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小易
景耀六年,司馬昭經過多年的養精蓄銳,認為伐蜀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派鎮西將軍鍾會和鄧艾興兵入川,攻打蜀國。
蜀國大將軍姜維率軍死守劍閣,將魏軍主力阻擋於劍閣天險之外。但鄧艾“暗度陳倉”,率精兵繞道陰平,直逼成都。
劉禪命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成都留守兵力全力阻擊鄧艾。在取得首勝後,諸葛瞻不聽勸告,放棄險要之地,而是想一鼓作氣,擊敗鄧艾,最後戰死綿竹。
鄧艾長驅直入,兵臨成都城下。
(劉禪劇照)
劉禪打開城門,將40餘年的蜀漢政權拱手交給魏國,由此,蜀國徹底滅亡。
有人說,成都此時內有數萬兵馬,外有強援將至,劉禪為何要開城投降呢?
首先說城內的數萬兵馬。
當鄧艾兵至涪州時,劉禪已將留守成都的軍隊悉數交予諸葛瞻,大部分已戰死綿竹。即使城內仍有餘兵,也多為府兵家丁,抑或老弱病殘之人。
再說各路援軍。
據說當時劉禪也曾向東吳求救,吳國派出了丁封、孫異等救蜀。但東吳雖在面上和蜀漢是盟軍,但此時未必全力相救,它知道自己就是魏國下一個目標。他定會保存實力,不會為了蜀漢輕易冒險。
此時的蜀國,全部指望都在姜維身上,此時的姜維已退守劍閣,被魏國大軍所困。如果姜維放棄劍閣,全力回援成都,蜀國將變得門戶洞開、一馬平川。
其它幾路兵馬,如南中的霍弋等,一則路途遙遠,遠水解不了近渴。二則劉禪判斷失誤,早已下令霍弋按兵不動。
(姜維劇照)
此時,成都陷入了無兵可用,無將可調的境地。
當然,劉禪還可以“君王死社稷”,寧死不降而千古留名。但他最終選擇了投降。
首先,譙周起了關鍵作用。
譙周何許人也?譙周是益州人,儒學大家,大名鼎鼎的《三國志》作者陳壽之師,激進的反戰人士。
究竟是投靠東吳還是逃往南中,抑或拼死抗爭。當蜀漢朝臣各執一詞,一籌莫展時,譙周站了出來,他說:“應該投降魏國”
譙周說,不能投奔東吳,“自古以來,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意思是說,投奔東吳只能稱臣。既然都是稱臣,那為什麼不投降強大的魏國呢?“再辱之恥,何與一辱。”東吳遲早也是魏國的囊中之物,難道還要再降一次,受第二次辱?
(譙周畫像)
譙周又說,南中也不能去,“群小之心,無一可保”。當下的局勢,難保大家都同心,如果南中的將領鬧事,或者朝臣叛亂,最終的結局會怎樣呢?
其次,魏國強勢,蜀國孱弱。
蜀國多年北伐,連年征戰,勞民傷財,國庫早已空虛。而魏國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後,經過多年的修身養息,國力日漸強盛,戰略物資充沛;蜀國地小人少,魏國人數可達蜀國的10倍;蜀國大將凋零,僅靠姜維獨立苦撐。而魏國人才濟濟,良將如雲。
再次,蜀國朝政已趨於腐敗。
蜀國後期,劉禪重用宦官黃皓,任其把持朝政,打擊排擠姜維,朝臣多有怨言。特別是在魏國伐蜀之初,姜維已經洞悉了魏國的陰謀,上表劉禪,需早做防備。但黃皓居然按下奏表,蜀漢君臣都不知道,導致蜀國倉皇應戰。
(司馬昭劇照)
第四,劉禪懦弱。
“樂不思蜀”就是關於劉禪的典故。這樣的一位君王,亡國是遲早的事。對於蜀地百姓來說,在魏國的統治下,生活也許會更富足。
最終,劉禪被司馬昭封為“安樂公”,安樂地度過了自己的餘生。
對於整個中國歷史而言,蜀國的投降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它加快了三國的統一歷程,消弭了戰爭,造福了百姓,也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
張生全精彩歷史
提問者對於當時的形勢過於樂觀,成都當時兵馬不超過五千,而且沒有援軍,可以說是到了非常危險的境地。那麼劉禪只有開城投降這一條路可走嗎?
其實我感覺劉禪能力還是有的,至少比劉璋要強。當年劉璋被劉備圍困於成都,李嚴、費觀、許靖、法正這些人都背叛了劉璋。而當劉禪被鄧艾包圍於成都時,身邊沒有人背叛他。
當時的情況是姜維、廖化、張翼、董厥合兵於劍門關,抵擋住了鍾會率領的十萬魏軍的進攻。而魏軍將領鄧艾率領三萬部眾偷渡陰平,由景谷道往南行軍,繞過劍門關,直抵江油。看下圖
江油守將馬邈看到突如其來的魏軍不知所措,在慌亂中選擇了投降。鄧艾在江油稍作休整就直奔涪城。此時衛國將軍諸葛瞻得到消息,率領軍隊前去迎擊,軍隊到達涪城後停止了前進。蜀國將領黃崇提醒諸葛瞻應該儘快向前推進,迅速佔領險要地方據守。但是諸葛瞻不聽,反而率軍撤退,在綿竹列陣等待鄧艾。
於是雙方在綿竹城外展開廝殺,初期魏軍作戰不利,鄧艾大怒,千里行軍進入敵軍腹地,如果不勝就會被蜀軍包圍,因此只能勝不能敗。於是鄧艾親自擂鼓,魏軍再戰,終於擊敗蜀軍,當場斬殺了諸葛瞻。
諸葛瞻死後,成都幾乎陷入絕境。此刻蜀軍主力在劍門關抵擋魏軍的十萬大軍,非常吃力,沒有足夠的兵力再來救援成都。其次,劍門關的守將還不知道魏軍已經兵臨城下。因此,蜀國的命運就交給了朝堂上的文臣和皇帝劉禪來決定。
這時,大臣們跟給劉禪的建議出奇的一致:就是不戰。不戰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逃跑,一種是投降。
有大臣建議劉禪逃亡東吳,在孫權的庇護下暫且屈身。有大臣建議劉禪逃亡南中,畢竟南中還有七郡的地盤,尚存一部分兵力。
關鍵時刻有一位大臣力排眾議,一錘定音,給劉禪指明瞭方向。誰呢,蜀中大儒譙周。譙周逐條反駁了同僚的幼稚想法,給劉禪吃了一顆定心丸。
譙周說:如果投靠東吳,無疑以後要以臣的姿態來侍奉孫權,這樣主憂臣辱,顏面何存。如果逃亡南中,那裡的山野之民尚未被完全征服,因此有安全之憂。此時鄧艾雖然兵臨城下,但是懼怕東吳出兵援救,一定是考慮著迅速解決戰鬥,因此,如果投降,肯定是可行的。
最後,劉禪聽從了譙周的建議,舉城投降。劉禪貢獻給鄧艾民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採絹各二十萬匹。 鄧艾接到投降書後大喜。
紹、良與艾相遇於雒縣。艾得書,大喜,
那麼鄧艾為什麼會大喜呢?因為鄧艾很清楚,如果劉禪不投降,堅守成都,那麼成都沒有那麼容易攻破。當年劉備進攻小小的雒城就進攻了一年,還賠上了軍師龐統的性命方才攻破。如果進攻成都,估計兩年之內不可能拿下。
雖然此時成都沒有多少兵力,但是如果組織軍民和百姓守城,
鄧艾即使強攻,在半年內也是攻不破的。可惜的是此時懂軍事的武將都戰鬥在外,朝廷內只剩下一些文臣。如同當年孫權遇到的難題一樣,在兵臨城下時,文臣往往選擇的都是投降,因此蜀國之降不能怪罪於劉禪,臣下不舉,讓皇帝如何堅強拒敵呢?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鄧艾偷渡陰平,戮戰綿竹,最後包圍成都。此時成都僅有五千守軍,主力在劍門關抵擋魏軍十萬大軍的進攻,因此到了外無援軍,內無防守的絕境。此時如果有懂得軍事的將領率領百姓參戰,完全可以抵擋鄧艾的攻城至少半年,在這半年內變數就會發生。但是劉禪沒有什麼主見,聽從了大儒譙周的建議,舉城投降,從此,蜀國亡亦。
每日趣評
劉禪開城投降最大的原因的其實主要是劉禪自己。
魏國和蜀國實力差距是非常大的,這個自然不用說。畢竟當時中國政治經濟中心都在北方,軍事實力相差是非常大的。但是問題來了,打不過和投降有沒有什麼必然的關係呢?我覺得是沒有必然關係的。即使成都當時兵馬數萬,加上各路援軍都打不過魏國的軍隊,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劉禪一定要投降呢?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織蓆販履的劉備一生是為了什麼?他投奔曹操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就是漢獻帝的皇叔了,自己美滋滋的在曹操手下做個傀儡皇叔不好麼?縱觀劉備的一生,可謂是沒有人能夠打那麼多敗仗,投奔過那麼多的人。但是劉備什麼時候想過投降?即使多次被對手打得妻離子散,自己一個人灰溜溜的逃跑,但是那一次他不是重新抓住機會,還不是又捲土重來了。
把劉備和劉禪換個位置來考慮,如果當時成都的是劉備,他會投降麼?肯定不會的,雖然結果可能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即使被劉備被打敗了,他也是不會投降的,大不了再來一次就行了。劉備的一生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是這樣的: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投降的。
匡扶漢室又不能成功,就是皇叔這種身份,才能夠維持得了別人的尊重,
三顧茅廬像回家一樣,遇到諸葛亮的感覺比之前感覺好多了。
身邊各個都是人才,為人又忠義,我超喜歡帶著他們匡扶漢室。
劉禪投降的時候,他兒子北地王劉諶極力反對,大致意思就是這樣的我們成都又兵馬數萬,各路援軍也在支援,是有希望能夠守下來的。當然,這分析其實沒有什麼亮點。關鍵是他下面這句話,那就是如果我們真的打不過,那也應該背城死戰,為社稷而死,大不了死了去見先帝。
不過劉禪還是投降了,於是乎北地王在劉備的廟裡哭泣,然後殺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自己自殺了。央視老版《三國演義》這一段拍得非常的好。
不過,我這裡也不是指責劉禪,畢竟劉禪可能就和我們這些普通人一樣。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能,也沒做什麼太多壞事,只是想活下去。無奈之中,他坐上了這個位子,無法盡到自己的責任。
\n{!-- PGC_VIDEO:{"thumb_height": 336, "file_sign": "e741f93dfa5a1a705daf3c191d1b6cd1\
歷史是什麼
三國時期的魏國,於公元263年遣18萬大軍兵分三路攻打蜀國。當時成都城內有兵馬數萬,各路援軍也正在趕來的路上,那麼蜀後主劉禪為何要開城投降?這個主要與劉禪的性格,以及當時蜀國內憂外患的情形有關。
一、劉禪懦弱不堪的性格
關於蜀後主劉禪有許多趣談,比如歇後語: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蜀阿斗的江山—— 白送,司馬昭試探劉禪——樂不思蜀。以上這些也都是影視劇中劉禪的藝術形象。
也有人為後主劉禪平反,說他一直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後又對降將姜維用人不疑,可見他知人善用。但是有書君卻不這麼認為,正是因為劉禪是這樣一個庸碌無為之人,才會對有才幹的人完全依賴,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似乎與他無關,關鍵時刻也是任由大臣們左右。
劉禪被魏國軟禁期間封號為安樂公,一日司馬昭宴請他,席間他欣賞著歌舞說道:“此間樂,不思蜀也。” 他的舊臣郤正教他如何訴說自己思念家鄉,以求被放回,結果他把師傅都供了出來,足見這個人愚笨到連一點心計和危機感都沒有。
這樣的阿斗在大軍壓境之際,選擇開城投降也不足為奇。
二、蜀國已是強弩之末
三國故事裡最為膾炙人口的當屬諸葛亮和“五虎上將”,可惜隨著英雄已逝,又連年的伐魏戰爭,富庶的蜀國已再無當年的景象。
1. 諸葛亮駕鶴西去,姜維只忙著伐魏
諸葛亮是蜀國的臺柱子,他在世的時候即便一直在伐魏的路上奔波,也讓這個三國中實力最弱的國家有個主心骨。他一倒下,整個國家一下子就陷入了恐慌之中,可見他的影響之大,也道出了蜀國在人才儲備上的不足。
接班的姜維雖是魏國降將,但他對蜀國一直忠心耿耿,可是他一味的遵從諸葛亮的政策,就是不管國家死活堅持伐魏,只這一項便給這個國家埋下了禍根。
2. “五虎上將”後繼無人
劉備打江山除了諸葛亮的奇謀妙計,還倚仗他手下的“五虎上將”,分別是黃忠、關羽、張飛、趙雲和馬超。這些武將都先於諸葛亮紛紛逝去,後來者在軍事戰鬥力上再無與之可較量的人選。
3. 連年伐魏導致蜀國國力不濟
無論任何年代,戰爭都是最耗損國家財富的行為,即便是戰勝,那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蜀國雖然是三國中實力最差的,但蜀地物產豐富,地勢上易守難攻,如果安安穩穩的治理國家,幾十年間人口數量和財富積累都不會少。
可是從諸葛亮到姜維,都一致的在伐魏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每一次長途跋涉的討伐都以失敗告終,可是蜀國當權者卻是越挫越勇,愣是把一方繁華富饒的土地折騰的人口凋零,財力不足。當時蜀國的府庫只剩5000兩金,在籍人口數量只有94萬,軍隊的糧草都無法支撐兩個月,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這種情形下就算劉禪有意抵抗,也沒有人願意跟著他去冒那個險。
三、魏國休養生息國力強盛
魏國在曹操死後內部基本上是司馬家掌權,在蜀國不停的集結人馬來犯的過程中,魏國只是在做休養生息這一件事,使得國力遠遠超過蜀國和東吳。三足鼎立之勢雖然可以互相牽制,但是魏國吞併他國的野心是從來都不會減的。
這時候的魏國與蜀國在實力上懸殊的可不是一星半點。魏國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人口數量已經超過1200萬,是蜀國人口的十倍之多。打仗需要軍隊,有了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魏國起兵滅蜀便不在話下。
而蜀國根本沒有給自己喘息的機會,一場場戰爭打下來,人口只剩下老弱病殘,根本沒有多少精壯的人數供軍隊徵用。
四、魏吞蜀是民心所向
按常理自己的國家要被他國侵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可是蜀地的人民在劉禪的統治下不得喘息,人們的日子過的戰戰兢兢,戰爭帶給他們的只有被掠奪和痛苦,因此蜀人都紛紛期盼有人來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蜀國的官宦階層也十分清楚形勢不妙,若是一味的負隅頑抗,只會成為這場戰爭的炮灰,於是都紛紛陳述利弊,勸說劉禪開城投降。
五、整個戰事於蜀國不利
魏國的18萬大軍襲來,姜維據險守關,與魏軍相持在劍閣。魏將鄧艾為打破僵局,率三萬精兵偷渡陰平,隨即奇襲成都,將成都城圍困得水洩不通,而駐守成都的精銳軍隊都在綿竹一戰中所剩無幾。
劉禪手中雖還有數萬人馬,但都是沒有來得及訓練的壯丁和老弱病殘,在真刀真槍面前自然是不堪一擊。鄧艾憑藉手中的三萬精兵,一路大量收編蜀國降軍,鍾會又派田章對其不斷增援,至此蜀國已再無無任何勝算的可能。
雖然一開始姜維回援成都,但是他的軍隊數量有限,拖住魏軍主力已是十分吃力,根本沒有多餘的兵馬以解成都之困。東吳有派援軍來支援蜀國,可是路途遙遠,大家彼此又都各懷鬼胎,那些援軍在路上就得三五個月耗著,遠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蜀國唯一的救命稻草是駐守南中的霍戈部隊,可是霍戈要防守南中的南蠻,不能輕舉妄動,若是調兵北上,好戰的南蠻必會抄了其後路。而且南中距離成都也是路途遙遠,且道路難行,劉禪當時根本沒有能力撐到霍戈來救援。
劉禪投降也可謂是順天應人之舉
在孤立無援之際,劉禪率眾大開城門,把蜀國42年的基業拱手讓人,自己落的個安樂公的名號。雖然這個蜀國二世君王敗了家,可是他的舉動也免去了一城的生靈塗炭,倒也是一樁善舉。
治大國和過小日子是一樣的,量入為出最為保險,別沒事把家底都胡亂的花,再多的人力和財富也都有用光花淨的一刻。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個說法不準確,當時成都並沒有數萬兵馬,而且唯一的援軍也神秘消失了,劉禪的處境並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好。
一、成都守軍不足五千。蜀漢滅亡時,全國有十萬軍隊,分佈情況是這樣的。1萬左右駐守在南方,防禦南蠻入侵,由霍弋指揮;兩千人駐守永安,防禦東吳,由羅憲指揮;主力部隊由姜維、廖化、張翼等人指揮,先是堅守劍閣關,後來突圍至郪縣,軍隊人數大概在8萬左右;而留守成都的兵馬估計不足5000人。
二、援兵神秘消失。據《三國志》記載,263年劉禪召永安都督閻宇馳援成都,閻宇留下兩千人給羅憲,自己帶領其餘士兵馳援成都,這是唯一可查的援兵。但這支援兵很神秘,一是人數未知。據閻宇只留下兩千人給羅憲推算,援兵的數量不會很多,大概5000左右的樣子。二是下落不明。史書並沒有記載閻宇的下落,劉禪唯一的援軍就這樣神秘消失了。
那麼劉禪為何要開城投降呢?
一、諸葛瞻戰死,禁衛軍全軍覆沒,劉禪手裡已經沒有底牌。鄧艾偷渡陰平,攻破江油,劉禪慌忙指派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率領禁衛軍前去阻截,這禁衛軍是劉禪最後的底牌。但諸葛瞻卻在綿竹關被鄧艾的疲憊之師擊敗,全軍覆沒,諸葛瞻和諸葛尚戰死。消息傳來,劉禪已經是驚弓之鳥,因為他身邊已經無兵可用了。
二、姜維無力救援成都。姜維率領蜀漢主力在劍閣關拖著鍾會的十多萬人馬已經非常不易。一旦分兵回援成都,劍閣關恐難守住,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姜維主力只能堅守劍閣關,劉禪沒有救援。
三、劉禪意志薄弱。劉禪長期養尊處優,並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意志品質較為薄弱。其實劉禪大可以依託成都堅持抵抗,想必鄧艾所部短時期內也毫無辦法,蜀漢不至於那麼快就滅亡。如果劉禪真這樣做,那他就不是阿斗了。
四、蜀漢政權不得民心。蜀漢集團是外來政權,益州士族長期被壓制,他們並沒有真心支持蜀漢。而蜀漢後期政治腐敗,窮兵黷武,益州百姓生活困苦。所以在存亡時刻,沒有人勸劉禪抵抗,而是紛紛勸他投降,甚至包括張飛的兒子張紹。劉禪也只能投降。
五、蜀漢實力有限,滅亡是遲早的事。蜀漢是三國中最弱小的政權,根本無法和曹魏抗衡,被統一是遲早的事情。劉禪投降也可以看作是順天命而行。
石頭說歷史
劉禪本不想投降的,若是能支撐下去,哪怕是苟延殘喘,誰願意去做亡國君呢?
劉禪之所以選擇投降,是逼不得已的事情。畢竟這時候的蜀國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內部人員是矛盾重重。可以說這時候的蜀國,無論朝廷內部,還是疆場上都沒有能挽救社稷的能人在了。
其實讓屬國元氣大傷的事件,不是來自外部的曹魏,而是來自蜀國內部的鬥爭,蜀國的內鬥在諸葛亮死後,就開始上演了。
當時蜀國碩果僅存的能打善戰的人就剩魏延一人了,可是魏延這個武將,他和諸葛亮的秘書楊儀的脾氣不對路,兩個人經常因此而大動干戈。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還好,他還可以鎮住魏延,諸葛亮一死,魏延就覺得當今蜀國沒有人能比的上自己有威望了。
當楊儀說要撤兵的時候,魏延偏不撤。等到楊儀真的走了,魏延趕緊跑到楊儀前面去了,還把後面的橋和路都毀掉了。
魏延這樣做導致的後果,就是他被以謀反罪而害死了。魏延這麼勇猛的將領一死,蜀國能征善戰者已經聊聊無幾了。
還好這時候有個姜維在苦苦的支撐著苦局,但是,光靠姜維和司馬瞻能守的了幾時呢?
當曹魏的大將鄧艾率領幾十萬大軍來攻打蜀國的時候,劉禪就開始著急了,他是真的心急如焚,因為之前的曹魏哪裡對他們蜀國動過這麼多的兵力呀,
鄧艾的幾十萬大軍一殺來,那蜀國鐵定的是玩完的。
劉禪召集手下大臣商議如何辦的時候,大臣的意見是分兩派。但是,這兩派的的意見到時很一致,那就是逃跑。
一派說逃跑到吳國投靠孫權去,一派是說往南逃,逃到南蠻之地。
這樣的結果豈是劉禪想聽到的,但是,除此之外,他也沒有別的辦法。
就在這時候光祿大夫譙周站出來發話了,他告訴劉禪如今你是哪裡逃都逃脫不了了。先說逃到吳國,自古至今你有聽說過在人家國土上當皇帝的國君嗎?
你一旦逃到吳國,就必須要向吳稱臣,既然是稱臣,為什麼不選擇一個強大一點的曹魏政權來投降呢?
這個天下早晚會被強大的曹魏統一,所以,投靠曹魏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再說為什麼不能向南逃?
因為南邊是諸葛丞相派兵打下來的,人家本來對我們就不服氣,因為懼怕我們而每年給我們上稅。
這時候我們成了落湯雞了,再去投靠人家,人家怎麼可能收留我們呢?他們對我們不趁火打劫,就算對我們客氣的了。
譙周說完這些話,大臣們全部不發言了,這說明譙周說到了大家的心中。最後劉禪選擇了譙周的意見,開城投降,劉備一手建立的蜀漢,就是這樣敗在了劉禪的手中。
其實最主要的是,現在的蜀漢已經沒有力挽狂瀾的人了,全是一些無能之輩。這樣的人豈能不亡國?
史學達人
其實很簡單。姜維,霍戈都有大軍在外,成都被圍如果堅守,他們是有機會回師救援的。但是成都憑什麼堅守?
大家應該都記得譙周這個“蜀奸”吧?是他的一番話勸的劉禪投降的。譙周是什麼人?蜀地本土士人階層的代言人。譙周說要投降,代表什麼?本土勢力不想打,劉禪如果堅決要守,那麼對不起了,他們肯定主動獻城投降,到時候劉禪會是什麼下場?
劉禪雖然不是什麼牛逼貨,但是這點眼力還是有的,與其被人當了投名狀,不如我自己投降,還能樂得個太平王爺噹噹。
劉禪能在諸葛死後當三十幾年的皇帝,對蜀國的狀況還是很清楚的,他掌權後大力推行本土化,但是本土勢力的德性就是隻要外部勢力打進來,他們就幫著把現在的統治者推翻。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外來者,誰統治都一樣,不可能幫你去拼命守城。鄧艾從陰平偷渡過來兩千人,打到成都大軍幾十萬了,哪來的?還不是那些本地人都投降了。
所以雖然劉禪是貪生怕死,但根本原因是根本守不住。
童嘔霸
成都並沒有兵馬數萬,路上也沒多少援軍,所以劉禪非投降不可,沒資本再守了。這一點,只需要統計一下蜀漢的總兵力,及其分佈位置,就可以判斷出當時蜀漢陷入了何等窘境。
諸葛亮之世,蜀漢北伐軍長期是十萬人的規模,此外防備東吳和西南少民,以及京師衛戍軍宗還得有一兩萬;蜀亡時魏國檢查戶口,得兵十萬,除去魏滅蜀之戰中的戰損,也差不多跟諸葛亮時代符合。看見,蜀漢的軍力總共是十一二萬人。
到了姜維時代,我們可以估算一下蜀漢的兵力分佈,姜維帶到沓中屯田的,是蜀軍的主力,大致五萬人。東線羅憲等人防守東吳的部隊,長期一萬人左右;防守南中的霍弋,也是長期一萬人左右。漢中重地,漢、樂二城一兩萬人沒問題,還剩下五萬人。
魏軍大舉攻入漢中後,總兵力十餘萬,分兵圍住漢、樂二城不攻,繼續南下劍閣。劉禪派廖化、董厥等帶兵增援姜維,怎麼也得有萬人,這樣成都還剩四萬人。等到鄧艾偷渡陰平成功,劉禪讓諸葛瞻帶兵去抵擋,軍隊三萬人,應該是成都禁軍裡最精銳的部分了。
但是諸葛瞻一向藉父之名,是一個無能之輩,坐視鄧艾從險地出來背水一戰,而不是去堵住險要的口子,結果一戰之下全軍覆沒。這樣的話成都的蜀軍就只有一萬人左右了,面對鄧艾的乘勝之兵,確實是有一定危險。
但實際上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如果劉禪能夠憑僅剩的蜀軍守住成都,撐到姜維分兵來救,那還是有可能殲滅鄧艾的。但是一來劉禪個性比較軟弱,二來譙周代表益州本地豪族發言,表示不支持蜀漢,這樣的話守城戰也未必能撐得下去,權衡利弊之後,劉禪就決定投降了。
文史宴
在鄧艾率幾千殘軍殺到成都城下時,當時蜀國還有一定實力,可劉禪選擇了不戰而降,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認為劉禪是被嚇傻了,所以劉禪選擇了開城投降。
眾所周知,劉備是中年得子,劉備對劉禪的溺愛自不必說,在劉備還沒來得及勵練劉禪時就死了,而諸葛亮是事必躬親,啥國家重大決策也不問劉禪,數次北伐也沒帶劉禪去戰場鍛鍊,而劉禪當時又小也就樂得天天吃喝玩樂了。
等到諸葛亮一死後,劉禪治理內政還行,可魏國大軍一到,劉禪就嚇傻了因為劉禪根本沒上過戰場,自然就投降了。
劉禪的無能和最後不戰而降諸葛亮要負責任,因為劉備沒有時間去勵練阿斗,可諸葛亮有時間啊,如果在北伐時諸葛亮能帶上劉禪,讓劉禪上前線體驗一下戰場,那可是好處多多,一來劉禪御駕親征可以很好的鼓舞士氣,二來也可以讓劉禪成長起來。可諸葛亮北伐一次也沒帶劉禪,所以劉禪後來投降也不奇怪。
天宇的文史情懷
劉禪這個人主要是名字取錯了,你看他們的祖宗漢武帝劉徹就不同了,那名字取的威武霸氣,一輩子也絕不辜負,傾盡國力跟匈奴死磕,要做就做絕,徹底!狠起來連老婆兒子女兒孫子都殺,更徹底。他一輩子就是在名字的指導下行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徹底。
而劉禪這個傢伙因為名字中有一個禪字,雖然讀shan,但是字本為禪。一輩子就是典型的佛系性格,順其自然,安樂自在,與世無爭。身為皇帝,諸葛亮把家給他當完了,甚至當眾斥責,他都無所謂。老叔嘛,斥責小輩理所應當,從來沒有真拿自己當皇帝。
諸葛亮去後,姜維一天到晚急赤白臉的要繼承先帝、丞相遺志北伐,劉禪卻不動如山,雲淡風輕,他已經看透世間紛繁,不屑於去爭一時之長短,這才真是皇帝不急姜維急。
魏軍兵進成都,作為一國之君,理應身死社稷以謝天下,組織力量拼死血戰抵抗,他才沒有那麼一根筋呢,何必那麼執著?當皇帝有什麼好?人生一世不就圖一樂嘛,開門乞降,也算大功一件,興許不負一世榮華富貴。結果果然不出所料,受到司馬氏厚待,封了個安樂公,終生不缺酒肉胭霞。
到敵國做了俘虜,喝酒吃肉賞歌舞,高興之際,脫口而出此間樂,不思蜀。手下的忠臣們出謀劃策想效仿越王勾踐來個瞞天過海,臥薪嚐膽,估計這位佛系皇帝心說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去冒那個險作甚?要臥薪嚐膽老子那個時候又何必開門乞降?但是又不好辜負老臣們的苦心,裝模作樣的演一回戲敷衍敷衍,卻被老奸巨猾的司馬氏一眼看穿,他就當做開了一個玩笑似的和盤托出,司馬氏一高興,反而也保住了他手下臣工的性命。
按照一般世俗看法,這他媽就是一個十足的昏君。其實在我看來,這傢伙渾身的慧根,說他昏,他一輩子沒有搞過冤假錯案,亂殺一人。也沒有搜刮民脂民膏,苦了全天下,幸福我一人。他是真愛和平,既不想傷害天下人,也不要傷害了自身,別人以為投降是恥辱,他覺得不過是換個活法而已。
換一句話說,即便打下整個天下,對劉禪到底意味著什麼?每天能夠多吃一百斤?還是可以把金銀財寶、綾羅綢緞都塞到肚子裡?抑或是把天下美女都揣在口袋裡二十四小時把玩?都不能,只不過是給自己找來更多痛苦和煩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