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各個器官,要改正各種小毛病!這些細節,您平時注意了嗎?

別再傷害自己的器官啦!身體各器官的殺手究竟是誰?趕緊看看這些表格吧,都給你總結好了!躲過就賺到啦!

(1)心臟

吃太鹹:吃鹽過度會帶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隱患。鹽中含有大量的鈉離子,鈉會引起體內血容量的增加,吃得太鹹,會導致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

吃太甜:人體的高糖狀態會造成胃腸、血管、腎臟的負擔同時加重,導致心臟負荷加大。

愛吸菸:長期吸菸或身處二手菸環境中,易引發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酗酒:酗酒,會破壞心肌,久而久之導致心臟衰竭。

心情差:消極情緒會釋放大量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引起心跳加速,心肌收縮力增強,同時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中的膽固醇含量較高,能直接沉澱在血管壁上,引發冠心病等疾病。

(2)肺

吸菸:菸草煙霧中有上千種化學物質,其中包括致癌物質。肺癌患者中80%以上是由吸菸包括二手菸引起的。

油煙:研究表明,廚房通風不良相比通風良好者,患肺癌風險會增加49%。廚房一定要重視通風,科學使用抽油煙機。

生悶氣:長時間愛生悶氣,性格孤僻內向,在醫學上稱為“癌症性格”,容易被肺癌等盯上。

保護各個器官,要改正各種小毛病!這些細節,您平時注意了嗎?

裝修:室內裝修也會影響肺健康。建議家中使用淨化器、溼化器,使室內PM2.5下降,也可以養一些植物,改善居室環境。

空氣汙染:工業汙染、工地揚塵、汽車尾氣等室外空氣汙染也會影響肺健康。

(3)腎臟

吃太好:經常應酬,大魚大肉,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入量超標。長期的高蛋白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甚至使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

吃太鹹:食物中所含鹽分,95%由腎臟代謝,攝入鹽太多,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愛憋尿:經常憋尿導致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出體外,極易造成細菌繁殖,引發尿路感染、腎炎甚至尿毒症。同時,易引起膀胱損傷。

保護各個器官,要改正各種小毛病!這些細節,您平時注意了嗎?

憋尿使膀胱長期處於充盈狀態,會使膀胱壁彈性減退,收縮力下降。排尿後,膀胱內殘存尿液增多,出現尿瀦留。

太勞累:臨床統計顯示,約有70%左右的腎炎病人發病與長期的過度勞累有關。

亂吃藥:用錯藥對腎臟的毒害非常大,一方面,藥物通過腎臟直接排洩,同時,藥物隨血液循環經腎臟過濾時也會對其造成損傷。

喝水少:腎臟的主要任務是調節人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將代謝廢物排於尿中,這些功能都需要水分輔助。

(4)胃

暴飲暴食:大吃大喝,一頓飯吃成了急性胃擴張,這樣的病例可不少。

飢飽不定:經常飢一頓飽一頓,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胃喜歡規律的生活,定時定量、細嚼慢嚥,是保養胃的要訣。

不良情緒:胃腸道能感知我們的壓力和情緒變化,長期不良情緒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

吸菸:煙霧也會隨著消化道進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導致缺血、缺氧,長期容易形成胃潰瘍。

愛吃辣:辣椒在嘴裡能帶來爽辣的感覺,但吃得過量,不但胃部產生灼燒感,還會刺激腸道。

酗酒:適量飲用低度酒,能增加胃部血液的血流量,但長期或一次大量飲用酒,會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出血。

保護各個器官,要改正各種小毛病!這些細節,您平時注意了嗎?

貪涼:胃、十二指腸潰瘍容易在秋冬發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胃怕冷。本身容易胃痛、肚子不舒服的人,要控制自己別狂吹冷空調、狂吃冰淇淋,當心胃罷工哦。

(5)肝臟

酗酒:飲酒過度容易傷肝臟。易引發脂肪肝,長時間積累會導致肝“纖維化”,變為酒精性肝病,甚至發展至不可逆的“肝硬化”。

亂吃保健品:保健品一定要合理攝入,每天大劑量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多數並不能被有效吸收,反而會在代謝過程中增加肝臟負擔。

熬夜:過度勞累會降低人體的抵抗力,長期熬夜令肝臟功能紊亂。

易怒:一個人每月發怒5次,肝病發病幾率可增加一倍。滿腹牢騷,經常發怒的人比心態平和的人更易患肝病。

黴變食品:黴變食物常含有致癌作用的黴菌毒素(如黃麴黴毒素),對肝臟傷害巨大,極易誘發肝癌。

吃得太好:大魚大肉、頓頓重油飲食,脂肪不能及時被肝臟代謝為糖,而是留在了肝臟,變成了脂肪肝。

脂肪肝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我國居民第一大肝臟疾病。研究發現,肥胖人的肝臟的老化非常明顯。平均而言,體質指數(BMI)每增加10,肝臟的“年齡”就會增加3.3年。

(6)腸道

焦慮:胃腸道能感知我們的壓力和情緒變化,長期不良情緒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

保護各個器官,要改正各種小毛病!這些細節,您平時注意了嗎?

便秘:便秘不是大病,但不重視或者濫用瀉劑可就是大問題了。如果總是便秘,應在醫生指導下改善。

腹瀉:偶爾拉肚子可能是小病,自己吃點抗菌藥就行;但若超過6周,就有患“炎症性腸病”的可能,建議就醫。因為這會對腸胃道造成致殘性的破壞。

熬夜:長期黑白顛倒,不規律的飲食和睡眠會打亂消化酶的分泌規律性。經常熬夜的人易出現腹脹、消化不良、排便不規律等問題。

久坐:研究發現,喜歡久坐不動的男性,其結腸息肉復發的風險會增高。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結腸癌。

已被診斷患有結腸直腸癌的患者,如果每天長時間坐著,死亡的風險就會增加;如果讓身體保持運動狀態,生存希望就會增加。

(7)眼睛

電子產品:看手機、看熒光屏時間長了以後,由於藍光的照射,易損傷眼睛,醫學上也有一個專門的名詞——視頻終端綜合徵。

長時間用眼疲勞,容易出現諸如頭痛、失眠、煩躁、噁心等疲勞症狀。

紫外線:在印度、中國西藏,白內障發生率最高,因為紫外線照射強。建議在夏季或紫外線強烈區域,外出佩戴太陽眼鏡。

亂用眼藥水:眼睛有強大的自潔和修復功能,亂點眼藥水反而會干擾和破壞眼睛的內環境,更易導致感染。

(8)耳朵

環境噪音: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下,使聽覺器官處於興奮狀態,促使聽覺功能極度緊張疲勞,造成聽力下降。

吃的油膩:經常攝入高油脂、高膽固醇食品,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富貴病”的發病率,而這些“富貴病”會對聽力造成損害。

不合理用耳機:如果每天用超過89分貝的音量聽音樂,時長達1小時,持續5年就可能永久喪失聽力。建議連續使用耳機不要超過60分鐘。

保護各個器官,要改正各種小毛病!這些細節,您平時注意了嗎?

掏耳朵:耳屎過多會影響聽力,清理耳屎不要用手指甲,避免引起細菌、黴菌等外耳道炎,建議用挖耳勺、棉籤,有條件的可以先消毒,如有必要可以到專業醫療機構清理。

(9)血管

大魚大肉:攝入過多營養,多餘的脂質和養分等無法及時代謝排出體外。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血液黏稠度增加後還易引發血栓。

吸菸:煙會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引發動脈粥樣硬化。

熬夜:熬夜時,人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心腦血管的生物鐘被打亂,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異常、血液流動減緩、黏稠度增加、血管內壓強增大。

不運動: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強代謝,促使血液中廢物排出。如果缺乏運動,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糖分等就會囤積在血液裡,形成粥樣硬化斑塊等“不定時炸彈”。

口重:當人吃了過甜過鹹的食物後,血管壁細胞變得皺皺巴巴的。不光滑的血管壁更容易發展成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啦,如果您覺得有所幫助的話,請收藏或者轉發給身邊的朋友吧!歡迎關注“關節炎學堂”,定期更新科普小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