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基金陳戈:十八載拓荒歸來,投資不忘初心

富國基金陳戈:十八載拓荒歸來,投資不忘初心

​近日,騰訊理財通進行了《基蕩二十年》基金行業系列專訪,採訪了富國基金總經理陳戈,以下為文章全文:

18年前加盟富國基金,從研究員一路做到總經理,他的職業發展路徑頗具典型性。他主導了富國基金投研體系的變遷,提煉總結了富國基金投資的“十六字方針”;他追求長期穩健的投資回報,始終認為優秀的公司可以穿越短期市場的波動;他從研究員時代篩選出的貴州茅臺,至今富國基金一直“重倉持有”;他認為未來互聯網理財潛力巨大,表示未來十年中國市場慢牛可期。

他認為,公募基金20載櫛風沐雨,抵達的不是遠方,而是內心最初出發的地方 -- 讓資產管理迴歸本源,追求卓越的投資文化,為投資人創造持續回報,不忘初心。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富國基金旗下權益類產品最近五年平均淨值增長率達140.71%。

在中國公募基金20週年之際,騰訊理財通《基蕩二十年》圖書編委會一行採訪到了富國基金總經理陳戈先生

富國基金陳戈:十八載拓荒歸來,投資不忘初心

十八載基本面研究,投資迴歸價值

1999年公募基金剛剛起步,彼時陳戈在君安證券做研究。那是一個資本市場拓荒的時代,也是資本市場書寫夢想的時代。1999年7月中國資本市場《證券法》正式實施,機構投資者逐漸登堂入室。2000年10月,陳戈帶著深入研究的夢想加盟富國,一干就是18年。從研究員、研究組組長、研究部經理,再到基金經理、分管投資的副總,2013年,陳戈成為富國基金總經理。他見證了富國基金乃至整個基金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變遷,也參與了富國基金整個投資框架的建立和不斷優化。他傾心於對基本面的深入研究,追求穩健的投資理念,志在成為基本面投資領域最出色的專家。他寫過資本市場第一篇農業板塊的基本面研究報告;他對貴州茅臺的深入研究,促使富國成為全市場最早買入並長期持有貴州茅臺最為堅定的基金公司。​

騰訊:在富國基金的18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麼?

陳戈:18年來在富國經歷很多,但最有成就感的,還是經歷富國基金投研體系的變遷和富國基金整個投資框架的建立。在此過程中,我們所走過的路,犯過的錯,總結過的經驗和教訓,都成為今天投資能力不斷提升的寶貴財富。

1999年,富國基金剛剛成立以後,投資偏短線,重趨勢,更多以交易為主。那段時期,整個資本市場短期炒作蔚然成風,絕大多數投資人強調的更多是對短期趨勢的把握。2003年,富國引入了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成為“老十家”首家實現外資參股的基金公司。我們借鑑外方股東的成熟經驗,經過討論總結,我們提出“十六字方針”:研究為本,淡化選時,均衡配置,風險管理。

☞ 在這“十六字方針”的指導下,富國新的基金經理基本都要從研究員中進行選拔,而以交易出身的基金經理逐步被以基本面研究為背景的基金經理所取代。與此同時,富國也不再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對於短期市場的判斷上,而是重點強調行業基本面研究和個股的選擇;並且注重各個行業的均衡配置,強調風險管理。2003年,富國投研框架調整以後,業績效果比較好,立竿見影。

直到2008年,我們對“十六字方針”進行了升級,新的“十六字方針”包括:深入研究、自下而上、尊重個性、長期回報。深入研究促使我們進一步強調建立強大的內部平臺,然後通過內部研究來支持我們的投資,最終獲得超過行業平均的超額收益。自下而上,蘊含了淡化選時的要義,鼓勵投研人員將更多的精力花在對公司基本面的跟蹤上。在深入研究和自下而上的基礎上,基金經理可根據自身的背景、性格特點、成長曆程等,自主選擇價值或成長、集中或分散的投資策略與風格。為了鼓勵投資經理注重長期回報,我們把考核週期拉長。富國基金也因此成為行業內首家將基金經理考核週期拉長到兩年的基金公司。

隨著市場的發展,富國基金的投研體系從最初設立到不斷升級,不斷為每一位基金經理所深刻理解,併為投資人創造可持續的長期回報。聊以欣慰的是,經歷這個過程之後,富國的投資團隊越來越強。從富國基金投研體系和投資理念的變遷,其實也可以管窺公募基金行業不斷走向成熟的發展歷程。

騰訊:2005年你第一次擔任基金經理,並管理富國天益整整10年,是靠什麼指標來指導投資?為什麼當初選擇了貴州茅臺?

陳戈:當時,我們判斷中國經濟將從投資主導型逐漸向消費和服務驅動型轉變,消費類龍頭公司處於一個景氣持續上升的通道,基本面有望不斷改善。在此背景下,我們配置了較多的消費類股票,比較典型的像茅臺。富國基金是全市場最早買入茅臺的基金公司,而且持有的時間相對較長,到目前為止仍然是長期並重倉持有。我們也對蘇寧電器、雲南白藥等進行了配置。我們始終堅持的原則就是深入公司基本面研究,選擇優質公司進行長期持有,並且敢於重倉。​

騰訊:最有挑戰的一件事是什麼,如何解決的?

陳戈:2008年,是我投資生涯中第一次遇到大熊市,那時候的衝擊非常大。之前,由於遵循淡化選時的原則,主要是靠選擇公司的品質來抵抗市場的波動,整體上投資順風順水,理念和實踐相互印證。但在2008年熊市後期,所有股票都扛不住,我們重倉持有的茅臺一樣扛不住,一樣深幅下跌。當時內部爭論非常多,很多基金都已經跌去40%-50%,全市場部分基金淨值只有兩三毛錢,客戶開始對基金公司的投資能力質疑,公司內部也有人建議減倉。但經過內部反覆討論,發現當時跌到的位置,很多股票已經很有投資價值,市場存在過度反應。最終我們堅持了富國的投資理念,堅持擁抱優質的上市公司,不對股票倉位做過多的調整。當時我們持有的股票比較抗跌,但由於倉位高,淨值跌得同樣比較多。但隨著市場逐漸糾偏,後來再反彈回去,由於我們持有的公司基本面比較紮實,淨值上得也比較快。這個過程對我們又是一次新的教訓,挑戰還是非常大的,但歷經這一次考驗,我們的投資理念更加成熟。​

騰訊:如何看待目前貨幣基金規模快速擴張?富國採取了什麼樣的策略?

陳戈:過去這些年,有很多用戶甚至基金公司在貨幣基金上都吃過虧,很多時候過高的貨幣基金配置所帶來的機會成本對於投資者是非常高的,而且貨幣基金也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完全沒有風險。對於基金公司來說,管理貨幣基金需要基金公司的管理體系、管理能力都必須過硬,超出管理範圍之外,盲目擴大規模也是非常危險的。富國基金這麼多年來,我們評估也可以將貨幣基金規模快速擴張到1000億、2000億甚至3000億,但我們沒有這麼做,一旦超出管理能力半徑而出現風險,貨幣基金相關業務獲得的利潤不足以覆蓋成本。富國基金的股東也沒有硬性要求富國擴大貨幣基金的規模,所以富國基金對貨幣基金一直採取穩健、不冒進的發展態度,相反將更大的精力花在了進一步提升主動權益、固定收益和量化投資三大投資子品牌上。依靠深厚的歷史積澱、持續穩健的投資績效,目前富國已經擁有了包括基本養老、企業年金、社保等在內的基金行業全牌照,也是行業內六家全牌照公司之一,這些都將是未來驅動富國基金業務發展的核心抓手。​

未來十年慢牛可期,讓我們投資未來

在基金行業待的時間久了,陳戈對市場走勢、對國人的財富觀都有自己的洞察。如何根據國人財富觀的變化和不變化進行投資者教育,如何適應互聯網理財市場的壯大並進行產品創新,都是陳戈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騰訊:今年不僅是中國公募基金20週年,也是改革開放40年,您如何評價國人財富觀的變化?

陳戈:雖然改革開放40年,中國公募基金20載,但國人的財富觀變化不大。漲的時候大家都買,跌的時候都不敢買,這是由人性決定的。歷史上權益類公募基金兩次大規模申購潮,一次出現在2007年下半年,一次出現在2015年上半年,都是指數的相對長期高點。雖然從長期累計收益率來看,公募基金為投資者帶來了良好的投資回報;但由於投資者容易在相對較高的指數點位申購基金,大幅降低了中長期收益,從而使得投資者體驗較差。

未來,公募基金要有一個大的發展,一定需要一個穩定的權益市場,為投資者創造穩定的投資回報。目前來看,隨著金融去槓桿的持續推進,剛性兌付的逐漸打破,資本市場的長期吸引力在增加,具有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專業投資機構面臨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隨著養老資金、機構投資者等長期資金佔比的提高,A股市場的波動性有望逐漸下降。目前市場對於上市公司價值的關注越來越高,未來分化越來越大,後面監管越來越嚴格,然後投機炒作越來越少,這個過程中,機構投資者的佔比會越來越高,未來十年慢牛可期,投資人有望更好地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騰訊:富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互聯網平臺?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有什麼感受?

陳戈:早在2013年,富國就開始接觸並瞭解互聯網理財業務,推動與外部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之後與騰訊理財通開始接觸,並進行了深入合作,近期也在貨幣基金方面合作零錢理財項目。近幾年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公司的思維方式比較新,總體非常有活力,與銀行等傳統基金銷售渠道具有不一樣的營銷模式,未來像騰訊理財通等互聯網理財平臺的潛力巨大,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騰訊:您覺得基金行業中出現一兩家巨型基金公司,需要找到什麼樣的突破口?

陳戈:基金行業公司的跨越式發展,不是說某一個機會就可以成就,而是要守正出奇,並且只有守正方能出奇。守正,需要基金公司在正面戰場上各項投資能力突出,展示實力;出奇,需要在紮實的投資能力驅動下,策略致勝,不能依靠投機取巧。抓住機會增長一波,是不會獲得長遠發展;也不能以投資規模為導向,而應以投資能力提升和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導向。

公募基金行業是產品製造者,與生產空調、生產手機的邏輯是一樣的,比如同樣生產手機,生產蘋果手機賣得很貴,大家搶著買;生產諾基亞現在就沒有市場,這體現了一個優質優價,符合市場需求。未來公募基金行業關鍵要看有沒有好的產品,現在市場不缺基金,但缺優質的基金,缺優質的投資能力。怎樣打造基金公司的投資能力,讓它具有可持續性和傳承性,這才是核心內容。

​未來,權益和固收兩類基金產品都應該會有一個大的發展。如果未來十年慢牛實現,權益類基金一定會獲得大發展。此外,目前各類資管產品保有量超過100萬億,打破剛性兌付後,大部分產品都會轉向固收市場,未來固收的體量也會很大。當然,基金行業一旦出現超常規發展,風控能力則是保持基金公司穩定增長的關鍵因素。

作者: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高級研究員張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