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財務看財務,回到財務做財務

一個企業確定戰略和目標後,層層分解到不同的部門和組成單元——問題產生了,分解後的部門目標可能會與初衷不一致,用詩意的語言來說就是:走著走著,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當初為什麼要出發,這樣就造成了部門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的偏離。

因此,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時刻把所有部門、所有人都捻成一股繩,圍繞著企業創造價值的目標——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解決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矛盾的過程,就是捻成一股繩的過程。

那麼,財務部門在這個過程中怎麼能夠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呢? 要成為懂基本業務的財務部門要解決問題,首先財務部門要成為懂基本業務的財務部門。目前財務部門存在的問題是跟其他部門的分隔和界限太明顯,財務是財務,業務是業務,兩者之間交流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財務會計人員絕大多數接受的教育是財務會計知識,而對企業的業務知識懂得太少。

目前企業的財務部門可以分為三類:記賬型、控制型、價值創造型。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的財務部門是記賬型——業務部門完成業務,財務部門按照會計準則記賬、算賬、報賬,這種類型的財務部門在管理層眼中幾無價值,按照網絡流行語來說,不管你記還是不記,企業的資產就那麼多;不管你算還是不算,企業的利潤就那麼多;不管你報還是不報,企業的現金就那麼多。

如果一個企業每個部門、每個人都懂基本財務思維和知識,財務管理要想做不好也很難。因此,財務部門應該是一個企業財務思維和知識的培訓師、傳播者,這要求我們要不斷提升我們的溝通能力。要成為動態、發展的財務部門財務部門需要樹立動態和發展的競爭理論並在實踐中加以應用。財務部門最大的問題是,會計專業知識有餘,而動態和發展觀念不足。

所以,作為一個專業的財務管理者,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知識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國際財務管理師(IFM)是當今國際財經的最高認證,既可以提高自身,還可以對企業有著很大的幫助,是企業良好發展的有效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