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劉禪“樂不思蜀”,為何仍能在位長達41年?

麥許琨


劉禪是個比較賢明的君主,守城之君

歸降之後對也很會講究韜略。裝傻充愣,使得司馬昭非常放心,並且被封為安樂公!最後善終的!應該說是很好的結局的!

歸降之前,為了成都人民少受戰亂之苦,接受了譙周的建議,投降曹魏!

諸葛亮死後,撤銷丞相制度,把丞相的權利分散了!軍權行政權也分開了!

能讓蜀漢政權繼續在諸葛亮死後維持29年的時間,應該說還是有功的!

在民眾上書要為諸葛亮建立祠堂的時候,根據制度,劉禪也是拒絕了!

對關羽張飛趙雲的追封也是比較恰當的!關羽為壯繆候!張飛諡號桓侯!趙雲被封為順平侯!


鵬程日誌


“樂不思蜀”的劉禪,一直是被世人嘲笑的對象,在大家心目中,劉禪是個懦弱無能,毫無主見的人,蜀國也因為他的愚蠢而滅亡。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卻愣是當了整整41年的蜀國皇帝,甚至比當時很多皇帝都要當的久,這又是怎麼回事?

有的人會說,這都是諸葛亮的功勞,是諸葛亮在治理蜀國。可是,諸葛亮在劉備死後,輔佐劉禪十一年之後,便去世了。之後三十年都是劉禪治理蜀國,如果他真的是一個非常愚蠢的皇帝,又怎麼可能在位那麼久哪?

事實上,劉禪之所以能夠在位四十一年,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他在位時間久的主要原因。

一、諸葛亮為他打下的基礎好,雖然諸葛亮治理蜀國只有十一年,但是卻給蜀國奠定下了基礎,諸葛亮給蜀國留下了完整的法制,雖然諸葛亮多次北伐,但是他在北伐中還是小心謹慎,並沒有把蜀國的主力大軍葬送太多,蜀國還有著十萬左右的軍隊,就算是魏國想滅蜀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諸葛亮在位期間,雖然北伐沒有什麼成績,但是還是著非常不錯的政績的,蜀國在諸葛亮的治理下消除了很多弊端,安撫國內各方勢力,收服境內的少數民族,把蜀國國內的各方勢力矛盾都清除或者壓制住了。不僅如此,諸葛亮還給劉禪留下了一批忠心耿耿並且很有才華的大臣,有這些人輔佐,劉禪只要不是個傻子,稍微有點頭腦,就足以自保了。

二、魏國內亂,對蜀國最有威脅的就是魏國了,但是魏國內部也存在著大問題,雖然曹操去世後,即位的曹丕和之後即位的曹睿都是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但是他們二人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活的短,曹丕在位僅僅七年,曹睿也不過在位十二年而已。而且,曹睿在位後幾年,突然變的奢淫無度,在國內大興土木,濫用民力,再加上其重病纏身,無心朝政,最後在病死託孤的時候,更是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由於他的即位人年幼,所以他必須要選出託孤大臣,最終選了曹爽跟司馬懿。曹爽是曹氏一族之人,自然可以信任,但是曹爽根本就是個無德無才之輩,司馬懿倒是有治國之才,但是他本人卻居心叵測,對曹魏不懷好意。果不其然,他二人主政之後,司馬懿先是隱忍,讓曹爽這個蠢貨失去戒心,然後待時而變,最終將曹爽集團一舉擊垮。司馬家族也掌握了曹魏大權,甚至最後,天下全部落到司馬家族手中。

劉禪開始治理蜀國的時候,正趕上曹睿執政後期,之後又國內又迎來司馬家族引起的動亂,曹氏多次想從司馬家族手中奪權都沒能成功。曹魏內部有著這麼大的矛盾,再加上那個時候曹魏主要用兵主要是向北方用兵,前後兩次大敗高麗,經過多年征戰,將朝鮮半島的半數之地併入曹魏版圖。雖然在這期間,曹魏也曾經多次跟蜀國的姜維多次對戰,但是卻並沒有爆發什麼大的戰役。所以,作為主要威脅的魏國反而並沒有怎麼對蜀國用兵,蜀國外部的壓力也大大減少。

三、吳國的牽制,由於曹魏比較強大,三國鼎立的局勢造成了吳蜀聯盟對抗曹魏,曹魏就算是有滅蜀國的意思,但是也要考慮到來自吳國的威脅,若是兩線作戰,就算是曹魏也受不了。而吳國為了保持平衡,自然也不會去主動找蜀國的麻煩。所以在沒有一戰必勝的把握之時,蜀國是沒有大的威脅的。

以上便是劉禪在位時間久的主要原因,還有就是劉禪也不是一個特別愚蠢的君主,還是有點用處的,雖然比起其他兩國要差的多,但是在以上幾方面原因下,自保蜀國還是可以的。

最後說個題外話,劉禪本人還是比較昏庸的,蜀國的滅亡跟他有很大關係,魏國鄧艾出奇兵直達蜀國都城,劉禪竟然直接投降了,明明蜀國還是有著反抗的能力的,他竟然直接投降,讓姜維等忠心為蜀的大臣所做的努力白費。雖然有人為劉禪洗白,說他是為了全國百姓考慮。但是劉禪在位期間重用奸臣,排斥忠良,懦弱無能,最終把父輩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葬送,這是不爭的事實。


歷史如酒


這是因為一,天下大勢的鼎足平衡。魏蜀吳三國相互爭戰,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但又都忌憚兩兩相爭,第三方得利,這種態勢決定了三方和不能誠信求和,戰不能全力而戰,所以一方想吃掉另一方就很難,除非對抗力量出現大的失衡。而劉禪治下的蜀國,初期賢相能臣,人才濟濟,國運還沒到枯竭的時候;二,君臣之間的相互倚重和信任。劉禪無能,無為,但他信任諸葛亮,倚重諸葛亮,受劉備囑託以“相父”待之,諸葛亮感三顧之恩,託孤之重,對劉禪以主上“陛下”事之,君臣同心,天下太平。三,劉禪“此間樂,不思蜀”,那是一種身處簷下的裝出來的混愚之詞,以此以求安身自保,真正的劉禪,劉備對他耳提面命,長期受朝廷政治薰陶,也不太愚笨吧!



我說無名


東漢末年,三分天下。魏,蜀,吳三國鼎立,各自成為一方的諸侯,對彼此都相互制衡和約束著。

讀過三國的和看過三國影視的人都知道,三國之中,蜀國是由漢昭烈帝劉備所建立的。劉備也是一位傳奇的人物,從最開始以賣草鞋為生到最後的成為了一方霸主,是多麼的艱辛與不易。這都是他與諸葛亮等人,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江山。


三國鼎立以後,三國之間也不斷的征伐和侵佔。魏,蜀之間的征伐尤為之多,並且蜀和吳兩國都是聯盟起來對抗魏國的。我們都知道,沒有永久的盟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蜀和吳之間也開始征伐,先後關羽,張飛到劉備都相繼去世了。到最後劉備白帝城託孤,傳位於本題的主人公劉禪,拜丞相諸葛亮為相父,就這樣,劉禪開始了他的皇帝生涯。




不瞭解歷史的人,可能都會從影視劇中瞭解到,劉禪這個人不是什麼好皇帝,昏庸無能,也會常常聽到那句扶不起的阿斗,可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我們都知道,劉禪在位41年之久,這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很長的了,在很多盛事年間的皇帝也沒有多少個比他在位時間長很多的吧!對於這樣一個在位41年之久的皇帝來說,如果他是那種昏庸的皇帝,他能在位這麼長時間麼?諸葛亮在世時,劉禪就做了十幾年的皇帝,如果說這些年,都是由諸葛亮幫他治理著國家,那在諸葛亮死後,劉禪還在位了29年之久。這又是由誰幫他治理呢?這當然是他自己了。



建安十二年,諸葛亮去世,劉禪終於自己大權在握,他開始整頓軍隊,提拔吳壹為大將軍,撤掉原有的諸葛亮舊部,大赦天下。從這裡可以看出,劉禪並不是昏庸的,他心裡很明白,做皇帝控制住實權最重要。

諸葛亮死後,很多人對劉禪不作為感到困惑,其實他很聰明,因為他知道,在三國之中,蜀國的實力是最弱的,諸葛亮在世時,就北伐了十幾年,到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的,他就知道,振興經濟才是最重要的。

與此同時他還廣賢納士,振興蜀國。延熙十二年,司馬懿發動叛亂,魏國朝政出現危機,此時夏侯霸遭受排擠,劉禪親自派人接應,後拜為車騎大將軍。這裡,我們或許就能看到他的一點點智謀了。

景耀六年,司馬懿率軍攻下蜀國的城池,群臣都表示要投降,劉禪還是不願意,最後還是抵不過群臣的相逼,無奈舉國投降。劉禪投降後,被封為安樂縣公,就這樣度過餘生。

我們縱觀劉禪的一生,雖說沒有他父親那樣的宏圖霸業,但也有大智若愚,生於亂世,在絕處中逢生,這也是他處世的生存之道。

所以說,劉禪能在位41年之久,不是沒有他的聰明才智的,能在亂世中生存,就說明他是一個謀者,他能在位41年,完全是靠他自己的生存之道。好了,到此為止吧,對於劉禪在位41年之久,你們是怎麼看待的呢?在你眼中認為他是怎樣生存下來的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交流與討論。


正史野史當故事


他能在位這麼久,首先是因為劉備死得早,他十六歲就繼位,同時自己壽命還比較長。

其次是因為幾代蜀國的丞相都很有正事,將領也都不賴,即使北伐無力,但是守土不太成問題。而且蜀國地勢險要,如果不是後來鄧艾捨命偷渡陰平,估計他還能再當幾年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