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有乾道地有坤德,自然亦有自然之道,这个道其实并不是我们通过表面现象总结的自然规律,我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描述,我尽力想出了下面这些:祥和、空静、仿佛有一丝波澜还有一种全然的共鸣,只想出这些,不知够不够凑成各位脑中的一个感知。

举个例子:如果你再野外看见了一朵特别好看的花,你可能会拍照会欣赏还可能会摘下来捧在手心里;如果看见道这朵花你会非常诧异,它没有突出的美,它很普通,甚至普通到你都发现不了它。但是它非常的祥和,它能给你说不出来的感觉,走近它就会发现它的奇特并被它的空静感染。你可能会拍下它发朋友圈告诉朋友这朵花是多么特别,但你的朋友只会说它是一朵很常见得不能再普通的花,非常相信你的人可能会试着体验,但一般你会被认为是莫名其妙的神经病,把你当成傻子哈哈大笑,甚至是建议你去医院看看是不是神经出了问题。任凭你再怎么去表达,他们永远不会体验到你当时的那种感觉。

自然之道仿佛是那朵普通的花,因为它的普通所以你很难发现它,但你偶尔能感受到它发散出来的那种空静和祥和。你看到一只老鼠在残忍地咬一只鸡崽,你很不忍,你憎恨老鼠甚至恨到想拿刀剁了它。这时候去感受一下那个空静和祥和吧,是那普通的朵花在一片祥和中作用着老鼠和鸡崽。你再恨这只老鼠再看不下这个残忍,如果你感觉到了,你也不会去打破这个空静与祥和。而这可能就是这章道德经吧。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以上言辞仅代表村童个人观点,有意者可在留言区探讨,若不喜还望各位能原谅无知之人。

============================================================

昨日与诸位看官讨论时察觉多半看官皆论昨日一篇之片意,故于篇尾留此一段:

小编当天的文章都是前一天夜晚或当天凌晨开始写的,而且几百字的小文也只能写出小编的一小部分想法或者一小章《道德经》,因为小编现在写的是从之前文章基础上开始写的,所以就导致了部分只看到一篇的看官产生疑惑。希望各位看官产生疑惑时能看看之前小编的三篇小文章。小编是个相当勤奋的孩子,没有特殊情况每天都会更一篇,即便是特殊情况,小编也会拿出之前写的没发出来的东西跟大家分享。

此致,敬个礼!∠(°ゝ°)

我理解的《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