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認真說,論起美食界的“妖嬈”姿態,它絕對能排第一!細嫩緊緻的大長腿,寬闊有力的背肌,通體滑潤,有料又有味。

沒錯,它就是牛蛙!

什麼乾鍋牛蛙、香炸牛蛙、剁椒牛蛙、牛蛙面統統讓食客們為之瘋狂

千福牛蛙面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不落俗套的裝潢

可能是習慣了那些傳統的家常簡約風格,實事求是地說,對於一家麵館的設計如何,佈局怎樣,我沒有太多要求。

但不得不說一推開店門,優雅的橘色燈光精緻而帶有個性的設計,讓我覺得有點小詫異:這家麵館還真是有些不一樣。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雖說這是家牛蛙麵館,可店裡有不少的酒元素擺件,從瓶蓋杯子,到少見的木質瓶起,限量款紀念杯,應有盡有,一應俱全。

按老闆的說法,這既有從自己開的酒吧裡“內部流通”的,也有平時閒著沒事喝一杯攢下來的。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當然了,酒元素僅僅是點綴,店裡的老本行是萬不能忘的。既然主打牛蛙面,那牛蛙自然是主角。

什麼?你嫌它們太醜當不了裝潢?真巧,我之前也是這麼想的。直到來了這家店才知道,我已經完全落後於時代潮流了。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潮牌一穿,手勢一擺,哪是什麼刀俎上的食材,那分明就是各大時尚雜誌週刊上

引領潮流的急先鋒啊。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這隨便一靠,就是大佬範啊。就是這動作得改改,比如說擺個6啊,反手捂個嘴什麼的。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像它們三個表現就很到位。充分展示了潮牌代言人的正確表現方式。唯一有瑕疵的就是中間這位,您是在坐著扭秧歌嗎?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身為一隻優秀的蛙,上能穿的了潮牌秀一手好身材,下能小巧滑稽貼近人民群眾。除了玩偶外,店裡每張桌子上都有一隻跳蛙,既可當擺件又能當玩具。老闆考慮之周到可見一斑。

南京味的牛蛙面

對於牛蛙面,相信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都是基於上海的那幾家店得出的。的確,魔都是網紅牛蛙面的聚集之地,而見證過太多起起落落網紅店的上海人,卻始終對牛蛙面保持著熱情。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但有句話說的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魔都人的口味,鴨都人不一定習慣。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作為南京的

第一家牛蛙麵館,千福的牛蛙面到底做的怎樣呢?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沒有等太久,雙椒肥腸牛蛙面便上桌了。由於之前曾在魔都吃過牛蛙面,因此不由得就會對兩者進行對比。

還沒有吃,一個很直觀的感受就是,千福的湯明顯要比上海那邊的湯更有流動感,說白了就是沒有那麼濃稠,可以直接喝。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老闆介紹說,一開始店裡也是依照上海那邊的配方,把湯汁做的很濃稠,但是效果卻很有限。問了很多南京人,普遍反映不太喜歡這種糖稀狀的湯,所以改變了模式,湯是湯,面是面,這樣效果很不錯。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嘗一口湯就能感受到,雖然看起來是稀了,可是鮮味一點沒降。究其原因,是因為千福的牛蛙麵湯是用雞架和豬骨熬製的高湯,味精和鹽都極少添加。當日使用一定量後,次日倒入新湯再煮2-3小時,以保證鮮度。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挑起一縷麵條嗦進嘴裡,兩個字,勁道

。這是麵條的基本修養不假,但細細品嚐會有不同之處在於,麵條有淡淡的雞蛋香。

這裡的麵條採用的是雞蛋麵,既能保證爽滑的口感,還久泡不爛。一碗麵是固定的三兩面條,基本上能吃飽,飯量大點的,點份配菜或加份麵條就OK。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牛蛙因其高蛋白低脂肪

的特點,被稱為“健康食品”。作為一碗麵裡的主角,牛蛙是要細細品嚐一番的。牛蛙是蒜瓣肉質,顏色發白,口感非常軟滑,不用過多咀嚼就能嚥下去。

千福的每碗牛蛙面都會有一隻5-7兩的牛蛙,每天現買現殺。數百斤的牛蛙經去頭、剝皮等工序後過水反覆沖洗,隨後過油、放入調料,發揮牛蛙自身特點,減少勾芡,一套工序下來最大保留肉質與新鮮程度。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肥腸是這碗麵裡另一大重要食材,吃來舒爽,沒有預想中的那樣膩口。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除了牛蛙肥腸,整碗麵裡最耀眼最刺激的當屬辣椒了。名字說的是紅綠雙椒,實際上裡面還有一種黃色的燈籠椒豐富顏色,辣度基本可以忽略。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說回雙椒來。老闆說綠色的是比較常用的海椒,但紅色的辣椒就有的一說了。紅色的辣椒是特地從雲南買回來的小米椒。至於為什麼會在辣椒上下這麼大的功夫,老闆解釋說,味道的變化是這碗麵不同其他面之所在。

並且這種辣椒有個特點,那就是本身嚐起來味道很重,炒菜的時候不會顯得辛辣,起到調味作用的同時豐富湯底的顏色。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牛蛙的打開方式當然不止雙椒一種,醬香氣息濃厚的香辣味、主打甜口的酸蘿蔔味、紅潤酸辣的泡菜味各有特色。主食既可以選擇上面說的湯麵,也可以換成蓋澆飯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除了面與飯之外,還有些諸如黑椒豬排藤椒肉串雞排這樣的炸食,店裡還將酒吧裡的幾種酒帶了店裡。林德曼桃子粉象櫻桃角頭鯊粉頭羅斯福10號,正好是低度數兩款,高度數兩款,各有所愛。

探訪後廚

吃飽喝足以後,我還沒急著走。今天我要深入店裡的後廚,探訪一下這美味是如何煉成的。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憋說話我沒看見門簾右下角幾個字)

其實講道理,這後廚本來就是玻璃窗戶全透明的,裡面有啥小動作菜能看得一清二楚,不過既然頂著南京第一家牛蛙麵店的名頭,就要有“真蛙不怕火煉”的精神,來,跟我一起看看。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帥帥的廚師小哥,老闆說是東北財大畢業噠

既然剛才吃了牛蛙面,首先來看看牛蛙們是不是像老闆說的一樣切了頭,剝了皮,去了爪子還...好吧,事實證明,真是這樣的。誠摯告誡密恐症患者,接下來的照片可以自動略過!別怪我沒提醒你!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可愛的蛙蛙,真的在水龍頭下,被這麼殘忍地處理乾淨了。處理牛蛙的阿姨說,她每天都會買牛蛙,個個都是活蹦亂跳的,有的還蹦到廚房外面。殺的時候血滿牆都是,剝了皮有的牛蛙腿還在動...

阿姨說的輕鬆,在一旁的我聽的心都碎了,真的好可憐!阿姨您要是早點說的話,我可能還會再點一份面吃,還是加肥腸的那種。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告別了傷心的洗蛙池,我來到灶火旁,師傅正準備滷肥腸。肥腸之前只是吃過,看到滷肥腸還是首次見到。準備步驟不必多說,肥腸處理乾淨煮好後待置,這是必須的。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隨後將陳皮香葉辣椒花椒等材料下鍋炸,出香味為止。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再放入蠔油、老抽等調料,加水放肥腸,滷上一個小時基本上就可以出鍋了。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接下來的樣子,大家肯定是想到了,肥腸麵肥腸飯統統來一份!

這一碗超嗲的牛蛙面,從魔都火到南京,沒碰見對手!

臨走的時候,老闆說,雖然自己和廚師都是從東北來,但是對南京還是充滿著感情。也希望即便做家麵館,能做出來跟其他普通麵館不一樣的感覺,保持有品位的高逼格。無論是外表,還是味道。

所以,來到千福,感受一種發自誠意,終於有味蕾的別樣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