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數量被管制,中國遊戲大亨們還有沒有春天

一葉知秋。

北京的氣溫已經開始逐步降低,早晚已經可以讓人感覺到涼意襲人。就在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確表示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對網絡遊戲實施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遊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對於中國遊戲界來說,秋天似乎也已經來臨。

股市是最好的反射面。今天上午,受政策方面影響,騰訊控股(00700)早盤重挫,拖累恆指135點,截至9時30分,跌4.98%,報價339.6港元,成交額10.28億。這意味著相比騰訊此前的高市值,今年下半年的騰訊可謂流年不利。

先有費勁心思的《怪物獵人世界》被下架,導致前期巨大投入跑湯。本次的遊戲總量限制,無疑給騰訊上了一道枷鎖。畢竟,此前阿里方面在指責騰訊的藉口就是,騰訊是在從小孩子身上賺錢。當然,阿里是在小姑娘身上賺錢,貌似稍微高尚一點。此外,科技君想說的題外話是,拼多多則是在大媽大爺的身上賺錢,貌似也非常可惡。

BAT三巨頭,騰訊主打遊戲和娛樂,阿里主打消費和金融,近年來轉型智能,雙方互有攻防,但總體上來說,遊戲是騰訊的天下。阿里早年說過堅決不碰遊戲,但今年也從日本引入了遊戲《旅行青蛙》,不過畢竟不是哪種王者榮耀類型的遊戲,算是隻是搶佔消費者的時間,沒打算花光用戶的充值錢。因此,政策的出臺,對騰訊未來的影響會非常大。

諷刺的是,今年亞運會,中國的電競選手剛剛擊敗韓國奪冠,儘管網上讚譽一片。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並沒有平臺直播。這意味著,官方對於電競的態度並不是那麼鼓勵。

當然,遊戲總量控制並不意味著不能發行新遊戲。精品遊戲一個頂兩,在國產遊戲界,基本是騰訊和網易的天下,因此未來這兩家的走勢,值得關注。

遊戲數量被管制,中國遊戲大亨們還有沒有春天

古話說,玩物喪志。儘管遊戲已經被直播、影視劇搶佔了一部分時間,但其變現的程度無疑遜色於直播。但在政策的大棒下,騰訊能否繼續找準自己的定位,挖掘出類似微信那樣殺手級的應用,依然值得關注。但無論如何,在新華網狂噴王者榮耀害人的大背景下,官方不可能對遊戲的危害視而不見。儘管這一次的禁令,是以保護兒童視力的理由來管制遊戲,但遊戲行業的春天,可能永遠不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