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如何从“中国华盛顿”变为“窃国大盗”(中)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之后被启用,重新掌握自己的北洋军队,先是派大将冯国璋率军进攻武昌,武汉三镇只取其二,便以粮草不济为由停止进攻,然后又派人跟革命党人接洽想要商议和谈。

革命党人固然知道袁世凯的目的,但仅凭刚刚起义的几千新军想要战胜袁世凯十分困难,所以中山先生出于大局考虑,代表革命党做出承诺:只要袁世凯能迫使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大总统一职肯定让袁世凯出任。

袁世凯在得到这样的承诺之后,才开始凭借自身的实力跟清廷协商退位事宜,隆裕皇后与溥仪这对孤儿寡母不得不接受袁世凯的优待条件,颁布退位诏书。

至此中国持续2000余年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袁世凯这样操作议和、逼迫清廷退位,确实有投机取巧的嫌疑,这对于旧官僚出身的袁世凯来说确实是一大挑战,但他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首先于情:如果袁世凯继续拼命的为清廷卖力,只怕革命党一除,那些原来为了避祸,没影没踪清廷的王公大臣们,肯定会又回来找袁世凯算账。

最少也要再剥去袁世凯现在的兵权,甚至于会丢掉性命,他肯定还记得前不久差点被这些人斩头。

再次于理:清廷已经腐朽到极致,改革维新、建立宪政都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清廷的立宪要12年预备期、清廷建立的内阁一大半全是那些王公贵胄,一群酒囊饭袋。他们只想保证自己能捞钱的权力,对新政、对新思潮一窍不通。

试问这样的清廷还要它干嘛?

这样于情于理袁世凯的做法都有道理,首先借助革命党的声势逼迫清廷退位,让自己脱离清廷的摆布,不再怕清廷秋后算账;再次袁世凯从事新政许多年,知道只有不断的维新变革,中国才能有救,而腐朽的清廷就是维新最大的阻力。

袁世凯当时的选择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如果身为北洋军总指挥的袁世凯当时仍心向清廷,以当时革命党的力量,想要战胜北洋军是做不到的,辛亥革命很有可能失败。

想要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的中国估计必然要经过更加长久的斗争,流出更多仁人志士的鲜血。

从这个角度看袁世凯,当时有人称他为“中国华盛顿”确实也有些道理。

当时社会各界以及国际上,也普遍认为从事新政、致力维新、弃暗投明的袁世凯,也正好适合带领着满目疮痍的旧中国继续前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袁世凯走向了他人生最光辉灿烂的时刻,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篇幅有限,未完待续有什么想了解袁世凯的,欢迎留言哈)

袁世凯如何从“中国华盛顿”变为“窃国大盗”(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