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溫氏股份,說說「公司+農戶」模式之優劣

扒一扒溫氏股份,說說「公司+農戶」模式之優劣

談到溫氏,離不開以下幾個關鍵詞:

創業板市值第一股

溫氏於2015年11月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市值最高時突破2,000億元。2018年以來,溫氏市值一路下落,但仍在千億元以上,且自上市以來,絕大多數時間把持創業板市值第一股的地位。

最大的肉雞、生豬養殖企業

2017年,溫氏上市肉雞7.76億隻,上市肉豬1904.17萬頭,為我國最大的肉雞養殖、種豬育種、肉豬養殖上市公司。

截止到2017年底,溫氏總資產超過490億元,淨資產333億元,17年營收556.57億元,淨利潤約70億元。

「公司+農戶」模式

溫氏經過30多年的摸索、打磨,靠「公司+農戶」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實現了快速擴張,和多元化發展。一是養殖品種從肉雞擴充到肉豬、鴨、奶牛、鴿;二是產業一體化,往上下游延伸,業務涵蓋種豬(雞)、獸藥等動保產品、飼料、食品加工、流通連鎖經營。

扒一扒溫氏股份,說說「公司+農戶」模式之優劣

再說說「公司+農戶」模式之優劣

養殖業存在兩種主要模式:以牧原為代表的自繁自養、以溫氏為代表的代養。

「公司+農戶」模式的優點(或特點):

1、輕資產,擴張快

2017年,溫氏固定資產佔總資產比率為29.44%,而牧原為44.07%;固定資產加在建工程佔比為36.80%,牧原為50.30%。

溫氏的代養模式,由養戶來建豬場、配置養殖設備,公司自身在固定資產上的投入較牧原少很多。這種模式,有利於快速擴張,擴大產能。

2、養殖風險、成本轉移

隨著國家環保監管政策趨緊,豬場需要在糞汙處理等方面加大投入,這部分的成本由溫氏合作養戶來承擔。

育肥豬達到出欄標準後,由溫氏按照標準進行驗收、回購。養殖過程中的仔豬、獸藥、防疫、飼料等,由溫氏統一提供,並記入代養戶賬上,在收購結算時統一扣除。

如此一來,育肥豬成活率、料肉比,取決於養戶養殖水平。因為養殖水平低導致的高成本,亦由養戶承擔。

扒一扒溫氏股份,說說「公司+農戶」模式之優劣

劣勢:

1、品質不可控

「公司+農戶」的開放模式,在整體品控上,會比自養模式差。2.1萬戶肉豬養殖戶,在獸藥使用、防疫管理上水平不一,豬肉的品質也就難做到整齊劃一。

事實上,不只是溫氏,不只是養殖。農業的「公司+農戶」模式,都面臨這個問題。

2、盈利水平可能較自養低

這一點有爭議。

從17年年報數據來看,溫氏毛利率為20.06%,牧原為29.81%;溫氏銷售淨利率為12.58%,牧原為23.56%。兩個指標均相差約10個百分點。

當然,這只是溫氏、牧原兩家數據的比較。能否說明,代養模式比自養模式盈利性差,存疑,一個大大的問號。

總結:生豬行業週期性明顯,目前處於下行期。溫氏也好、牧原也好,只要能把肉豬養殖完全成本控制在生豬收購最低均價之下,便可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