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这是「不只妈妈」遇见的第15位妈妈

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她曾经朝九晚五地做策划,直到「妈妈」这个词点燃了她骨子里不安分的基因。在孩子降临的头一年,她从母乳喂养中体会到了为人母的心酸和快乐,至此开始帮助母乳中遇到问题的妈妈们,八年多来,她和十万家庭里的妈妈们并肩站在一起。

她是邱燕,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家更喜欢叫她「圈妈」。


邱燕为人低调,在所有能够搜集到的资料里,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长度几乎贴到地面的头发,真的见到本人的时候头发却极短,显得清爽干练,注意力反倒集中在了她令人舒服的交谈中。

她说自己去年把留了十年的长发剪掉,没有丝毫不舍,「现在接触的妈妈越来越年轻,很多90后甚至是95后都开始当妈妈,我希望以更亲切的形象走进她们,之前的长发可能让我显得有些端着。」

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如今的邱燕,依然保持年轻、充满活力

对于妈妈这个群体,不管是哪个年龄段,邱燕都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和了解,除了她自身是妈妈以外,还因为成立了公益组织「母乳妈妈家」,让她在八年的时间中接触到了十万家庭里的妈妈们。「妈妈好了宝宝才会好,妈妈好了家庭才会好」,说这句话的时候,邱燕眼里闪着温柔的光。

平行支持

2015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的考场上,充斥着紧张的气氛,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抓紧一分一秒,交卷的铃声一响,大家放下笔等待收卷,前一秒还专心致志在考场上答题的邱燕心突然揪起来,交完试卷她立马冲出教室,老公抱着三个月大的儿子站在楼下等着她,她给儿子卷卷喂完奶又赶紧跑回考场。

几个月前,挺着大肚子的邱燕来北医大报道,在新生中显得格外特别。此次到北京是为了集中学习两个月的基础医学,因为她之前没有任何的医学背景,想拿到国际认证泌乳顾问必须经历这个过程。

考试的日子是在卷卷出生后的第三个月,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母乳喂养,她和老公带着卷卷一起去到北京,利用两场考试的间隙喂奶,或是邱燕骑自行车飞奔到酒店,喂完奶再回学校继续考试。很辛苦,但这是她作为母亲的爱和坚持。

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在2010年之前,邱燕跟「医学」毫不沾边,更没有想过会为了考一个证书远赴北京学习基础医学,她朝九晚五地在一家公司里做策划。日子本可以就这样不动声色地过了,但因为结婚生子,

「妈妈」这个词点燃了她骨子里不安分的基因。

结婚没多久,邱燕就离职了,想要全身心地投入家庭。她开始以做学生的心态认真备孕,每天混迹于各大母婴论坛,看「妈妈前辈」分享的心得,从中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大家在网上对她「圈妈」的ID格外眼熟,经历了备孕、孕期、分娩以及母乳喂养的邱燕,也从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变成了「老师」,热心的她还经常解答妈妈们无法在医院解决的问题。

在所有的问题中,她最想给予的是「母乳喂养」上的平行支持。「一个母亲在夜奶中觉得煎熬,如果能遇到另一个也在夜奶,但因为了解夜奶背后的意义,所以很淡定的母亲,就能给她最大的支持继续下去,这就是平行支持。」「母乳妈妈家」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原本是件令人开心的事,这是属于妈妈们的「家」,可当邱燕看到自己把母乳喂养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她们还是会去花高价请催乳师,任催乳师在自己的乳房上轮番摧残,被活生生弄成乳腺炎的不计其数。她坐立难安,一头扎进了更加专业的医学领域学习母乳喂养,考取相关证书,团队的伙伴也参加了相关培训,这才使得「母乳妈妈家」的平行支持有了专业医学的支撑。

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云开月明

要运营一个公益性质的组织谈何容易,好在有老公的全力支持,让邱燕没有了后顾之忧,「他能感受到我很热爱这件事,也很支持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艰难运营了两年之后,更苦恼的事情来了,她和团队的伙伴组织了一场历时九天的从业人员培训,国内没有匹配的人选,她们只好从国外的知名生育教育协会邀请讲师,价格是3000美金一天,这笔开销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最后每个人还倒贴了两万块进去。

大概是觉得看不到什么希望了,三个合作伙伴走了两个,就剩下邱燕一个人还在死扛,她始终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总能遇到转机。同时她自己也在思考「自主造血」的问题,毕竟经历了之前巨大的经济压力之后,她知道要让一个组织长期运转必须要有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

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邱燕和儿子卷卷

在转变的过程中,不少质疑的声音扑面而来:「你们不是公益组织吗?为什么要收钱?」辗转了几个深夜,她也开始产生自我怀疑,合作伙伴都走了,还要被所服务的妈妈们误解,自己到底应不应该坚持?

初心是希望这个公益的组织可以纯粹,邱燕是妈妈,也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的妈妈,但既能坚持情怀又能长久经营的公益组织太少太少,这背后需要的是更加理性的大爱。

她决定换个办法再试一次,让公益的组织继续维持公益的性质,免费服务于更多妈妈,又成立了公司主体来做营收,跟「钱」有关的就放到公司去做。怀着忐忑的心开始,成效显著,她进行的一对一母乳指导妈妈们非常认可,大家也习惯了遇到母乳的问题就找她,将「圈妈」的名字口口相传。

邱燕这才舒了一口气,「母乳妈妈家」因此得以「活下来」,并且多次受到了表扬,成为民间公益组织「自主造血」的典范。

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为爱坚持

孩子出生的头一年,是妈妈们悲喜交加的一年。邱燕说自己帮助的妈妈那么多,却一时想不起来什么特别的人或事,处在那个阶段的妈妈在她眼里都是一样的,有着初为人母的喜悦,但刚刚生产完,身材臃肿、心理抑郁、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母乳出现问题、一跟她讲话就哭......

生产很痛,喂奶更难。医生在产房剪掉脐带的那一刻,妈妈们在心里把「母乳喂养」当做了另一条脐带,为了爱一遍一遍坚持。她们害怕夜晚的到来,知道自己即将随时待命;害怕听到孩子的哭声,这将是打断睡眠的信号;害怕抱着孩子喂奶的时候看着天空一点点变亮,身边却是仍在酣睡毫不知情的丈夫……随之而来的可能还有乳腺炎、乳腺管痉挛等等病症。

本以为上班去了就会好起来,可谁知做个背奶妈妈更苦,还要为爱咬牙坚持。多少次独自躲在会议室,拉上窗帘,耳边充斥着吸奶器嗡嗡作响的声音。如果会议室被使用,就只能转移到闷热而逼仄的卫生间继续「产奶」。上下班坐地铁的时候,要在众目睽睽下跟安检人员解释自己拿的是母乳。

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邱燕的二胎卷卷出生时

这些令人含泪的时刻邱燕全都经历过,而且坚持了八年半。大女儿圈圈的母乳喂养一直到七岁,老二原本计划在两岁断奶,可如今三岁了还是没有断掉。虽然她经常在引导别的妈妈离乳,到了自己这儿才发现其实很难做到。

邱燕坚持母乳喂养的时间对于一般的妈妈来说是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她从不对人主动提起,因为是她和女儿之间的秘密。母乳在女儿稍微大些之后,作用便不再是必需的食物,反倒更成为了

情感零食、关系纽带

并不是要鼓励每个妈妈都这样去做,母乳的时间不管是半年还是八年,只要妈妈和孩子都享受这个过程,条件也允许,妈妈们完全可以按自己的计划喂养下去。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坚持喂奶的妈妈,也不能说就是不负责的妈妈。

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邱燕组织的「母乳妈妈家」活动

本着这样的理解和了解,邱燕从组织创立之初就在中国母乳喂养日和世界母乳周举办「母乳快闪」活动,在网上通知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召集的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个到如今的三四百人,大家会在活动当天到达现场,一起喂奶,然后又各自散去。

2016年邱燕组织了一次母乳摄影巡展,征集了56个妈妈,用镜头拍下她们在成都56个地标进行母乳喂养的画面,最后把这些照片进行巡展,旨在鼓励更多的妈妈「随时随地母乳喂养」

妈妈们无法预见还在怀中的孩子什么时候会饿、会哭,她们只能保持待命的状态。可能需要在厕所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喂奶,还可能无法顾及旁人的眼光在地铁里、公交站等公共场合喂奶,可这是母亲的天性,是她们爱的表达。

正因为邱燕和大家有着共同的身份,她所做的事情就变成了在生理上科学地支持妈妈们享受做母亲的过程。「时间久了,服务的妈妈越来越多,有时候走在路上会被人认出来,可我根本对不上号,那个时候的她们都光鲜亮丽,找到了做妈妈的感觉,没有一个是我记忆里的模样。」

母乳喂养的妈妈看过来,她帮助十万母乳妈妈度过辛苦但幸福的时光

▲今年在太古里的「母乳快闪」活动

有句话说「你当温柔却有力量」,用来形容邱燕再合适不过了。她因为母亲的身份而显得格外温柔,又因为在帮助无数拥有共同身份的人而充满力量。

那些在为爱坚持的妈妈们,又何尝不是。

-END -

©Mamore


*本文由「不只妈妈Mamore」原创出品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不只妈妈 | mamore_cd

官方微博 | @不只妈妈

联系我们 | [email protected]

合作平台 |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网易、搜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