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谷》:1974年天空的鱼

《1974年天空的鱼》

这个故事是朱余讲给我的,那时我们住图书馆旁的老宿舍, 寝室在一楼潮湿的西北角,对门就是厕所。我记得那是一个雨夜, 雨打窗户的声音遮盖了厕所里的滴水声。半明半暗中,我看不清朱余的表情,只听到他干涩的声音。朱余说故事是他父亲讲给他的。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很淘气,常常平白无故地搞点恶作剧,比如他用土黄色的包装纸包一个包儿,那种一斤饼干或者槽子糕或者桃酥的包装包儿,放在马路边。点心包儿放下没一会儿,准有人捡起来,四下张望,或者寻找丢失者,或者查找目击者,然后鬼鬼祟祟地放到自己的背包里或者撩开衣襟藏到里面,匆匆忙忙或者慌慌张张地离开。很显然,那里面没有点心,是父亲放的泥皮儿。那些泥皮儿是泥塘干涸后干裂的一层,很像饼干。拾到点心包儿的人回家(有性急的也许半路)打开一看,自是空欢喜了一场。父亲想象那个场景就肚子一抖一抖地发笑,甚至笑得小肠岔气儿。父亲的恶作剧之所以屡试不爽,主要因为点心是那个年代的稀罕物,要钱要粮票,绝对的奢侈品。

我父亲最高级的恶作剧发生在1974 年7 月的第一个礼拜天, 那天阳光灿烂,父亲去供销社买了一个红烧肉罐头和两棵大头菜。那个时候我父母结婚不久,母亲是护士,新婚三天就随医疗队去支援牧区,一走就是三个月。父亲接到母亲的电报,知道她下午到家,准备晚上包饺子迎接母亲。父亲哼着小曲走出供销社的大门,来到街边,随意地手搭凉棚,看了看热辣辣的太阳,望的时间并不长,等他放下手时,发现身边有两个人也跟着望向天空。一个龇着黄板牙的矮个子问父亲,你看见什么了。父亲狡黠

地笑了,他又开始郑重其事地看着天空。到底看到什么了?另一位满脸青春痘的瘦高个儿问。父亲不说话,只管抬头看天儿。

不一会儿,凑过来十多个人,人们都仰望天空,一边望还一边议论着。看见了,看见了!有人说。在哪儿?有人问。在那儿, 你没看见吗?你真笨!哎呀,可真是的,我看见了,看见了!哪儿呢,哪儿呢?

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还有老人、小孩和妇女。一个人在父亲身后拍了一下,闪个空儿,你挡住我了。我父亲挪了两步, 又听到一个老人喊,别挤!挤什么呀!一个女人喊,你踩我脚后跟儿啦!我踩了吗?别瞎赖呀!男人的声音。缺德!女人嘟哝。别碰我呀!小伙子的声音。我碰你怎么啦?另一个小伙子的

声音。你再碰我一下试试!我就碰了怎么着!……两人吵了几句, 就找地方武力解决去了。

我父亲已经悄悄挤出了人群,他走出大约一百米后,回头望了望,发现人群还在仰望天空。

父亲向家走去,笑了一路。

朱余说自那天算起,十个月后我来到这个世界,我父亲给我起的名叫朱鱼,我觉得这个名字够土,上大学之前把它改成了朱余。

毕业后我和朱余天南海北的,联系也少了,可他讲的故事我久久不忘。一个雨夜我给朱余挂了电话,问他,他讲的故事和他的名字朱余有什么关系吗,他一时没反应过来,我复述了他父亲仰望天空的事儿。朱余笑了,他说那天傍晚,母亲回家对父亲讲, 供销社门口一群人在看天空的鱼。父亲问母亲,你也看了?母亲说,我不仅看了,而且我还隐隐约约看到了鱼。

我哈哈大笑。

朱余问我,这么晚了给我打电话就这事儿? 我说嗯!

——本篇摘自《蓝莓谷》

《蓝莓谷》:1974年天空的鱼

《蓝莓谷》:1974年天空的鱼

《蓝莓谷》

《蓝莓谷》

津子围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18年3月出版

小小说集《蓝莓谷》:作者津子围是2015-2017年度小小说金麻雀奖得主。金麻雀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奖项之一。“小小说集”题材宽泛,篇幅短小,细节精致、语言简约,寓意深远。生活气息浓郁,彰显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落笔成章的不凡功力。

名家书评

孟凡华: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

津子围是著名的小说家,他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口袋里的美国》、《童年书》等,是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在批评界曾引起热议。他也创作了数量可观的中、短篇小说。但他写小小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小小说是一个特殊的小说样式,新世纪以后有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小小说选刊》的推动下,这一小说样式有广泛和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许多名家都曾在这里一试身手。小小说有它的特殊性这无需赘言,但小小说首先也必须是小说,必须具备小说的基本要素。但有一段时间,小小说有“走偏”的趋势。很多小小说像社会流行的“段子”,或者像相声的片段。一则笑话、一个“包袱”,都可以演绎成一个“小小说”。这应该不是小小说的正途。

《1974年天空的鱼》,应该是一篇荒诞的讽喻小说。变换的讲述者或者转述,让小说更加生动和“真实”。惯于恶作剧的父亲,在1974年7月的一个礼拜天无所事事地仰望天空,然后陆续有十多个人跟着仰望天空并且议论看见了什么。接着是人挤人、发生口角甚至诉诸武力。父亲悄悄离开人群,人群仍在仰望天空。更荒诞的是,那天回家的母亲也向父亲绘声绘色地讲述,她也向天空仰望,并且看到了天空的鱼。从众,是一种非智性行为。但从众可以像急性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并将虚幻的事物“事件化”、“事实化”。小说在漫不经心的谈笑间,构建了一个看似喜剧的实则悲剧的故事。

《蓝莓谷》:1974年天空的鱼

津子围

津子围,当代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收获季》《口袋里的美国》《Childhood Book》《同名のひとたち》等14部。出版中篇小说集《相遇某年》《大戏》等6部。小说刊发《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上海文学》等,近百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长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选载,收入中国年度最佳小说集、中国年度小说精选、中国年度小说经典、全球华语小说大系、名家小说选及中国小说排行榜。

《蓝莓谷》获《小说选刊》中篇小说奖、第12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中国作家大红鹰奖、全国梁斌小说奖、曹雪芹长篇小说提名奖等。

《蓝莓谷》图赏

《蓝莓谷》:1974年天空的鱼

《蓝莓谷》:1974年天空的鱼

《蓝莓谷》:1974年天空的鱼

《蓝莓谷》:1974年天空的鱼

《蓝莓谷》:1974年天空的鱼

《蓝莓谷》:1974年天空的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