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如何从“中国华盛顿”变为“窃国大盗”(下)

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之后,才明白自己这个总统原来只是个虚君,为什么呢?

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不过在不同政体下拥有不同的地位,比如美国实行的政体是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象征,也掌握着国家行政权,可以任命各个政府部门部长,直接签署行政命令等。但如德国实行的政体却是内阁制,即总统只是国家的象征,并没有实权,具体负责国家行政的是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多数党的领袖就是政府总理。

总而言之,在当时的中国,袁世凯成为总统之前,民国实行的是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负责具体的行政工作。当时国民党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在选举袁世凯为总统的时候,就把政体变成了内阁制,即总统只是国家元首而并没有任何实权,掌握实权的仍是在国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即国民党。

袁世凯如何从“中国华盛顿”变为“窃国大盗”(下)

袁世凯全票当选民国大总统

这一招可是袁世凯这个老官僚万万没有想到的。可能在他的眼里,这总统跟清朝的皇帝也没有差多少,所以欣然坐上了总统的位置,上位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说了根本不算,处处有一个国会来告诉他每件事情该怎么办。这让袁世凯非常不爽,自他知道自己这个“总统”被人使手段架空之后,他就压根没有想当这个总统。

果不其然,袁世凯接任“总统”之位以后,就想尽办法想做真正总、统中国的“总统”。不久之后他通过种种手段,终于如愿以偿,将中国的政体变为总统制。凭心而论,当时有能力和威望掌控整个中国的也只有袁世凯了。首先孙先生领导的革命党实力不足,很难在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其次前清的那些起义投靠共和的老官僚根本不得民心。唯独袁世凯有维新的形象,有北洋的军队,有逼清廷退位的功劳等等,他做总统在当时可谓是国际和国内都比较能接受的选择。

自从袁世凯做了实权总统之后,他身边就总会出现“劝进”的属下和家人。其实袁世凯开始还是碍于国际观瞻与国内舆论,对做皇帝这件事并不太热心。但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幕僚杨度为了让袁世凯下定称帝的决心,不惜捏造新闻、营造虚假舆论,妄称国际上支持袁世凯称帝、支持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国体、国内也支持袁世凯称帝等等。

终于,封建官僚出身的袁世凯没有抵得住皇帝的诱惑,1915年12月11日举行的国会上1993票的全票通过了袁世凯称帝案。袁世凯终于1915年12月12日正式称帝,建国号“中华帝国”,年号为“洪宪”,定国体为君主立宪。

袁世凯如何从“中国华盛顿”变为“窃国大盗”(下)

袁世凯全票当选“中华帝国”皇帝

但当时民主共和的观念其实已经为多数国民所知,袁世凯称帝是一次历史的倒退,孙先生说:“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袁世凯称帝,逆潮流而动自然会失败。

果然1915年12月25日,云南都督蔡锷及唐继尧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不久贵州和广西也相继响应起义。此时袁世凯才得知原来自己一直被儿子和幕僚蒙在鼓里,大骂袁克定“欺父误国”。

袁世凯如何从“中国华盛顿”变为“窃国大盗”(下)

得知自己被骗之后的袁世凯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只做了83天的皇帝梦,就醒了。帝制取消之后袁世凯于当年6月6日幽愤而死,时年57岁,袁世凯死前大喊:“他害了我!”。对于这句话的含义众说纷纭,可是历史是残酷的,并没有给袁世凯洗白和表现的机会,“窃国大盗”的名声也就此留下,留待后人评说。

终其一生,袁世凯练过兵、维过新、逼清廷退位、办了不少实在事,也尽力的维护了中国在当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期中国并没有再多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没有丢失一寸属于自己的土地,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就此而言袁世凯起码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假如袁世凯能安安稳稳做一个共和制下的总统,那么他的历史评价应该比现在要好,至少不会背上“窃国大盗”的骂名,可是偏偏历史没有假如,可惜可叹!

(各位要看上、中两篇可以进我主页,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