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agric:新疆紗異軍突起,棉紗市場三分天下

導語:連續數月來,隨著人民幣匯率的貶值,昔日頗受青睞的進口紗優勢逐步減弱,與此同時,靠近棉產區的新疆紗正在強勢崛起。據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新疆紗線產能僅有760萬錠,到2017年末這一數字已擴大到1766.5萬錠,預計至2018年年末,新疆棉紗產能將攀升至2285.62萬錠。另一方面,內地紗因靠近消費市場,外加原料國儲棉的價格優勢,仍然佔據主要市場。整體來看,國內棉紗市場三分天下,且短期內各自地位難以撼動。

國內紗線供應格局“三足鼎立”

由圖1可以看出,近三年來,隨著國內棉花價格的回落,進口紗優勢減弱,進口量穩中下滑並逐步歸於平穩,在國內市場佔有量維持25%左右。而國內紗線重心逐步向新疆轉移,新疆紗產量增長明顯,佔比由2014年的5%上漲到2017年的15%,至2018年末更有望達到17%。隨著新疆紗線產能的急劇擴張,國內棉紗市場逐步形成內地紗、進口紗、新疆紗“三足鼎立”的局面。

圖1國內進口紗及新疆紗供應量佔比統計

Myagric:新疆紗異軍突起,棉紗市場三分天下

新疆紗優勢明顯勢不可擋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植下,新疆紗線得以快速發展,華孚色紡、天虹紡織、河南新野等眾多內地優勢棉紡織龍頭企業紛紛在新疆投資建廠。新疆作為我國的主要產棉區,年產量佔到我國棉花總量的90%以上,新疆紗背靠資源優勢,且在國家政策方面多有傾斜,其生產成本如土地、水電等較內地優惠明顯,據我的農產品網調查,新疆紗實際生產成本折算每噸紗線較內地節省約500~1000元不等。

根據數據統計,國家和自治區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政策執行三年來,新疆新增棉紡產能1006.5萬錠,產能佔比由2013年的5.73%上升至2017年的14.55%,2015-2017年全疆完成紡織固定資產投資1266億元,棉紡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0億元。雖年初政府對新疆政策進行了調整,但預計新疆紗線產能仍將繼續擴張,至2018年末其產能佔比將進一步擴大到16.25%。

圖2 2012-2018年新疆紗線產能變化統計

Myagric:新疆紗異軍突起,棉紗市場三分天下

產量方面,2014年以前,新疆紗線以純棉為主,全國佔比約6%左右。扶植政策出臺後,人棉紗產業得到大力發展,形成了以棉紡和粘膠纖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新疆紗線產量增速2.94%,純棉紗增速2.27%,而2016年紗線產量年增速在8.55%,其中純棉紗增速6.76%,2017年這一數字分別是5.58%、3.39%,明顯快於產能增速(產能年增速2%-3%之間,如圖2)。這主要是因為新疆紗線以氣流紡為主,日產出量較高。事實上,新疆目前仍有許多閒置產能,若當地棉紗開工率提升,其產量佔比仍將擴大。

圖3 2012-2018年新疆紗線產量變化統計

Myagric:新疆紗異軍突起,棉紗市場三分天下

今年3月份,新疆自治區政府印發《關於嚴格控制棉紡產業無序發展的緊急通知》新疆紗線產能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並明令新疆紗線產業向中高端市場發展,其產能擴張之勢或有所減緩,但趨勢不變。

進口紗依賴性較強,需求不減

圖4 2016-2018年棉紗進口量變化統計

Myagric:新疆紗異軍突起,棉紗市場三分天下

2005年到2010年間,我國棉紗進口量呈現緩步上升的趨勢,年進口量從77萬噸左右增加到111萬噸,五年累計增幅44%,2012至2013兩年因收儲政策為棉價託底,皮棉價格上升,進口紗增長則較為迅猛。2014年以後,隨著拋儲政策的實施,國內皮棉價格相對穩定,用棉企業成本降低,內外棉價差收窄,棉紗進口量小幅回落,但年進口量仍然穩定在200萬噸左右。

事實上,我國純棉紗每年消費量在800萬噸左右,而國內年產量不足600萬噸,需進口紗來彌補需求缺口。目前我國處於儲備棉輪出後期,若失去儲備棉支撐,內外紗價差或再次拉大,進口量有望繼續增長。2018年上半年,我國共計進口棉紗102萬噸,同比增長9.5%。近期因匯率波動風險較大,訂單量減少,但預計全年棉紗進口量仍維持在210萬噸左右。

內外紗“戰情”焦灼難分伯仲

圖5 內外紗價差走勢變化

Myagric:新疆紗異軍突起,棉紗市場三分天下

由圖5看出,國內紗線與進口紗線價格競爭激烈,難分上下。我國進口紗線用棉多為美棉及印度棉,因原料價格上漲,2017、18年度國外紗線報價始終居高不下,但年初受益於人民幣升值,進口紗線仍具有價格優勢。但自4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開始新一輪貶值,在岸匯率貶值俞8%,特別是6、7月兩月貶值幅度均超過2000基點,進口紗價格很快失去優勢。8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延續前期的快速貶值趨勢,進口紗漲勢愈發迅速。

相比之下,國產紗因5月份國內棉價大幅上漲,棉紗價格水漲船高,但國家政策迅速出手平抑棉價,隨著棉紗市場需求的轉淡,紗線價格高位回落,與進口紗市場價格形成逆轉,價差順勢擴大。但進口紗在品質上仍具有一定優勢,在國內擁有一批固定需求。

新年度市場預測

進口紗成本主要取決於匯率及棉花價格成本。匯率方面,在穩增長的政策背景下,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性不強。央行有足夠的政策工具來維持國內外匯市場的供求平衡並穩定市場預期。目前來看,下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美元指數,若美元指數不超預期的強勢,年內人民幣匯率跌破7的可能性較小,進口紗的價格也將有所保障。

圖6 人民幣-美元匯率走勢變化

Myagric:新疆紗異軍突起,棉紗市場三分天下

原料棉花方面,只要內外棉價差維持在合理區間,進口紗線仍具一定優勢。目前國內市場人士對於新年度棉花看漲預期較強,從期貨市場表現來看,16000元/噸的價格為較強的支撐位,前期利空消息基本出盡,棉市走弱可能性較小,另外,政策面對於棉價的調控力度空前,基本也無大漲可能。國外棉花市場方面,美棉因主產區德州天氣持續乾旱,優良率下降,外盤持續強勁,另印度政府今年再次提高2018/19年度棉花最低收購價,幅度在提高26-28%,這也將對美棉形成有力支撐,而中美貿易戰也將成最大不確定因素。

圖7 鄭棉主連/美棉花主走勢圖

Myagric:新疆紗異軍突起,棉紗市場三分天下

綜合來看,新疆紗、內地紗、進口紗各具優勢,內地紗傳統消費根基較強,新疆紗的崛起,改變了國內棉紗供應格局,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國對於進口紗的需求。對於我國來說,增強國產紗的競爭力才是當務之急。細分來看,我國進口棉紗以越南、印度和巴基斯坦棉紗進口為主,約佔總進口量的60%-70%。巴紗主要集中在低支領域,且以低價取勝,對國內32支及以上市場衝擊不大。印度紗近幾年在中低支紗市場發展較為迅猛,且逐步向高支紗發展,除價格優勢外,質量和穩定性也在逐步提高和改善。越南棉紗方面則多為國內產業轉移,價格優勢明顯。越南和印度紗也是我國後市主要的競爭對手。

免責聲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並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並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Mysteel無關。

熱文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