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路上一起走

移风易俗:泛指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出处】:《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移风易俗之

谚语

0

1

民俗之厚薄,关乎天下之治乱。

宋代崔敦诗认为:“民俗之厚薄,关于天下之治乱。尧舜之民比户皆可封也,所以为治朝;桀纣之民比屋皆可诛也,所以为乱世。”风俗与国家治乱兴衰关系重大。

0

2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语出《礼记·乐记》。原文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0

3

《孝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出自《孝经》。全句为:“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0

4

北宋·苏轼: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

见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这两句大意是:人寿命的长短在于他的精神,而国运的长短在于社会风俗。

0

5

战国·荀子: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出自战国时期荀况所著《荀子·儒效》。这两句大意是:习俗风尚能改变人的志向,长期安居能转变人的气质。

移风易俗之

内容

一、移风易俗,传播文明

坚持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不慕虚荣,不讲排场,自觉遵守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有关要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动员身边的家属、亲属、朋友、同事自觉行动,做文明新风的传播者。

二、丧事简办,恪守孝道

弘扬孝老敬老风尚,树立厚养薄葬短丧新风。子孙于老人在世时尽心尽孝,让其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在其身后事上讲排场、摆阔气,要倡导简朴文明的丧葬礼俗,探索简约环保的纪念活动,做社会新风的建设者。

三、婚事新办,崇尚节俭

发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培育新型婚育意识。不攀比痛快一时的彩礼,不追求程序繁琐的婚礼,不张罗铺张浪费的婚宴,将大操大办的资金节省下来,用于发展事业和提高生活质量上,用于将来子女的教育培养上。摒弃不良婚嫁陋习,做勤俭节约的倡导者。

四、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卫生,坚决抵制在道路两旁树木、灯杆、窨井盖等处张贴红纸以及大肆燃放鞭炮特别是占道祭车祭路、烧纸烧香等不良习俗,做生态城市的倡导者、宣传者和建设者。

移风易俗之

实践

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路上一起走

为在全院形成崇尚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展示美好形象、建设美好家园的氛围,充分展示检察机关文明、自信的良好形象,我院积极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移风易俗活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部署,亲自组织。

2

广泛开展大讨论。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广泛开展大讨论,重点围绕如何以实际行动在移风易俗、淡化宗教氛围、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谈体会、谈认识,亮明立场,表明态度,作出表率。

3

注重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写文章、拟标语、谈心得等活动,在全院上下营造浓郁的氛围。依托我院LED显示屏播放公益广告、通过宣传栏、新媒体“四微七端”平台制作、转载专题文章,开展法治宣传同时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报道倡导文明新风、遏制陈规陋习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开展。

4

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引领示范制度。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支持红白理事会开展工作;带头简化丧事办理流程,缩减丧事办理时间;带头劝阻近亲属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严格落实申报备案制度,对违反规定的,严格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5

建立和完善移风易俗活动长效机制,巩固活动成果。针对自查自纠查摆出的问题,从加强学习教育、遵守政治纪律等方面,制定出具体可行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移风易俗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移风易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让我们发扬优良传统,一起推动移风易俗,树立当代文明之风!

文案:王恋花

监制:黄从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