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探索“医养结合”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在老龄化的当下,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而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在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早在2016年,德江县民族中医院经过省民政厅、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开展的初选和最终评审,成为贵州省首批15个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单位之一,也是铜仁市唯一的省级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单位。

“作为全省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单位,我院加大力度试图探索建立一条在贫困山区由政府主管、公立医院运行的医养结合“院中院”医疗扶贫模式。”德江县民族中医院院长田永松说,在德江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德江县民族中医院运行的德江县老年养护院经过修建于今年3月中旬开业了。

踏进老年养护院,干净整洁、阳光充足的环境让人有一种舒适的居家感觉。走进老人居住的房间,床铺、衣柜、空调、电视等均配置齐全。为了方便和安全,养护院内的桌椅均选购的适宜老年人使用。

德江:探索“医养结合”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德江县老年养护院的内部整洁的环境

当天,记者一行抵达德江县老年养护院已近中午,老人们正在食堂有序地进餐。“为了方便老人们进食、消化,我们食堂做的饭菜都很软。”德江县老年养护院护理组组长杨秀妮一边给老年人打饭,一边说。

杨秀妮说,3月23日,养护院迎来第一位入住的老人文正宜。这位老人今年79岁,是德江县共和镇人。“老伴去世七八年了。这些年都是我自己生活,儿子女儿都在外打工。年龄越来越老,儿子不放心我自己生活,就出钱把我送到养护院了。”文正宜说,在养护院住了5个月,吃得好住得好,护理人员做的很到位,一点儿都不想离开。

“目前,德江县老年养护院有23位老人。文正宜老人身体健康,各方面都可以自理,闲时还打乒乓球锻炼身体。”杨秀妮说,德江县老年养护院设失能养护单元、半失能养护单元、自理养护单元三个单元,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养老需求。

说话间,在护理人员的引领下,85岁的罗世香老人缓缓走过来。尽管已经85岁,但罗世香的精神面貌很好。罗世香年事已高,头几年患病瘫痪了。住进养护院后,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慢慢做康复训练,现在效果很明显。

德江:探索“医养结合”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85岁的罗世香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康复训练

据介绍,德江县老年养护院还构建体检、预防接种、风险评估、慢性病管理、上门照护、家庭病床、日常照料、短期托养康复保健等全方位服务链条,使老年人在养老的同时能够得到个性化、针对性医疗以及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养老;应医不养,应养不医”的服务目的。

德江:探索“医养结合” 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吃完午饭,老人们在大厅内看电视

“养老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尤其是现在农村的独居老人更需要人文关怀的养老。作为医院,我们要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最终能够让每一位老年人有尊严的活着是我们的目的。”田永松说,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到广东、重庆多地进行过相关的学习了解,但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德江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医养结合模式。

德江县老年养护院经过五个多月的运行,田永松表示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养老保险等还未与老年养护院有效衔接,老年人在养护院的费用不能通过农合等进行报销是现阶段的问题。“我们将积极通过开展医养一体建设试点,,使不断增加的老年人这一群体不仅能方便得到养老服务,而且还能获得医疗救助,切实解决老年人后顾之忧,解决老年群体因病返贫和因老致贫问题,推进全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田永松说。

此外,德江县把医养一体化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建立新型医养一体化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初步形成了医养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服务、医养费用的减免为主要脱贫方式助推脱贫攻坚的新格局。并充分发挥新型医养一体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特点,一方面注重在项目建设上把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另一方面把贫困户纳入医疗及养老的减免对象,让贫困户享受更多的服务优惠,最终达到帮扶目的。(马春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