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改住」的公寓能買嗎?

不久前,筆者接到一個尋求“江湖救急”的來電,朋友準備投資一套“商改住”的公寓,“由於優惠力度空前,該樓盤僅剩一個認購名額”,而自家老人已經在去中介機構籤合同的路上了。雖然項目被銷售人員吹得天花亂墜,但越美好的事務就越容易存在風險,朋友還是選擇冷靜權衡一下再做決定。

“商改住”的公寓能買嗎?

那麼,商改住的公寓到底能買嗎?

首先,筆者並不主張購買此類房產,在北上等一線城市,商業用地改建公寓、住宅這種操作是被明令禁止的。雖然各個地方政策不盡相同,但是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下,這種房產必定會面臨極大的風險。

同時,這類公寓的投資價值也值得再三推敲。

“商改住”的公寓能買嗎?

公寓屬於商業地產,在二次出售時所繳納的費用不論年限都要比住宅高出許多,相比之下價格並無優勢。所以,公寓的投資收益通常以租金為主。顯然,選擇“商改住”的公寓段一般都差強人意,租金也難以與正常公寓匹敵。朋友詢問的戶型不含裝修的總價約為80萬元,同類戶型的住宅租金約為2000元/月,未計算裝修成本的情況下,該公寓的租金收益預期為3%。商業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比普通住宅的年限足足少了30年。整體計算下來,無論賣與租,“商改住”公寓都無優勢可言。

但存在即是合理,這類公寓能銷售火爆,主要還是價格的優勢。

“商改住”的公寓能買嗎?

朋友諮詢的項目,樓盤所處的地段位於濱江路與主幹道的中間位置,周邊已經多個大型開發商的成熟社區,周邊高層住宅均價在15000元左右,而這個項目單價不足萬元。從戶型和配套來看,出售的單元完全是按照住家的標準來設計,三梯八戶,主力戶型為三房兩廳,面積90平米左右,如果真如開發商所承諾的水、電、氣三通,那麼公寓用於自住是完全可行的,也是極具性價比的一種選擇。

最終,朋友放棄了認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