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蜀國後主劉禪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你怎麼看?

非常茴香豆


第一,客觀上承認劉禪的能力是平庸,但這不能完全怪劉禪。在征戰歲月中,劉備和諸葛亮都毫無栽培的意識(對比曹操帶曹丕、曹植從軍歷練,司馬懿對司馬師、司馬昭的培養就很能說明問題),諸葛亮與劉禪非親非故,名義上是師長,但刻意讓劉禪保持放權給他的狀態。二來,當年為了讓劉禪繼位,諸葛亮曾故意在劉備面前誇大劉禪的才幹,有意或無意將劉禪的對手劉封推向了死路。史書表明劉備本不忍心處死劉封,是諸葛亮一再強調嚴明軍紀,劉封無奈被逼自殺。雖然劉封僅是劉備的養子,但事實上劉禪的母親甘夫人也是側室,劉禪同樣是庶出,因此劉備未來的繼承人確實存在某種競爭關係,劉禪不一定就是毫無爭議的繼承人。否則劉備不會長期對此猶豫不決。劉禪對諸葛亮表現十分敬畏,又有極大信任,也就樂得放權,幾乎成了“傀儡”。

第三,諸葛亮安排在劉禪身邊的“好人”蔣琬、董允、費禕等固然是賢人,但不得不說時刻都把劉禪處於監控之下,絲毫沒有讓劉禪鍛鍊處理政務的意思,除了重要時刻為詔書蓋章,平時就每天讀讀書(如跟伊籍學《左傳》等都史有明文),看看文章。劉禪也不是沒有發過牢騷,因為連孫權方面都看出蜀漢大權完全在諸葛亮手中,所以重建聯盟都直接和諸葛亮對話,簽訂協議,完全沒有君主劉禪什麼事。若是冷靜下來,難道不覺得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帝制社會下,十分不正常嗎?

雖然後人敬重諸葛亮一生盡心竭力,但對於蜀漢政權和後主劉禪來說,諸葛亮確實把劉禪作為一個擺設而已,如著名的《出師表》,作為一個古代君主制下面的輔政大臣,通篇在對君主帶著教訓的口吻說話,“宜”什麼,“不宜”什麼,這種家長式作風,雖然事無鉅細體現諸葛亮的盡職盡責,但以今天教育培養人才的角度來說,既對青少年階段劉禪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更對他身為君主處理事務能力、政治成熟是嚴重妨礙。

問題的嚴重性就在於對後來劉禪的能力只在仁德寬厚很突出,放在幾千年中華歷史都應該名列前茅,但才幹就很糟糕了,這的確是諸葛亮刻意造成的“系統漏洞”,一旦諸葛亮身死,蔣琬、費禕等人更加無力或無心去培養劉禪,而在年紀上劉禪又過了學習的最好階段,所謂習慣成自然,到劉禪後來自己掌權就徹底放任了。


何運超


劉禪當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嘛?這句話本身就不成立,只是歷史的誤傳而已。劉禪字公允又字升之,應該是扶不起的阿升才對,阿斗此名出於孟達勸劉封之術,自立阿斗為太子以來。古繁體字鬥和升十分相似孟達一個筆誤至使阿升為阿斗至於扶不起,這事你得問諸葛丞相,看他扶沒扶過劉禪,別說扶過,就連教過劉禪也沒有,諸葛亮權勢薰天,他不但是蜀漢的丞相,還是益州牧,蜀漢也就一個益州,諸葛亮將蜀漢的軍政大權完全攬在自己手裡了,劉備臨終只是將政事託付於他,而將軍事託付於李嚴。為了將軍事大權弄到自己手裡,本來不必他親自出馬的南征,他非得去,這樣他將軍權握在了自己手裡,為了自己的名和利,他出師北伐,也不想想他的首要職務是培劉禪,要不你出征就帶著劉禪,使他歷練,蔣介石培養蔣經國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你諸葛亮用十年的時間就能培養出一個明君,他不,還怕自己在前方,後方劉禪生變,派蔣婉,董允死死看劉禪,劉禪大智若愚,為了蜀漢,他拱手將蜀漢大權讓給諸葛亮,並說政由葛氏璧夏侯祭則寡人,多大的肚量,劉禪杆心做那片綠葉來襯托諸葛亮這朵紅花。諸葛亮死後,劉禪立即將丞相職務廢除,分成兩人擔任,使他們之間互相制衡。在夏侯霸逃亡到蜀漢時,他派人將夏侯霸接到成都,並說,你的父親,不是我的先人殺的,是死在戰爭中,並指著自己的兒子對夏侯霸說,此夏侯之外甥也。一句話就為蜀漢後期收降了一位大將,至於不戰而降,那是為百姓考慮。寧讓自己背上不孝的罪名,也要保十萬百姓的性命,至於樂不思蜀也是無奈之舉,司馬昭如此兇狠,若不裝逼豈能活命總之劉禪絕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只是另類的英雄而已。





約定9521


首先,“扶不起的阿斗”,這一說法(觀點),只是小說家之言而已!事實上,劉備和諸葛亮先後去世,劉禪又治理蜀國幾十年,蜀國才滅亡了。

按《三國演義》原著小說的描述,當初,在當陽長坂坡,常山趙雲趙子龍,在百萬曹軍當中,殺了個幾進幾齣,救出了“阿斗”(劉禪)。後來,劉備為了撫慰趙雲等將士,把阿斗往地下一摔。據說,就是這一摔,把阿斗給摔得傻了。

再後來,公元263年,魏國攻滅了蜀國。劉禪等人,被押往了魏國都城洛陽。據《三國演義》原著小說的描述,魏主(司馬昭)問劉禪,還想念蜀國家鄉嗎?!結果,劉禪回答:“此間樂,不思蜀!”……於是乎!“扶不起的阿斗”,這一說法,就不脛而走了!

至於,廣大人民群眾,也比較認同這一說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的原因:

(1)劉備時期,是典型的“白手起家” ,自主創業,打下了蜀漢江山。而劉禪,是繼承了父輩們的成果。然後,說到底,蜀國是斷送在劉禪的手上的。

(2)劉備白帝城託孤,讓劉禪,尊諸葛亮為“相父”。於是,諸葛亮,就為劉禪,也為蜀國,規劃好了“發展藍圖”。而劉禪,只是按部就班地,去實施,去執行而已。

(3)魏國鄧艾,偷渡陰平成功,兵臨成都城下。當時的劉禪等人,還在宮中享樂,沒有一丁點兒的思想準備。然後,聽說魏軍到來,劉禪絲毫不作抵抗,就開城投降了!

(4)劉禪在執政期間,曾經聽信宮中的,奸佞小人的讒言,先後阻撓過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行動,導致蜀軍,多次在有利的情況下,北伐功敗垂成。


喬布斯690


雖扶不起,但大臣們看得起就好,不看僧面看佛面,他父親劉備對眾大臣都十分仁慈、誠信,而且待遇方面也比較優厚,極少處理過某位大臣,這在眾大臣之間早己形成共識!

人總是有感情的,飲水思源,雖然劉備死了,阿斗有點無能,但生性仍屬忠厚老實,對待原有大臣仍然相信器重,尤其是諸葛亮更是不忘先帝知遇之恩,自當鞠躬盡瘁 ,事事親為,這在蜀國也起著帶頭作用,哪怕是魏延都不敢造次,輕舉妄動!

當然到後期有點昏庸,聽信一些奸臣的讒言,沒有死守,採取消極的投降建義才會滅亡,但劉禪能當40多年的皇帝 ,確也是為人忠厚,信任功臣所致,其實這也是一種生存之道,大智若愚,或許也深含諸多做人道理!有人說扶不起,確也有一點,但那只是在治國方面和個人判決能力不如人,但懂得自身缺點而大膽放權於大臣管理也不失是一個好辦法。所以劉禪當皇帝最輕鬆。


知足常樂6144539457


對於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的評論,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代的人對古人的評價大多傾向媒介的觀點,巜三國演義》。現在一提起劉禪,就會想起扶不起的阿斗,實事真的這樣嗎?我看未必,劉禪在位四十一年,其中諸葛亮輔助十二年,獨立主政近三十年,是三國時期在位最長的君主,如果真是"扶不起"的阿斗,能讓三國時最弱之蜀國存在幾十年嗎?據傳劉禪是個胖子,面像憨厚,為他效忠,不擔心被黑,在位幾十年沒一個篡位者,不像曹氏兒孫們,父輩們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沒幾年就被司馬家給奪了。最後投降魏國是最明智的選擇,保住了自家的榮華富貴,還為祖國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壺濁酒喜相逢


這些事情往往是見仁見智,對比於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李煜,會發現劉禪比他好非常之多。

源於劉禪的做人做事,同時在蜀國那個時期,有著強勢的諸葛亮在。諸葛一人的亮光就足以遮掩住很多的光芒。同時劉禪在諸葛亮去世後依舊維持蜀國局面近三十年,如果沒有智慧和能力能讓眾多的名將名士效力嗎。


我姓蔡心不花


他只不過是一個沒有雄心壯志的人,只是想保全自己,不過歷史證明,他是唯一善終的三國君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