗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