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弱小的解放軍憑什麼戰勝強大的國民黨軍?這一點最關鍵!

当年弱小的解放军凭什么战胜强大的国民党军?这一点最关键!

全面加強新時代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推進強國強軍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

1

1945年解放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蔣介石曾公開放言,要半年內用軍事手段消滅中國共產黨。帶給他信心的,是海陸空兵種齊備的,剛剛經過整編的,用先進武器武裝起來的共計430萬的國民黨軍。而他們的對手則是一支只有127萬左右,武器裝備落後的解放軍。

若以表面實力的大小來推算結果,那毫無疑問,國民黨軍會取得勝利。事實上,這一結果並非只是蔣介石的預測,也是幾乎整個國內國際社會的預測,甚至中國共產黨內部也有不少消極悲觀的聲音。

毛澤東是持相反觀點的人。他鼓勵他的同志們,既要看到“國際國內人民民主力量所具備的順利條件”,也要看到“美帝國主義及蔣介石的困難”。

三年之後,蔣介石的預言成了一個歷史笑話。除了戰爭初期國民黨軍取得過一些優勢外,那支貌似強大的武裝力量幾乎是土崩瓦解式被消滅,崩潰的速度超過所有軍事家們的想象。

而毛澤東的預言則成為了歷史的走向。隨著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那一聲莊嚴宣告,中國從此走向了新紀元。

当年弱小的解放军凭什么战胜强大的国民党军?这一点最关键!

2

“國際國內人民民主力量所具備的順利條件”和“美帝國主義及蔣介石的困難”究竟是什麼?國內外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答案。但無疑,戰場上的軍人是最有發言權的。

國民黨軍並不是沒有能打的部隊,比如黃百韜部。解放戰爭期間,該部雖然是“雜牌軍”,但作戰積極、作風頑強,給解放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就是這樣一支部隊,卻屢屢遭受國民黨軍嫡系將領們的排擠打壓、剋扣刁難:打“順風仗”贏了功勞是嫡系的,打“逆風仗”敗了責任是自己的;救援“友軍”他必須全力以赴,“友軍”救他時則“不動如山”。

反觀他的對手解放軍各部,則無論“順風仗”“逆風仗”都團結一心、作戰堅決、毫無保留。山東戰場鏖戰兩年多,實力佔絕對優勢的國民黨軍越打越弱,而解放軍則越打越強。

濟南戰役之後,黃百韜曾總結此戰敗因,首要就是將領們“私而忘公,已無必死之心”。此番總結之後不久,其部就在淮海戰役中被華野包圍於碾莊,而周圍的“友軍”雖近在咫尺卻依然各打算盤,最終致使這支國民黨軍中“老實”“能打”的“雜牌”被一仗全殲,黃百韜也殞命戰場。

如果讓黃百韜來解讀毛澤東的預言,那“美帝國主義及蔣介石的困難”,一定就是國民黨內的腐敗叢生、一盤散沙,而“人民民主力量所具備的順利條件”,則是共產黨內的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当年弱小的解放军凭什么战胜强大的国民党军?这一点最关键!

3

評判一支軍隊是否先進,是否具有強大的戰鬥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並不完全體現在規模和裝備上的硬實力,也在於其軟實力,如精神面貌是否昂揚、決策制度是科學、作風風氣是否清明、賞罰機制是否公平、人才使用是否得當……

解放戰場上的解放軍無疑就是這樣一支隊伍,他們的武器裝備看起來並不出色,但軟實力卻遠遠高於同時期的國民黨軍,信仰堅定、團結統一、頑強堅韌、主動靈活……這使得其戰鬥力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反觀國民黨軍,內部派系林立、行事官僚拖沓、用人唯親唯利、腐敗無處不在……則形成了嚴重的內耗,極大制約了其戰鬥力的生成。如此,戰場上一敗再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賦予解放軍強大軟實力的,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927年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時,這支軍隊和同時期的其他軍隊並無大的差別,但三灣改編和古田會議使得先進的政治理念和組織結構嵌入其中,使得這支軍隊迅速脫胎換骨,成為了一支具有獨特優勢的軍隊。從紅軍到八路軍再到解放軍,雖然這支軍隊在規模和裝備上一直落後於對手,但強大的政治優勢使得其能夠跨過任何艱難坎坷並不懼任何兇惡敵人,最終完成歷史賦予的使命。

“人民民主力量所具備的順利條件”,體現在軍事中正是如此!

当年弱小的解放军凭什么战胜强大的国民党军?这一点最关键!

4

距離1927年這支軍隊建立,已經整整91年;距離這支軍隊打敗國內敵人建立新中國,已經過了69年。今天,這支軍隊在硬實力上已經非常強大,規模和裝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好,在整個世界範圍也足以位居前列。

但也應該承認,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在這支軍隊內部滋生出現。若任其發展,昔日對手身上出現的“困難”,也會在自己身上出現。若未來帶著這些“困難”走向戰場,這支軍隊是否能夠承擔護佑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

經驗和教訓從一正一反兩個方面,告誡了這支軍隊:

唯有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抓得更緊更實,唯有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才能應對各種新的矛盾和挑戰,才能在時代變化中保持住自身的“順利條件”,才能履行好新的歷史使命。

我們必須如此!我們也唯有如此!

当年弱小的解放军凭什么战胜强大的国民党军?这一点最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