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鸡汤:刘强东的演讲与人们所热爱的“成功学”

近期,刘强东在美国被捕的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在中国网民的一片议论中,刘强东穿着橙红色囚衣的照片传得满网都是,但是截止至今,事情依旧没有定论。

不过,作为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实际一直处于舆论的中心点,就在今年高考结束以后,主流媒体纷纷转载的京东boss刘强东在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演讲片段。“如果真心想成功,不用恐惧、不用迷茫,你只需要每天能够保持一直向前、一直向上、永不停止。”

从白手起家的穷小子到身家622.3亿的富豪,刘先生不是一个特例,但无疑是一个典型。开餐馆惨遭失败,随即投身管理学自学成才;不甘心IT连锁店的庸庸碌碌,因而转型物流电商一鸣惊人。刘先生无论是头颈的领带,身上的西装,还是脚下的皮鞋,均为“成功学”的素材库添砖加瓦。


反鸡汤:刘强东的演讲与人们所热爱的“成功学”



于是乎,在朋友圈中,各种刘氏鸡汤文佳作也应运而生,标题如下:《成功学之父马云,农民的儿子刘强东》,《震撼!刘强东的演讲里透露的秘密》,《刘强东:所有的失败,最终都是人不行!》,《满足这7种特质,你就能成为大佬(附刘强东演讲实录)》。

怀着好奇心,将之一一打开的时候,突然感慨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这些鸡汤文中不仅运用“以偏概全”、“管中窥豹”等等巧妙的写作手法,成功学的逻辑亦是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论据详实,让人不由肃然起敬。

借此良机,也侃一侃“成功学”与成功人士,“成功学”与我们,以及“成功学”与鸡汤文间的相互联系。

“成功学”与成功人士

固然,无人不晓的是看了“成功学”(鸡汤文)著作并不能让人成为成功人士。却少有人不认可,“成功学”背后逻辑的正确性。而鸡汤之所以热销,恰恰在于其隐含了“看似正确”的人生价值:即只要人的自我努力就可以达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若是没有成功,是因为你的努力不到位,而非其他问题。

在这层逻辑之下,“农民的儿子刘强东”这种表述就会形成。它旨在提醒你:喂喂,醒一醒,看看人家刘强东一没身份、二没背景,人家都成功了,你有什么理由不成功?进而断言,你不成功肯定是你不努力。

然而,这层逻辑回归到宏观视角上,着实是一个伪逻辑。我们还是从刘强东的一场著名饭局——东兴局谈起。

所谓东兴局,指的是美团王兴与京东的刘强东发起的乌镇互联网晚宴,在座的基本是真正的中国企业家的大佬中的大佬,没有亿万资本基本视若粪土。他们平时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人人敬畏。此刻虽然坐在餐桌旁,依旧个个气度非凡。

只不过,仔细考察他们的身份,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京东集团刘强东是高考状元,毕业于人民大学;小米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腾讯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今日头条张一鸣毕业于南开大学;美团王兴与王慧文、快手宿华毕业于清华大学;摩拜单车王晓峰毕业于厦门大学;联想集团杨元庆毕业于上海交大……

名校毕业,似乎是这些大佬身上撕不去的标签。根据《国际金融报》2016年调查发现,中国A股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中84%拥有高学历,58%毕业于985学校。更有研究数据表明,在中国的IT互联网界,基本上就是名校生的天下。非名校生几乎缺乏一席之地。

为什么名校生占据了主要社会上升空间?为什么人大的刘强东可以成为亿万富豪,但是同样努力的,在师范专科学院毕业的“李强东”“王强东”成不了亿万富豪呢?

反鸡汤:刘强东的演讲与人们所热爱的“成功学”


如果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走到社会的顶端。那么“努力就能成功”,“人人皆可成功”这两条“成功学”的核心定理。对于真正的普罗大众来说,不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吗?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新鲜。早在1979年,美国社会学者柯林斯就指出,如今社会里,对于那些希望在社会阶梯上占据更好位置的年轻人而言,进入优秀大学是他们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

这是因为,教育程度是管理人员与体力劳动者的重要区隔手段,人们或许没法在大学里学到任何实际技能,但大学作为一个积累文化资本的重要场所,仍然赋予了大学生们从事白领工作所需的文化资源。用大白话说,就是让你走进了潜在成功人士的圈子。

圈子里的人,与圈子外的人,所在的并非是一个世界。学者们指出从资源、技术、人脉、信息接触、认知等十多个主要维度上,重点大学与其它学校的学生的差距是天壤之别。此外,环境的差异造就看问题的角度的差异,产生“认知鸿沟”与“阶层认同”,基本上阻碍了大学以后再攀升阶级的可能性。

由此推断,成功学所鼓吹的“自我努力”与“世俗成功”间的直接联系是不存在的。因为进入大学以后的努力,并不能带给你走进圈子,获得文化资本积累的机会。而失去了文化资本,阶层上升的推动力也就不复存在。


反鸡汤:刘强东的演讲与人们所热爱的“成功学”



“成功学”与普罗大众

从这个意义上看,“成功学”是一种被普遍建构出的谎言逻辑。而这个谎言逻辑,还有后半段意义。其元逻辑叙事为:只要人的自我努力就可以达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引申逻辑叙事为:即使上大学以后的努力没有效果,你还可以在上大学之前努力考上好学校。然而,这其实还是一个伪逻辑。

我们以号称最宽松的上海的高考为例。2015年,参加上海高考的总人数约有5.2万人,本科录取为2.78万人,实际本科率54%,其中包括大专和高职。然而,这计算并不充分。

事实上,201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是1996年到1997年出生的孩子。这两年,上海平均出生人数是7.4万人,到了2015年,上海拥有8.5万左右的18岁青年。按照人口计算,上海18岁青年本(专)科率实际上只有32%。

2017年,上海本地4所985院校一共招生2201人,占5.1万总考生数的4.3%,如果把外地985院校全加进去,总招生数为4.8%左右。因此普罗大众所争夺的,其实就是这4.8%的成功几率。“成功学”的逻辑无法解释的是,仅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打破4.8%的现实概率。

如果没有优秀的师资、缺乏家庭的资源,平凡的学生如何突出重围,实现所谓的阶层提升。再退一步,即使突围而出,在这4.8%的“圈内人”之中,又有多少人在失业、创业失败、阶层滑落的黑暗中徘徊。

在残酷的现实中,能够达到“成功学”(鸡汤)意义上的成功是非常态的。全国总计也不过就是几张饭桌(丁磊宴、东兴局等),这些饭桌旁仅坐着十几个众所周知的面孔。

而凡是达不到成功学要求的,则被不断鄙视与嘲讽,诸如“你的人生是暗淡的”,“你是懒惰的”,“你缺乏7种特质”,“你的面目可憎”等等。

成功学用大佬的形象成功地制造出一批模型,将模型放入大众媒介的传声筒中一次又一次地广为人知。他们被烙上无数“成功学”的标签,诸如“奋斗”、“睿智”、“品格高尚”、“屡败屡战”。

他们被无数的“鸡汤文”、成功学教科书一次次地反复书写、重塑,直至素材溃烂。而普罗大众,在成功学的表述中则是愚昧的、落后的、需要被淘汰的。

或许有人问,既然成功学如此不堪,那么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符号学者罗兰·巴特认为:“神话肩负的任务就是让历史意图披上自然的合理外衣,并让偶然事件以永恒的面目出现。”“成功学”无疑就是现代社会的“神话”。

“偶然的成功”必须以“必然的面貌”出现,我们必须知晓自己的努力不如他们,必须了解他们的成功是源自自身的“超人性”(天赋与努力),社会才能维系正常的秩序。这不仅在中国如此,美国的“美国梦”也是同样的“神话”。这种“神话”本身服务于既得利益者,这在每一种社会形态下都呈现相似的表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