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磐石,自古就是人杰地灵,这里有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有着一群热爱音乐创作的人们。他们创作的作品或淡雅朦胧、清新灵动,或气势磅礴、如诗如梦。在这其中,梁林生可谓是独树一帜,他多年来潜心钻研锯琴演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偶然一次经历让他迷上锯琴

「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我第一次看到锯琴是在2003年,在电视节目《综艺大观》看到的,当时我就着了迷。”梁林生回忆自己拜师学艺的经历,至今都觉得自己很幸运,“我在2004年去北京拜师学艺,拜在中国锯琴学会会长王彭年老师门下,很荣幸地成为了王彭年老师的关门弟子。”因为有弦乐的音乐功底,锯琴入门自然就事半功倍。

为了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2014年,梁林生开始练习在锯齿上演奏。“当时拜师学习的是在锯背上演奏,我就琢磨用锯齿那面是不是也能演奏,一定要独辟蹊径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梁林生说,“在锯齿上拉琴非常难,一用力琴弓就容易折,但是用力小了,又没有声音,力道很难掌握。”刚开始练习锯琴的过程中不小心就会发出刺耳难忍的声音,不光梁林生自己受不了,听到声音的邻居们也会频频投诉。后来在小区物业的协调下,梁林生只能在地下车库进行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梁林生找到了在锯齿上演奏的窍门,“主要有两点,第一个就是锯琴的音准和锯齿密度一定要掌握好;第二个就是力度要拿捏准。”

「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锯琴三大突破有重大意义

「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梁林生对锯琴有着独到的理解,在不断的摸索创新中,完成了多次突破。他用锯琴演奏的评剧《刘巧儿·采桑叶》,打破了锯琴不能演奏评剧的历史,成为国内锯琴演奏评剧的第一人。他还研究出梁氏击弓法,把二胡的大击弓移植到锯琴演奏上,他演奏的《泉水叮咚响》就运用了这种方法,效果良好。接着他又大胆尝试了用锯齿演奏乐曲,这是一个无人破解的难题。通过两年多的努力,他成功地用锯齿演奏了《茉莉花》《映山红》《谁说女子不如男》等大量乐曲。

这三项突破获得了上海非遗总部锯琴艺术委员会会长温强的高度肯定,由于梁林生对锯琴艺术的贡献突出,他被聘为上海非遗总部锯琴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43天拿下两项国际金奖

「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2018年5月26日,梁林生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2018国际锯琴邀请交流赛。这项比赛汇集了众多国内外锯琴高手,可谓是众星云集。通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梁林生以一首锯琴独奏京剧《霸王别姬》拿下金牌,为家乡磐石争光添彩。

国际锯琴赛刚刚落下帷幕,梁林生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我的祖国》2018全球胡琴大赛。7月8日大奖揭晓,梁林生以软弓京胡豫剧《朝阳沟》选段《为改变穷山沟咱各显本领》夺得全球胡琴大赛尊华(老年组)金弦奖,同时荣获水晶人气大奖,为家乡磐石赢得殊荣。

日前,梁林生锯琴工作室被授予《吉林艺术名人之家》荣誉称号。河南街党工委举行了授牌仪式,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磐石文艺界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面对众多荣誉,梁林生表示,这是党培养和大家帮助的结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未来,他将身躬力行,把锯琴、雷琴、软弓京胡等独门乐器传给更多的年轻人,使这些宝贵的民族器乐扎根在石城大地。

「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获奖证书

「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文化名人」梁林生:苦练锯琴十四载,国际金奖捧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