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一起念四首最美的初夏詩歌

閒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不管春天怎麼美,不管人們是多麼的留戀春天,春天都是過去了。今天立夏,夏天的第一個節氣,全年第七個節氣。與奼紫嫣紅的春天相比,夏天的顏色就純粹多了,雖然也還有鮮花在盛開,但是綠色成了夏天的主基調。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一起念四首最美的初夏詩歌

今天推薦的第一首詩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寫的,題目叫《閒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這首詩寫出了初夏季節的變化,以及人們在初夏季節特有的精神狀態。梅子已經長成,嘴饞的人來不及等到它完全成熟,就摘下來先吃了,但是這時候的梅子吃起來非常酸,酸得讓牙齒都恨不得掉下來;芭蕉一片翠綠色,把窗紗都映襯得綠了。夏天白天時間長,人容易睏倦,午睡後起來,閒著無事,觀看兒童追逐空中飄飛的柳絮。

這首詩非常樸實,幾乎不用解釋任何一個字,但是生活情趣極濃。講到生活情趣,就離不開吃。初夏,江南第一批水果成熟了。比如說枇杷可以吃了。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一起念四首最美的初夏詩歌

初夏遊張園

(宋)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宋代詩人戴復古《初夏遊張園》“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就描寫了這個場景。夏天,是吃貨的季節,枇杷,開啟了水果控們最美好的時光。

當然,初夏是春天到夏天的過渡,與盛夏相比,顏色還稍微清淡,不像盛夏那一片濃綠色。特別是雨後,空氣顯得更加清亮,遠山也顯得更加明淨,這時候的葵花,成了最顯眼的花朵。這便是司馬光《居洛初夏作》所描寫的場面。

居洛初夏作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隨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今天推薦的這三首詩,都是寫初夏,都是寫初夏的景緻,都是寫初夏的人那種閒適的生活狀態,非常美,又非常平易。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一起念四首最美的初夏詩歌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變化就在倏忽之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花謝,人老,珠黃。

初夏季節,春天的筍子已經脫去了灰褐色的衣服,長成了新竹。第一年的竹子統稱新竹,表皮翠綠色,還似乎撲了點粉。很好看,但不能當材料使用。從第二年開始,竹子的外皮變黃,可以派用場了。年齡越大的竹子顏色越深。不過在農村裡都知道,不能讓竹子長滿七年。長了七年的竹子開花的幾率就很大,竹子一旦開花,就會成片的死亡,包括我們常見的毛竹,包括熊貓吃的箭竹。“竹子開花囉喂,咪咪躺在媽媽的懷裡數星星。星星呀星星真美麗,明天的早餐在哪裡……”這是我們那個時代的老歌。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一起念四首最美的初夏詩歌

那是我們時代的歌,那是我們的偶像,我們的春天。

(上海新聞廣播AM990、FM93.4首播18:30-19:00,重播21:30-22:00)


以當代情懷,看古代詩詞;以“美詩+美圖+美文”為特色重新發現經典,帶孩子和父母唸詩。感謝您關注“寶寶唸詩”!感謝您每一次的閱讀、點贊和轉發!本文圖片據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