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求稳定创立职业分配制度,但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情况变化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择业问题一直是困扰现代的人,但是在明朝,朱元璋却为每个人都分配好了职业,你只需要去执行着行,这样的做法到底行不行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算是一个劳模皇帝,建立大明王朝后着手于解决各种问题,创立各种制度,想让他的子孙后代只需要照着做,享享福就行,让大明王朝一直维持稳定。 这些制度包括废除丞相,规定老百姓不得四处流动,抑制商业发展,严禁太监干政,创立职业分配制度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职业分配制度,朱元璋将人的职业 大致分为三个大块,分别是:民户,军户和匠户。民户包括儒户,医户等等。军户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主要是和当兵的有关,包括校尉,弓兵,铺兵,力士等,匠户就是工匠,裁缝,厨役这些。

朱元璋为求稳定创立职业分配制度,但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情况变化

这个职业的划分 是非常严格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需要用人的时候方便,要打仗就用军户,修工程什么的就召集匠户,但是这些分配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假如你是军户,那么你的儿子也必须是军户,一直继承下去,那万一你没有儿子怎么办?这个也简单,看看你的亲戚里有没有男的,拉一个亲戚来充数也行,如果连亲戚中也没有男丁,那这应该算了吧?不行!也不能算,反正你要拉一个人来充数,不管你是坑蒙拐骗,还是怎么样,反正要找一个人来充数。再比如你是一个匠户中的厨子,但是你不会做饭,那也没关系,只要你人过去了就行,反正你做的饭也没人吃。这些职业之间不能相互转来转去,同一户内的不同职业也不能转。如果打战时需要当兵的,而你一件兵器都不会,那也没办法,给你兵器就上吧。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怎么保证哟。如果召集过来的医户都是一些不会看病的那情况更糟糕。

朱元璋为求稳定创立职业分配制度,但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情况变化

朱元璋还规定了农民的活动范围,像今天这样进城去打工,在那时候是根本不行的。官兵在所有的交通要道上都设有关卡,只要你走出规定的区域就必须持有官府开出的路引,要是没有这东西,守卫关卡的士兵就会把你当做逃犯给抓起来,押到军队去充军,想去的地方去不成了不说,家也回不去了。几年后这位丢了路引的兄弟可能就在某个关卡做检查员咯。

朱元璋为求稳定创立职业分配制度,但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情况变化

朱元璋想要的就是建立一个等级分明,非常有秩序的大明王朝,但是这个社会结构是非常僵化的,农民一辈子只能种地,商人一辈子也只能经商,不管是谁都不能换职业,不能越界。人们也不需要为工作发愁,不像今天的人为择业伤痛脑筋,所有人的职业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你老爸是做什么的,你就是做什么的。这样的一种制度看上去很完美,所有人自己做自己的事,互不干扰。在明朝初期这套制度也促进了生产恢复,促进了国力的发展。但是把他当成一种制度传下去就不行了,这样的制度非常僵化,没有活力,仅仅只是一个模型,模型再怎么好也只是模型,一旦发生变化,这个模型不但毫无用处,还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环境来制定制度,任何违反历史规则的事情注定要失败。

朱元璋为求稳定创立职业分配制度,但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情况变化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于择业这块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