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时,“沉肩坠肘”与“肩撑肘横”到底哪个正确?为什么?

tianming18635221594


这是过去师傅练拳中口传身授的练功心法,不是统一的,更不是什么标准化的东西!

所以你问那个正确,哪个不正确,可以说都对,都不对!每个师傅每个门派不同的环境背景阅历表达形式都不一样,且这些练功心法都是特定环境下讲的,切不可以字解字!



所以,包括所谓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和太极拳的松等,能领悟的人可以说让功力大增,一日千里!但是,看不明白的人,就以字解字,可以说是因为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99%的人都练错了,走入误区!

传统武术尤其是内家拳,之所以很难学,很难传承就是因为它不像拳击的直勾摆可以科学的标准化的训练,都是师傅手把手的传授,没有口传+身授,那你是练不明白的,即使今天给你写出两万字的有关沉肩坠周还是肩撑肘横,你也照样练不会,一样困惑!



就像我给你说,什么时候把肩空了,练没有了,那么多整劲也就有了,你的力也就能起于脚,发于腿,主于腰胯,通过脊背、肩胛形于手!那你只能字看的明白,可是身体做不到一样!说了也白说



不过我还是要给你说一句,不要在这些点上纠结,而忽略了你站桩和盘架子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沉肩坠肘或肩撑肘横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你要搞清楚,否则,无头苍蝇,练一辈子的松,却只是练了一身的松懈,起码的桩架都没出来!

找个好老师吧,很重要……


九五太极养生


肩坠肘是在练套路或者站混元桩的时候才有的要领,在无极桩的训练当中,是没有这个要领的,所以放到最后来讲解。顾名思义,是肩膀和手肘要往下掉的感觉,而人的肩膀和手肘是人体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位,怎么能才能产生位移呢?而且大成拳要求肩撑肘横,那这个横和坠方向不一样,怎么都能出功夫呢?其实这里的沉和坠,还有横,是一种人体的感觉,而不是真实的位移。太极拳的前辈描述这个要领,是说肩与肘常常有下坠之意。虽然说法无误,但是在今天来讲,尤其是没有师父指点的情况下,是断然无法正确体悟的。

究其目的,是为了将手、肘、肩、背、腰有机整合起来,形成整劲。肘是小臂与大臂整劲与否的关键,肩是大臂与背腰整劲与否的关键。一般来讲,做到含胸拔背的时候沉肩也做到了,因为沉肩要领是要把上肢传来的力量传导到背和腰上,所以在站混元桩时,沉肩的感觉,是好像把整条手臂放到肩膀上的感觉。通过胳膊大筋的转化,由肩膀承受整条手臂的重力,然后再将这个重力悬挂转嫁给脊柱,这样肩膀自然压着躯干,能感觉到肩膀往下沉的感觉,因此前辈们体悟的时候,就把这个要领形象的叫做了沉肩。

坠肘也是一样,需要将手臂的力量传导给大臂,把小臂与大臂巧妙组合,形成整劲。因此手肘不能伸直,大家都知道手肘是尺骨和挠骨和大臂骨形成的球窝关节,如果伸直了,关节失去了圆转通顺的功能,容易受伤。武术内劲上讲,小臂和大臂的力量不能顺达,不能形成整劲,而是两个力量相互对冲,因此肘关节会承受双方力量,从而受伤。坠肘的真正意义,本人揣摩,是要求肘部不伸直和手筋圆撑的意义。

坠肘,在肘部不伸直角度意义重大,只要肘部有下坠感,那就肯定不会是直的,劲力往来传送就容易顺达,不容易相冲。而前辈为什么要用这个坠字呢?也是有讲究的,因为内家拳要求放松,松开的要领不是让人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完全的瘫软。而是要让肌肉松开,完全的放松肌肉,然后把重力让筋骨来承担。做一个比喻,筋骨构成了一个架子,晾衣服的架子,肌肉就是挂在架子上的衣服,那这个衣服架子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有东西往下坠是不是?所以前辈们在描述这个要领的时候,就非常精准的用了坠肘这个词。但是不经过体悟,或者是我这样用现代的知识和语言描述,是难以理解的,这也是传统武术传承中密不外传的窍要,不指点你,一辈子都难以体悟到。当然在现代的社会环境当中,这也是传统武术的弊病。大家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就是完全的告诉徒弟了,也不一定能有坚持训练下来的,更何况还有怀有某种顾虑有所保留的传授弟子。

肘横既然跟坠肘一样能出功夫,有什么不同呢?答案是没有不同,不同的是文字描述。前辈们描述的是直接的自身体悟,体悟角度不同,文字描述也不同。其实要领是一样的,我在上段文字介绍过,一个是肘部不伸直,一个是手筋圆撑。这两个感觉分别对应坠肘和肘横。肘横是手筋撑圆的一个现象,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内家拳奥秘就在于重新构建一套筋骨支撑的架构和发力体系。而正常情况下手筋够用,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那手筋是一种没有撑开的状态。手筋不撑开,那手筋就得不到锻炼,想锻炼手筋,就不能让手筋处于这个最短的自然的状态。然而手筋是人体里头的,又不能人为的拖拽,怎么办?那就用关节弯曲来改变,因为直线最短,弯曲一些的话,手筋就要撑开一些,由此,就可以达到锻炼手筋的目的。像劳宫吸空,涌泉吸空,这都是这个道理,劳宫吸空和涌泉吸空,也是利用筋稍的弯曲来撑开筋稍的目的和作用。同理,肘部也是,肘部撑圆,手筋就得到适当的锻炼,有拉伸感,但不像伸直胳膊那样拉伸感强烈,其实这就涉及到中庸的文化,中国武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中庸思想也处处体现。我们要锻炼筋骨,却不支持极端的锻炼。我们要撑开筋骨,却不赞成完全的最大幅度的去撑开,刚刚好就够了。而肘部的撑圆就是这种中庸的状态,太刚易折,太柔易泄。撑圆肘部大筋的感觉,这是横向的,注意肌肉放松状态的感觉是纵向的。所以前者描述这个状态,就用肘横来描述,后者用坠肘来描述。(本文摘自刘永文老师《传统武术答疑解惑录》淘宝上搜书名就能找到)


黄裳


本来很简单的事,总把它搞的复杂化,再起个所谓独特而又专业的术语,好像都成专家一样,什么“沉肩坠肘,肩撑肘横”,为什么不能够直白一点,让人一看即明白。结合我几年的实践来谈谈,仅供参考。

对于养生来说,大白话就是肩部放松,不要向上松肩,腋部和肘部都不要打死折,不然不便于气血流通,都要成弧状,放松不是让“懈”了,还要保持基本框架不变,静察内动即可。

”懈“直白一点就是比较流行的”葛优躺“,骨头架子和肌肉都不用劲,完全懈到底了;”松“是指让骨头保持基本框架,让肌肉和精神放松,不用劲;而如果骨头和肌肉都用劲,那就是"僵”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体会,如果有帮助请随喜关注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养生精髓。不同意见下方留言,共同学习提高。


山村野孩子


站桩时(沉肩坠肘)与(肩撑肘橫)到底那个正确?为什么。

站桩时(沉肩坠肘)是正确的。因为(沉肩坠肘)是所有传统武术,都必须遵循的修练方法。不论内家拳太极,八卦,形意。还是外家拳的,少林五形八法拳,南拳的蔡李彿拳,四路华拳,大,小洪拳…。都要按(沉肩坠肘)的方法来修练,沉肩也就是松肩,松下的肩部才能让肩关节轻松灵活,才能完成一系列需要肩关节配合下手臂的前后,左右,上下,动作的协调性,松下来的肩部,才能与腰,胯,共同完成三位一体的全身运动的整体配合。坠肘就是肘关节抬起时,要低于肩关节,低于肩关节才能更利于肩关节的松。坠肘的目的是为了让肩的延长,得到极致的发挥。这就像松下的弹簧被压缩后,发出超強的力量是一个道理。

站桩时的(沉肩坠肘),主要讲究的就是一个松。当站桩在进阶过程中与沉肩坠肘对应的修练方法有(含肩拔背)。它与(沉肩坠肘)相互相承。一脉相承的二种方法,齐头并进,可以把站桩的修练功法发挥到极至。

站桩时(沉肩坠肘),(含肩拔背),是在自然呼吸下,讲究形体上的放松,也就是传统养生名家常说的,以意练气(呼吸),以气练形(沉肩坠肘),以形还神(练功的功力)。三练下的站桩修练者,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不用蛮力,硬劲,才能把站桩功法的理念融入实际的修练中去,通过站桩来达到強身健体,防病养生,让生体健康得到提升,让生存质量得到保障。正确的应用站桩中的(沉肩坠肘),让站桩这个传统武术中的精华,造福需要它的中,老年朋友,在幸福安康,神清气爽中健康的生活。这就是我对沉肩坠肘的问答。欢迊点评。





小天使FB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辩证法的角度讲,沉肩坠肘和撑肩横肘,讲的是一个问题,二者是统一的!

沉肩坠肘和撑肩横肘,讲的是如何调整人体的中盘。调整人体中盘,总体的要求是“含胸拔背”,含胸指的是竖向方向的松,而拔背,指的是横向方面的拔伸,也就是撑。在练功时,身体的松,必须有伸筋拔骨的劲作为支撑,不然就会出现懈!所以沉肩坠肘是松的要求,是含胸,而撑肩横肘,则是伸筋拔骨的要求,是拔背!

看待传统运动养生的很多技术,我们往往要跳出横枝末节,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不知道这个回答是否能够帮到你,如果有的话,不妨转发给别人吧!






三养功夫体系


松是为了静,静方能养气、得气、行气,方能健身益智。

站柱要点无非“松、静、自然”四字。本人经验,初始站桩怎么自然(舒适)怎么站,待气机运行后会自行调整姿势(非固定一成不变),本人只须顺其自然,勿忘勿助即可。这就是站柱当时最合理的姿势,刻舟求剑般讲究姿势,是未知个中三昧的人,凭臆测得出的结论。


窦学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