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富二代,爲何在他接手11年後600多億市值的公司破產?

說到“富二代”,肯定不少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行事張揚的萬達集團公子——王思聰。但是大家別看他總是以一副紈絝子弟的樣子在互聯網上引起熱議,可他確實是擁有著超強的經商頭腦。在2009年,王健林拿出5個億給王思聰作為“失敗20次”的試驗金,他拿著這5個億註冊了普思資本,成立至今他們已經參與投資項目22個,其中已經有5家公司上市,各方面綜合資產已達60億元。

同是富二代,為何在他接手11年後600多億市值的公司破產?

而另一位“富二代”可就沒這樣的經商天賦啦!年僅22歲就接手了父親手中的公司,當時公司的最高市值高達600多億,其個人身家也超過100多億。可就這樣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在11年後還是逃脫不了破產的命運,這位就是人們口中的最慘富二代海鑫鋼鐵集團的少董事——李兆會。

同是富二代,為何在他接手11年後600多億市值的公司破產?

早在03年,海鑫鋼業的創始人李海倉遭槍殺身亡時,由於事發突然,在李兆會爺爺的指示下,22歲的李兆會擔任了海鑫鋼業的新任負責人。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剛上任的兩年間他還推出了一系列的企業改革措施,海鑫鋼業的產能提升至了90萬噸,是企業的市值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640億。

同是富二代,為何在他接手11年後600多億市值的公司破產?

那是什麼原因讓曾經還一度在胡潤百富榜的排名第78位的李兆會一下成為了全國人民口中的“敗家子”呢?房董匯小編總結了幾點他失敗的原因。

一、對市場行業的判斷失誤

同是富二代,為何在他接手11年後600多億市值的公司破產?

2009年,隨著全國城市化進程的減緩,行業內供大於求的現場出現,導致鋼鐵行業發展趨勢的整體下滑,全國的鋼業企業都出現了大規模的虧損,海鑫鋼鐵的發展勢頭也開始變慢。但這個時候他不僅不減少鋼鐵的生產,反而擴大鋼鐵的產能,導致公司淨利潤從8%下降志0.48%。

二、公司內部資產管理混亂,胡亂投資

同是富二代,為何在他接手11年後600多億市值的公司破產?

曾經有人說過:染指資本是李兆會敗家的禍根。2004年是海鑫集團曾投資民生銀行,並持股1.6億,成為民生銀行的十大股東之一,但在2007年股市出現牛市高點是,李兆會將民生銀行股票一進一出,狂賺28億。讓他嚐到了投資股票的快感,但至此以後就愈發不可收拾,全身投入股市,將公司資產作為自己資產投資的本錢,由於公司內部沒有專業的資產運營團隊的管理,導致公司資產疏於打理,內部管理一片混亂資金運作不濟。

三、不停的找銀行借貸,負債累累

同是富二代,為何在他接手11年後600多億市值的公司破產?

在整個公司運轉不濟,鋼鐵業行情也不好的情況下,還不斷找銀行貸款。2014年海鑫集團面臨全面停產後,資金漏洞實在不足以填補虧空。債權人超過4000戶,負債率超過100%。

同是富二代,為何在他接手11年後600多億市值的公司破產?

曾經的輝煌一時的商業帝國就這樣在了李兆會手中消亡。在這樣一個悲催的富二代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錯誤的決策很可能會讓一個強大的企業瞬間毀滅。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市場的規律,合理的規避市場上的風險;在企業資產的運營上也需要有規範的管理團隊,來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動向進行提前預判,這樣才能避免減少在動盪的市場經濟中企業所受到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