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有這3種感覺,說明胎兒要補充營養了

孕媽有這3種感覺,說明胎兒要補充營養了

胎寶寶餓了會給媽媽發出信號,如果有這些特徵,說明胎寶寶可能是餓了,那麼媽媽可要及時補充營養哦。

懷孕後,孕媽在飲食上都格外注意,醫生會特別交代你孕期內不能無規律的進食,但也不能虧待了寶寶!孕媽們開始吃各種營養品,補充營養,因為營養跟不上會影響胎寶寶的正常發育。

其實,胎寶寶餓了會給媽媽發出信號,如果有這些特徵,說明胎寶寶可能是餓了,那麼媽媽可要及時補充營養哦。

1.孕媽感到很餓我們知道寶寶的營養主要來源媽媽,寶寶的營養是依靠吸收母體營養並轉換得來的。孕媽的身體健康,各種營養都補全了,寶寶自然也就跟著補充了營養。

所以當媽媽感覺到餓的時候,說明媽媽胃裡面儲存的食物已經消化完了,需要及時補充食物,以保證胎寶寶生長髮育所需的能量和營養。

如果是晚上或夜裡餓得難受,可以喝一點酸奶或者吃一些易消化、低糖低脂的點心,不增加腸胃負擔的同時,避免體重增長過快。

孕媽有這3種感覺,說明胎兒要補充營養了

2. 胎動非常頻繁

到了四個月的時候,孕媽就開始能感受到輕微的胎動跡象,隨著月份的增大,寶寶的胎動會越來越頻繁。當寶寶餓了的時候,有的寶寶的胎動可能會比較厲害,開始對媽媽拳打腳踢,這是告訴媽媽“我餓了”。

我們知道人在餓的時候情緒就比較煩躁,其實胎寶寶也和大人一樣的,所以當胎寶寶餓的時候,胎寶寶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告訴媽媽。

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孕媽睡得正舒服,被胎寶寶踢醒,孕媽撫摸肚子無法安撫寶寶,就可以吃一些食物。

孕媽有這3種感覺,說明胎兒要補充營養了

3. 寶寶突然安靜

平時正常狀況下,寶寶都會有規律性的胎動,但是有時候,有的孕媽們會突然發現寶寶不動了,顯得格外地安靜,這就說明胎寶寶可能是睡著了,或者是餓了。

胎動也會耗費胎寶寶很多精力,當他累了,孕媽們也需要適當補充一些營養。吃一些東西,容易讓寶寶重新活躍起來,這就是為什麼去做胎心監護等檢查時寶寶不動,醫生會讓孕媽吃點東西或走一走。

那麼孕期應該怎麼吃呢?孕期是對營養需求比較大,但是並不是要一通狂補。

如果孕媽胃口不太好,可以吃一些自己喜歡的食物,儘量避開不適合孕媽吃的的食物。適當增加碳水化物,其實就是咱們常說的麵粉,大米,土豆,紅薯之類的物質,孕媽每天應當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量應當在150克以上。

豬牛羊雞鴨魚肉,這些都是很優質的蛋白質,可以給孕媽補充很多營養,不過吃的時候要適量。選擇烹調方式的時候,注意油脂和鹽分添加過量。

新鮮的水果蔬菜也要均衡攝取,不僅能給胎寶寶提供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能讓胎寶寶皮膚變得更好哦。

孕媽有這3種感覺,說明胎兒要補充營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