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书画院七天举办四场公益讲座

本报讯(记者 郑武炜)昨日下午,厦门日报书画院书法公益讲座走进同安阳翟小学,6年1班的学生在录播教室听取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讲座,讲座还通过校园电视台向全校43个班级的2000多名学生现场直播。据悉,这已是上周五启动以来,七天内举办的第四场书法公益讲座。四场活动中针对学校的有三场,包括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集美区双塔小学、同安阳翟小学,还有一场讲座则针对厦门书协女子书法委员会成员。

“书法讲座内容既专业又生动,对于我们年轻的老师特别受益。特别是我们新成立的学校,非常需要这样的讲座提高相关修养。”集美区双塔小学校长汪炳煌这样评价。厦门日报书画院公益讲座每到一处都受到极大的欢迎。

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校长黄马福也表示,学校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全体学生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开设了校本课程,投入了较好的硬件设备,但学生的学习终究需要良好书法素质的师资。新的教师队伍正期待提升的时刻,厦门日报书画院带来公益讲座为教师带来专业的引领,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产生自我提高的意识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据悉,厦门日报书画院直属厦门日报社,集培训、展览、拍卖等服务于一体,立足厦门,辐射海西。去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书画艺术产业的行业互动和学术交流。本次书画院开展公益讲座,旨在促进厦门青少年素质教育提高,激励少儿书画艺术兴趣。

厦门日报书画院七天举办四场公益讲座

4月15日 下午 大雨

●地点: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

●讲师:叶韶霖

风雨无阻

只为送上一堂讲座

午后,与书画院院长叶韶霖同行,前往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一路磅礴大雨。风雨无阻,为的是给学校师生们带来一堂有意义的书法课。“老师对学生书写的影响是巨大的,小时候我就有切身体会,看老师在黑板上面写字是一种享受。”叶老师的讲座开场即从他个人的经历谈起,表明厦门日报书画院特别愿意为学校带来书法公益讲座。

几乎全校的老师和兴趣班的学生都到场参加,叶老师以“如何做一名专业的书法爱好者”为主题展开,有专业的知识普及还融入了他个人的经验分享。台上讲座精彩,台下听众入神,叶老师讲至动情处,不时引来师生们认同的笑声。

叶老师谈到如何找到一本喜欢的字贴时说,临摹字贴要专一,不能朝三暮四;谈到如何找对书法老师,建议不一定要选择名气大的,只要是既专业又懂教学的即可;对于如何使用笔墨纸等文房用具,叶老师建议选购较好品质的,而且要备加呵护。

厦门日报书画院七天举办四场公益讲座

4月18日 下午 阴

●地点:集美区双塔小学

●讲师:杨炳龙

学书有法

知识点实用

下午,与杨炳龙老师前往集美区双塔小学。汪炳煌校长见到我们倍感欣喜。作为新成立的学校,走在建设书法特色学校的路上特别不容易,年轻老师的书写水平亟待提高。参与本次讲座的是他们全校的教师。

讲座的主题为“学书有法”,一开场杨老师就点出,只有临摹古代经典的书法作品是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并向听课的老师阐明“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勤奋更重要”。接下来是从书写的工具讲起,如何分辨生宣和熟宣,如何选择一支合适的毛笔等基础知识入手,随后也谈到选择一本好的学习范本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字数够多、字迹清晰、法度严谨。他建议初学者最好选择墨迹版的字帖,这样能看清用笔,有利于初学者最快的速度入门。

在讲座前的空余时间,汪校长跟我们聊起了学校的创建情况,建校之初,校长汪炳煌亲自走访周边学生家长,得知“懂礼仪、有文化”是大多数家长对于下一代的期望,建设书法特色学校正好符合家长的想法。

“目前学校配备两间书法教室,校歌《墨韵》、校报《墨红》都与书法有关,并且开发了3本校本书法教材,其中有硬笔教材——《墨迹》、软笔教材——《墨香》、鉴赏教材——《墨雅》。”汪校长说,书法课程开设一年半以来,书法社团学员将近150人,学习热情高涨,经常下课了还不舍离开。

厦门日报书画院七天举办四场公益讲座

4月19日 下午 晴

●地点:厦门日报书画院

●讲师:叶韶霖

心得无私分享

作品个性化点评

下午3点,位于报业大厦的书画院,迎来了一波特殊的客人。她们是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女子书法委员会的书法爱好者,一行20多位女书家,来自不同行业,都在书法学习和进步上面有着共同的追求。

她们有的请假有的调岗来到书画院,为的是听一堂由叶韶霖老师主讲的书法公益讲座,并且各自带来了习作,希望得到叶老师的点评。讲座上,叶老师无私地分享了他的学书心得,在场的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比如学书一定要学习经典,并且在不断临摹中与古人对话,思考古人为何这么做。

很快进入到了点评习作的时间,叶老师不负众望,对于她们带来的作品进行个性化点评,并且一一点评。有不少人带来了多幅作品,其中一位来自戴尔公司的陈女士,篆、隶、楷、行书的习作都带来了,叶老师同样一一点评,这一环节持续到5点半,很多成员还舍不得离开。

“委员会成员平时工作也是挺忙的,对于点评的机会特别重视,不少人抽空准备了这些作品。”厦门市书协女子书法委员会主任吴秋瑾说,叶老师无私的点评和分享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成员们都受益匪浅,并且特别地感激。

厦门日报书画院七天举办四场公益讲座

4月21日 下午 晴

●地点:同安阳翟小学

●讲师:杨炳龙

讲座现场直播 校园书香浓郁

下午2:10,我们抵达阳翟小学,校史长廊上师生书法展示墙、教室走廊的历代书法家名作,专供教师研习书法的兰亭书院,还有150多平方米书法大教室,已经让人感受到浓郁墨香。距离讲座时间还有20分钟,大部分学生已经坐在教室,在古琴的伴奏下提笔练字,据阳翟小学副校长苏文唐介绍,除了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每周二、四下午上课前约20分钟,是书法练习时间,孩子们通过练习书法,静下心来,迎接学习。

2:30,杨老师的书法讲座准时开始,从生宣到熟宣,从王羲之到于右任,40分钟,杨老师用生动的课件,带给孩子们一堂丰富的书法教育课。而49位六年一班的同学们,坐得笔直,眼神发亮,认真听课,积极互动,这节课,还通过校园电视台,同步直播给全校43个班级2205位同学收看。杨老师课后颇有感触:孩子们的求知欲非常强!

苏副校长自豪地说,阳翟小学是“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很多外地学校慕名而来,但参观后,他们同时被学校浓郁的书香所吸引。从2013年开始,阳翟小学开始积极创建“兰亭书法学校”,在校园内建设碑廊、石刻、洗墨池和兰亭公园,课间播放、传唱墨润童心的音乐,还发起师生一起练习书法,以“每日临摹、每周创作、每月展示、每学期公开赛”的方式检测师生的学习成果,并不定期邀请书法名家进校讲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