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中國“書院”之名始於唐代,起初為皇家編、校、典藏圖書的地方,隨著雕版印刷術的發展,書籍越來越多,供個人藏書,讀書,治學的私人書院出現。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一起來看看,在郴州

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書院吧!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安陵書院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安陵書院

安陵書院始於宋代,擴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郴州永興古號安陵,故名。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這裡為湘南第一書院,素有“北有嶽麓、南有安陵”之美稱。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郴州安陵書院位於郴州便江旅遊區的一個獨體島上,佔地5萬平米,建築面積近六千平米,書院以蘇州園林式的古典建築風格為基調,廊橋迂迴,碧池噴泉,綠坪如茵,名樹古木遍佈園內,亭、臺、樓、榭、假山與之相映成輝。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濂溪書院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濂溪書院

濂溪書院位於汝城縣城西郊桂枝嶺麓,南部鄰里井坡鄉大村村,清嘉慶九年(1804)為紀念縣令宋理學家周敦頤而建。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書院為仿宋四合院式建築,磚木結構,佔地面積3050平方米,有大小房屋30多間,佈局合理,錯落有致。整個書院前臨秀溪,後倚青山,松濤白雲,流水鏘然。清代著名作家郭遠,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朱良才、李濤等名人曾求學於此。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龍潭書院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龍潭書院

龍潭書院系湖南桂陽縣三大古書院之一,位於桂陽縣城城北,今桂陽縣一中校園內。清光緒十年(1884年)由桂陽籍山東巡撫陳士傑創辦,並親筆題寫“龍潭書院”,因書院左邊有潭名為“龍潭”,故名。

有講堂、大花廳、至聖殿、文昌祠、奎星樓、齋舍等,院左建陳、顏二公祠,記其創始功績;右建崇文祠,“以祀捐資襄建書院及董事之勞勳者”,陳捐置經史圖書218部,內有《海國圖志》、《格物入門》、《格致課存》等“新學”書籍,及《崔山書院課藝》等。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塔峰書院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塔峰書院舊址

塔峰書院坐落於桂陽縣泗洲鄉泗洲寨三里街南端入口處的香山寺旁,清嘉慶年間所建。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辦學幾十年,該院學子考中舉人4人,進士3人。清廷重臣曾國藩贈來“泗水淵源”的匾額,左宗棠題寫“塔峰書院”校名,湘中名將陳士傑留下詩文以詠其神。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中書第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宜溪書院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今為安仁縣第一中學

宜溪書院

宜溪書院,位於湖南安仁。原名南湫書院。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知縣謝之藩創建。後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知縣譚崇易重建,改名“宜溪”。

計有東西轅門、朝門、龍門、左右碑亭、點名官廳、文昌樓、奎星樓、講堂、齋舍等。光緒二十八年(1902)先議改為小學堂,後改為校士館。今為

安仁縣第一中學

從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至清光緒年間,安仁縣有宜溪書院、玉峰書院、清溪書院、文明閣書院、湘亭書院、宜一書院、陳氏書院、濂溪書院、龍溪書院、晉昌書院、振酉書院、譚氏書院、潔愛書院、桂林書院、樂江書院、蔡氏書院等近二十所書院。其中宜溪書院、潔愛書院和宜一書院為官辦,餘為族辦。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桂東培英書院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桂東培英書院位於湖南桂東,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鄉人士以其地遠距縣城。道光五年(1825)士紳以修燕崖橋餘資遷建於沙田清平市北石岡山,並將原燕崖渡租84.4石改作書院膏火。同治間,書院廢。

有角門、大門、講堂、含輝閣(祀文昌帝君)、倚山閣、臨江樓、光霽亭、愛蓮池、花園等,規模宏敞,內有學舍22間,為肄業處。郭義賢等捐田租200石,為束脩膏火之資。道光五年(1825)士紳以修燕崖橋餘資遷建於沙田清平市北石岡山,並將原燕崖渡租84.4石改作書院膏火。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南薰書院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南薰書院是臨武縣迄今為止,已知中的建得最早的書院。清代縣誌說:“在縣治南二里,宋延祐間,邑人騾溪陳氏建。”問題在於延祐為元代紀年,南宋只有元祐紀年﹙1066–1100﹚,兩者相差兩百年,是宋?是元?幸好前人留有詩在,可作佐證。

薛綱是明成化年間﹙1465–1487﹚任湖廣提學使,到臨武考核學政,因訪南薰書院,寫了首七律:“路入衡南杳更深,鷓鴣啼雨晝陰陰。紅飛溪澗桃花雨,綠蔭人家桂樹林。山勢遙連柳嶺秀,鄉言半帶廣韶音。因過舊日南薰院,一曲瑤琴萬古情。”可見辦學史應在四百年以上。

臨武舊縣誌記載分明,在清同治《臨武縣誌》中記載的有南燻書院、環綠書院、雪篷書院、侑溪書院、白石書院、趙大中丞書院、淵泉書院,很多學者認為像枕泉書屋、柏子書屋這類型的書屋也應該屬書院之列。實際上還有不少沒列入縣誌的書院書屋。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玉溪書院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玉溪書院:今宜章第一中學

宜章養正書院(今宜章第一中學)。原名玉溪書院。是宜章縣第一所書院。明永樂年間邑人鄺璽創建於玉溪河畔,故名。後廢。清乾隆十四年(1749)知縣吳德元建義學於文昌閣故址。

宜章縣第一所書院於明永樂年間由縣人鄺璽所建,名“玉溪書院”。清代從順治十二年(1655)至光緒二十七年(1901),宜章先後建了9所書院,到清末還有“養正書院”、“城東書院”等8所書院。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廢除科舉制度興學堂,書院才陸續改為小學堂。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觀瀾書院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觀瀾書院

觀瀾書院的創立者為曹行錫,南宋紹定元年(戊子1228年)賜進士,官至巴州刺史。為教育曹氏後代,曹公於南宋紹定四年(辛卯1231年)在今資興市七里鎮柏樹村創立了曹氏家族書院,取孟子“觀水必觀瀾”之意,因建在醽醁泉旁,所以曾經名“醽醁書院”、“醽泉書院”。

資興歷史上有過不少書院,除縣學——文昌書院(漢寧書院)外,還有宗族興辦、供本族子弟就讀的宗族書院。其中,最有名的是曹氏的觀瀾書院(亦稱醽醁書院、醽泉書院),袁氏的辰岡書院(後改稱程水書院),焦氏的文峰書院。黔中舉人沈清漣曾寫道:“資水古稱名勝之邦,其以文章道學名於世。載入志者難以更,僕數程水鄉其尤也。是鄉(指程水)昔有觀瀾、辰岡、文峰三書院,爭雄鼎立。一時蜚聲藝苑,擒藻詞壇,固已極人文之盛矣。”歷史上這三所宗族書院文風頗盛,各具風騷。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珠泉學院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珠泉亭

珠泉書院,位於湖南嘉禾。清道光三年(1823)知縣鄢翔捐俸倡建,以地臨珠泉井,故名。有大門、前廳、講堂、後廳及正誼、明德、修德、進業四齋。

今為嘉禾縣一中,書院建築尚存前廳、珠泉亭等16間,計2150平方米。前廳所懸“端品殖學”巨匾,及院長黃雲漢所撰“珠自輝,玉自媚,懷抱有真,一出便為稀世寶;泉名廉,水名讓,鑑觀不遠,他年應記在山清”,與“勸學莫先乎我;當仁不讓於師”二聯,皆為當時遺物。

書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學術中心、教育中心及文化創新與傳播的重地。如今,在郴州,許多的“古學院”已經換了模樣,成為了新一代的育人之所。

原來,我的母校前生是它?

歡迎“後生”學子,評論區打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