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民衆作主?其實他們的意見並不一定受重視

美国是民众作主?其实他们的意见并不一定受重视

(2018年3月8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高關稅。美國的這一最新貿易保護措施已在美國國內以及國際社會遭到廣泛反對。 新華社/美聯)

一些人總以“民主”標榜美國的政治體制,稱其能最好地體現民眾權利,優於其他國家的制度。實際上,在社會實踐中,美國民眾雖然可以廣泛參與政治活動,但對相關政策制定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科學統計及具體事例均可對這一結論加以印證。

2014年,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馬丁·吉倫斯(Martin Gilens)和西北大學教授本傑明·佩奇(Benjamin Page)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對“美國到底誰說了算”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美國就是由經濟精英們掌控的,普通民眾對決策的影響力非常低。在該研究中,他們把參與美國政治的群體分為四類:普通群眾、經濟精英、代表普通群眾的利益團體(比如工會)和代表精英的利益團體。研究樣本是基於1985年到2002年間,針對美國聯邦政府公共政策決策的1779次全國範圍內的民意調查。為了便於定量分析,調查只分為同意和不同意兩個選項。之後通過相關模型計算出對應的四個群體影響決策係數依次為0.05、0.78、0.24、0.43。也就是說,代表普通群眾的係數為0.05,而代表經濟精英的係數為0.78,即如果群眾發生了1的變化,決策只會發生0.05的變化,說明群眾對決策的影響微乎其微;如果經濟精英群體發生了1的變化,決策會發生0.78的變化,說明政府還是很聽經濟精英群體的話。

當前,美國的絕大部分決策,也以事實說明上述研究結果是正確的,即普通民眾的意見並不受重視。以美國總統特朗普所發動的貿易戰為例,雖然美國各州民眾不斷表達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擔憂情緒,但並不能阻止這些政策的推進。如,伊利諾伊州最重要的報紙《芝加哥論壇報》連續發表了多篇關於貿易戰的評論文章,其觀點在文章標題中盡顯無遺——“貿易戰將傷及所有人”“美國政府為貿易戰後果做好準備了嗎”“關稅不會加強國家安全,反而會損害國家安全”等。芝加哥全球事務理事會分析指出,美國政府挑起的貿易戰,將給伊利諾伊州經濟帶來全行業性的衝擊,且這種影響可能會持續多年。再如,愛荷華州埃爾瑪市豬肉飼養戶淳特·蒂勒通過NBC電視臺說,“在我們當地,不是隻有豬肉生產商依賴於豬肉來謀生。建造一個畜棚需要水泥工、設計工、電工、維修工,需要一切,這些人都依賴於豬肉銷售來養家餬口。”密蘇里州塔克歐市大豆農場主和密蘇里大豆協會會長布魯克·赫斯特通過聖路易斯公共電臺說,“人們都沉浸在無比焦慮之中。”肯塔基制酒協會成員埃裡克格·雷戈裡通過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表示,“我們都是這場身不由己的貿易戰的受害人。”

可見,美國普通民眾的意見一般很難被政府採納,即便被採納,也不過是搭了“與經濟精英群體想法差不多”的便車。畢竟,實現政治參與並不等於就能實現政治影響力,“美式民主”的宣傳可謂只說其一,未說其二。

(參見:《0.05個點,美國群眾對政治的影響也不過如此了》《美國民眾對貿易戰“憂心忡忡”》《美國民眾:“貿易戰只會成就無數失敗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