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公司是怎麼變現流量的?在這裡能夠一文看懂!

請關注“聚集金融焦點”

現在的互聯網越來越大, 每天全中國就有幾億人在上網購物,基本上每個人點一下,或者買點東西就能分分鐘轉上大錢了,不過現在的平臺型互聯網公司,最主要的不是流量變現,而是吸引流量,現在最難和最貴的就是流量!下面分析一下三大平臺型互聯網公司的吸引流量的方式!


阿里巴巴:天下沒有難變現的流量

現在不少的互網公司對於流量變現還是很頭疼的,但再難的事在馬老師眼裡都不是事,因為天下沒有難變現的流量。在流量變現方面,馬老師是有最佳的發言權

互聯網公司是怎麼變現流量的?在這裡能夠一文看懂!


15年前,淘寶網面世,來自美國的eBay通過易趣網落地中國C2C市場,佔據國內超過90%的市場份額。淘寶網正面和易趣網剛沒有勝算,於是打出一招“黑虎掏心”:易趣網不是要對賣家收2%的交易佣金嗎?淘寶網免費!

不過那些收費的幹不過免費的,當時ebay的老闆退出中國的時候,還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馬雲你搞免費,看你怎麼玩下去”


在中國市場,eBay因為蔥花錢輸掉一頓大餐


但是事情不是這麼發展的,eBay的老闆錯了。淘寶一統江湖後,開啟流量變現模式,淘寶天貓賣家們需要付出的包括技術服務費、裝修模板費、會員關係管理費等9種費用(保證金和淘寶客費用除外),淘寶賣家相對要少一些。但要讓店鋪保證一定的營業額,一年的運營宣傳費用超過20萬元(天貓、淘寶各開一家店)是小意思,詳見下圖。

互聯網公司是怎麼變現流量的?在這裡能夠一文看懂!



對比之下,2%的佣金還真是要了蔥花丟了大餐,估計eBay的老闆都能看傻眼了,馬雲確實沒有提供免費的午餐,而且這份午餐還不便宜!


騰訊:只要在我這兒玩,不怕你不花錢


QQ剛出來的時候,也就是在青年人裡面流行,很多人不瞭解一個聊天工具怎麼掙錢?普通人想不明白,老一輩企業家包括海爾的張瑞敏也沒想明白。

2004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現場,馬化騰獲得年度新銳獎,當時QQ註冊用戶數3.55億,活躍用戶1.19億,央視給小馬哥的頭銜是“網站站長”,這個頭銜今天看來真的很LOW。

主持人要求馬化騰現場說服海爾CEO張瑞敏使用QQ。大概沒搞懂QQ如何將流量變現,結果張瑞敏秒拒使用QQ,馬化騰的表情如下圖,兩個字:尷尬。

互聯網公司是怎麼變現流量的?在這裡能夠一文看懂!



當時互聯網經濟剛剛起頭,當時就連馬雲老師也是坐在第二排的,第一排的還是那些傳統企業的老總,當年那些想不明白互聯網經濟的流量變現的人到現在挺後悔的,要是想明白就買了騰訊股票,賺幾百倍收益。

當時那些時間都是金錢,眼光也是很重要的!


互聯網公司是怎麼變現流量的?在這裡能夠一文看懂!


現在qq流量變現的方式都有哪些:

1.賣頭像皮膚,有一陣子用戶不買QQ皮膚,騰訊讓你只穿內衣聊天,被用戶痛罵之後,騰訊給大夥穿上衣服(推出免費皮膚);2.賣廣告,在聊天對話框旁邊閃呀閃的,想關掉?不可能,否則騰訊怎麼賺錢;

3.賣會員等級,QQ用戶誰用誰知道;

......

.

但現在騰訊流量變現的方式都是很多了,不僅是qq皮膚什麼的,還有騰訊視頻,qq閱讀,網絡遊戲等等, 它們用流量變現哺育了騰訊公司,而且在騰訊上市的時候,還增值了不少!

後來騰訊流量變現再升級,從哺育親兒子到哺育乾兒子(騰訊投資的企業),最典型的是京東、拼多多等。從此,騰訊就從 一個qq發展成了一個大型社交為主的多行發展的集團!

互聯網公司是怎麼變現流量的?在這裡能夠一文看懂!



現在人們的社交離不開騰訊的產品,只要你一用上,就會有辦法讓你們花錢,還是乖乖的自動充值!馬化騰不怕你們不花錢!



現在百度最掙錢的產品就是做競價的“關鍵詞”了!

和百度打交道的公司,做百度競價(sem)的人對於這個詞會很熟悉,直白地說,就是購買關鍵詞。

比如“投資、理財、P2P”等火熱的關鍵詞,你買了的話,用戶搜索這些詞,你的公司就排在最前面,點擊後進入你公司的主頁,有很大的幾率會成為你們的客戶!

互聯網公司是怎麼變現流量的?在這裡能夠一文看懂!




通過幾塊錢找到一個客戶就是非常合算的!

不過隨著這幾年的發展,各各行業都在漲價,關鍵詞也會跟著漲的,因為點擊率高的關鍵詞是稀缺品種,搶的人又多,結果價格就被哄抬上去,貴的時候,點擊一次關鍵詞搜索,要花幾十元。怎麼個貴法,具體見媒體報道截圖。

互聯網公司是怎麼變現流量的?在這裡能夠一文看懂!



雖然關鍵詞花錢不少,但是百度覺得,讓大家在關鍵詞上展開軍備競賽還不夠,於是又推出“品牌專區”。接地氣兒地說就是,李四公司為防止“李四”這個關鍵詞被競爭對手張三公司買走(張三公司買走的話,用戶一搜李四,結果出來張三公司,等於李四公司的潛在客戶被張三公司撬了),於是花錢向百度購買“品牌專區”。想想後面可怕還要購買別的產品!

互聯網公司是怎麼變現流量的?在這裡能夠一文看懂!



互聯網四大最掙錢的生意:電子商務,網絡遊戲,廣告,增值服務,本質上都是依託於流量的。 下面會從這四種生意的業務流程的角度去分析一下,流量是怎麼變成錢的。


1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的主要業務流程就是大家熟悉的去淘寶買東西,網上下單,送貨到家。但實際上除了2C的業務,也有一大塊是2B 的,比如阿里巴巴。服務於這種業務流程的產業鏈,養活了上下游非常多的公司。以淘寶為例,送快遞需要龐大的快遞網絡,催生出大大 小小的快遞公司;開淘寶店需要有客服,需要裝修店鋪的設計人員,而淘寶龐大的出貨量又養活了義烏小商品生產的廠商。在這個鏈條中 的每個人的生存都依賴於消費者對淘寶的訪問,也就是淘寶的流量。


2

網絡遊戲:


網絡遊戲的業務流程更簡單,運營商運營網絡遊戲,玩家在遊戲裡消費真金白銀。這個鏈條中,遊戲首先需要研發商來開發 完成,研發團隊通常包括策劃,程序員,美術設計師,而負責運營遊戲的公司除了運營人員外,也需要有客服團隊服務玩家,搭建和維護 服務器的程序員,負責獲取目標玩家的市場推廣人員,商務人員等。這些工作可以簡單概括為玩家流量的獲取,轉化,和付費。


3

廣告


互聯網廣告的原理與傳統廣告並無二致,只是廣告的形式變成了網絡上各種各樣的鏈接,圖片,視頻。這裡除了廣告主和承載廣 告的各種位置——流量入口外,中間還有許許多多的中間商,他們代替廣告主選擇最合適的曝光位置,統一向廣告主收費,向流量入口付 費,賺取一定差價。這三方構成互聯網廣告的基本玩法——買量,買量買量,實際上買的還是廣告受眾的流量。


4

增值服務


增值服務的種類很多,粗略的可以分為會員類,內容消費類兩種。會員類比如視頻網站的付費會員,迅雷下載的會員等,用 戶付費可以獲得更好的服務。內容消費類比如今年很火的直播和知識付費。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把不付費的流量,轉化為付費的流量,從這 個角度上說,網絡遊戲其實也可以算作一種增值服務。 互聯網是一個有著無數節點的複雜系統,這四類生意並不是互相獨立的,這些業務往往都是互相關聯相互依存的。比如網絡遊戲為了獲取 流量需要去買量,要去。去投放廣告,玩家在遊戲裡付費又需要依託支付寶微信等電子商務服務。用戶在網絡上的一切行為的數據都可能 被收集統計,被賣給以他們為潛在客戶的電商,遊戲,廣告,增值服務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