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以时间换空间的相对论

“房住不炒”是未来很多年房地产市场的总基调。房地产行业的泡沫以然形成,价格的大幅下跌就是意味着泡沫的破裂,这一点上下都已经形成共识。从现阶段看,防止泡沫破裂的唯一手段就是锁住流动性。这一点上,大家的观点也是极为一致的。

但是要怎样才能防止地产泡沫不再继续扩大呢?首先第一个就是“房住不炒”,这是大方针。在房住不炒的大方针下,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截止到目前,全国发布租赁新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50个,已经有超过10个城市开展租赁类土地出让,供应量超过8万套。其中上海的供给量最大,2017超过住宅类用地的20%,政策执行坚决。期待以租赁分流需求,平抑房价过快上涨。但而从实际中来看,需求依然没有满足,甚至被压抑,供给减少,供需矛盾暂时激化又被按住了。这就是在土地供给垄断的环境下,地方政府为了地方财政也不愿意多供应住宅用地。这就悲剧的地方。

但从统计数据来看,房价却得到了明显的抑制,似乎事实也是如此。这更要得益于销售的限价。在“房价环比不增长”的任务要求下,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是带着镣铐在舞蹈,哪怕是买的地多贵,也必须执行限价的政策,否则就别想那个预售许可证,这也没啥好说的,说了也没有用,又不是你家开的,赵家开的。在限价的大环境下,全国房价特别是重点城市房价环比不增长的目标还是实现了。比如深圳,连跌18个月,每个月跌十块八块的,相比5-10万的单价,你懂得。

其实,在需求被完全透支的情况下,需求端又不断被抑制,还是要出问题的,要是再出现大量抛售盘,是不是就极其容易引发泡沫破裂。要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那就必须把房产的流动性给冻结了,这样一来,房价“哐叽”一下掉下来的可能性就没有了。这简直就是天才的设定?可能大家说,五年后怎么办呢?

这就是所谓的时间换空间。只要房价能实现环比不增长,只要我们的经济能够持续增长,能够持续较快地增长,那房价与收入之间不平衡关系就会逐渐被抹平。比如,2016年你那旮旯房价涨了50%,但在限售的五年间,房价环比不增长,经济增长30%,那房价相对泡沫是不是小了不少?特别是如果环比再跌一点,是不是就平移过去了?

房住不炒,以时间换空间的相对论

泡泡很漂亮也很脆弱

而房价必须抑制住,泡泡不能再吹了,再吹就真的要出事了。没有永远上涨的神话。如果房价继续上涨,很有可能就会被美国剪羊毛。其实贸易战的开打已经很明确了。特别是在贸易开打之前,美国就已经指责我们非市场化的一些手段了,让他很不爽。这一点领导看的很清楚,绝对不能再吹大了,必须抑制,这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