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太监自称老子,被小官脱掉裤子揍,康熙:胆子不小,升官!

康熙的太监自称老子,被小官脱掉裤子揍,康熙:胆子不小,升官!


故事背景

“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这句经典台词,说的是乾隆南巡经过济南,留下的一段风流史。乾隆下江南六次,被不少人心里骂了千百遍。而他下江南的旗号,打的是治理水患、考察民情等等,但是行的却是奢华享乐之风。

他六下江南,学的是他爷爷,康熙皇帝。但是大不相同的是,康熙下江南真的是考察民情。这从排场上就能看得出来。乾隆下江南到扬州,当地的盐商为了迎接,修建行宫4处、亭台近200座,楼廊五千多间。康熙呢,有时候住的都是帐篷。

但是康熙再不讲究,毕竟是一国之君,虽然有时候地方官员等他走了之后,才知道皇上来过,但是康熙下江南却不是电视剧上的微服私访。比如康熙六次下江南,拜谒朱元璋明孝陵五次;经过山东曲阜,都会对孔子陵墓行叩拜大礼。这些时候,地方官员不可能不知,必要的排场还是有的。

康熙的太监自称老子,被小官脱掉裤子揍,康熙:胆子不小,升官!


小典吏怒揍横太监

《南亭笔记》上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说康熙南巡,经过某县城。当地的军政长官,也就是督抚,派出手下清路。何谓清路,也就是把这条大路中间清理出来供皇帝御驾行走,而两边留下夹道,让其他官员和百姓行走。

当地的所有大小官员都被派出来巡视这段道路,怕出什么事情。“圣驾将临,汝等打起精神,将这段道路护好。”这大概就是他们接到的任务。

这些人里面有一位典吏,带着上级的任务在巡视。典吏是什么官职?在《清会典·吏部·文选清吏司一》里面记载,典吏是清代司﹑道﹑府﹑厅﹑州﹑县的吏员统称。这份史料里面记载的,应该就是这县城父母官的手下了。

突然,一个衣着华贵的太监,“彪彪然直驰御道”,意思就是不但骑马走上了御道,还趾高气扬的。

康熙的太监自称老子,被小官脱掉裤子揍,康熙:胆子不小,升官!


典吏走过去阻止他,这阉人应该是在皇帝身边受到熏染,离开皇帝就是“老天第一他第二”的状态,冲着典吏喝道:“若何人斯,敢阻老子耶?”

典吏不吃他这一套,命人把这家伙拖下马来,压到了大堂上。按照清朝的旧例,太监被打板子,是不脱裤子的,为的就是给他们留一些颜面。但是今天巧了,这位典吏不知道皇宫里的这规矩,直接和其他男性一样,脱了这太监的裤子打板子,打到他磕头求饶为止。

康熙的太监自称老子,被小官脱掉裤子揍,康熙:胆子不小,升官!


督抚听说了这件事,赶紧前来捞人,原文记载是“闻而让之”。“让”在文言文里面,有“责备”的意思。但是典吏的回复却是:“卑职典守御道,只知有圣驾,不知所谓太监也。”意思很明确,我只知道皇帝来,不知道还有太监。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我守的御道是皇帝走的,没他太监什么事。

柳暗花明,皇帝钦点

督抚没办法,去了康熙那边“自请处分”。康熙帝很好奇,问:“典吏何在?”

“待罪宫门。”督抚回答说。原来典吏知道自己做的虽然没错,但是打的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还是等着圣上发话吧。

康熙的太监自称老子,被小官脱掉裤子揍,康熙:胆子不小,升官!


康熙非但没有责怪,反而说:“其人有此胆量,不宜辱以典吏。”

皇上发话了,这个人胆量不小,当个典吏太可惜了。结果康熙召见这典吏之后,发现很合自己胃口,“以四品官用,旋擢是省巡抚。”意思就是,先按照四品官安排,很快就提拔成了这个省份的巡抚,算是平步青云了。

这也符合了康熙用人的一大特点,就是不拘一格。这位典吏严格依法办事,不畏强权,专治不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些不灵活,但是如此的责任心和胆量正是一个人长久发展的必备素质。有千里马,还有伯乐,所以这位典吏才能一步登天。

后记

但是辩证的看,这个典吏的经历却是不可复制的。他运气好在正好对了康熙的胃口,如果帝王当时心情不好,或者不喜欢这个风格,那等着这个小小官员的,恐怕就是悲剧了;

站在康熙的角度,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一再发生,毕竟不是所有的官职都适合这样类型的人才;

站在清朝的角度再看,禁不住让人捏一把冷汗,如果皇上的喜好是正常的积极的还好,这样任命的起码是正常官吏,如果皇上只喜欢拍马屁不干正事的小人,遭殃的还是百姓;

站在作者个人的角度,典吏对这种狗仗人势奴才的做法,只能由衷的赞一句:揍得漂亮!

对康熙的这个做法,你是怎么看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