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兵敗被害,皆此二將之過,一個降了曹魏,一個被乾爹賜死

關羽兵敗被害,皆此二將之過,一個降了曹魏,一個被幹爹賜死

關羽樊城一戰,水淹七軍,于禁投降,擒殺龐德,但魏軍大將曹仁善於凝結軍心,將士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樊城竟然久攻不破。後來,曹操派徐晃前來支援曹仁,徐晃打敗關羽,解了樊城之圍。關羽樊城兵敗,駐守在距樊城不到四百里上庸的劉封,孟達視而不見,不派兵救援。

關羽兵敗被害,皆此二將之過,一個降了曹魏,一個被幹爹賜死

而後東吳呂蒙白衣渡江,奪取了荊州,公安太守博士仁因長期受到關羽欺凌,不僅自己投靠的東吳,而且還勸說南郡太守糜芳也投降了東吳。關羽箭傷復發,瘡口迸裂,無處可退,只得帶領殘部敗走麥城,最後被呂蒙所擒,身首異處。關羽被困在孤城麥城時,向劉封,孟達求救,此二將拒不發兵。

如果劉封,孟達肯出兵,關羽就不會死,甚至說不定可以奪回荊州失地,甚至攻取樊城,反敗為勝,亦未可知。劉封,孟達是何許人?他們為什麼敢這樣膽大妄為,坐視關羽兵敗被擒?他們這樣做,想好了嗎,是不是傻?

關羽兵敗被害,皆此二將之過,一個降了曹魏,一個被幹爹賜死

孟達本是劉璋屬下,劉備取西川后,歸附劉備後被任命為宜都太守,後率兵攻下上庸城,駐守在上庸。而劉封是劉備在荊州收養的義子,劉備收劉封時,阿斗尚未出生,所以劉備對這個義子也非常重視,感情相當深厚。劉封也是能征善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曹操攻打漢中時,劉封作為大將獨當一面,讓曹操氣急敗壞,漢中才成了曹操心裡的雞肋,最後不得不罷兵而去。甚至後人認為,劉備曾經想過讓劉封當他的接班人。

關羽兵敗被害,皆此二將之過,一個降了曹魏,一個被幹爹賜死

後來,劉備讓劉封鎮守上庸,孟達就成了劉封下屬。後人說,劉封不發兵救援關羽,因為孟達挑撥離間。孟達對劉封說,劉備原本想立你為太子,問諸葛亮怎麼看,諸葛亮說這是家事,還是問關羽吧,關羽說你是螟蛉之子,不可立,建議劉備把你弄到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劉封聽了大怒,所以不發兵救援。

每次看三國時,總是替關羽可惜,總覺得劉封,孟達二人不僅可恨,而且傻。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關羽的死,此二人也沒有得到好下場。

關羽兵敗被害,皆此二將之過,一個降了曹魏,一個被幹爹賜死

先來說劉封吧,關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也是劉封的叔父,叔父兵敗既不去救援,也不給自己找好退路,劉備知道後能饒過你嗎?果然,關羽死後,劉備心腸崩裂,痛不欲生。他質問劉封:“你為何不出兵救你叔父?”劉封竟然無言以對,於是劉備將他賜死。

再看孟達,孟達確實是給自己找好的退路,但孟達不比劉封高明多少。關羽死後,孟達馬上投降了曹魏。若干年後,諸葛亮出兵北伐,孟達又一次反水,寫信給諸葛亮,願重新歸降蜀漢。司馬懿原本對這個蜀軍降將就心懷戒心,後來計劃敗露,司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孟達除掉了。

關羽兵敗被害,皆此二將之過,一個降了曹魏,一個被幹爹賜死

即使計劃沒有敗露,這樣一個朝三暮四的人,蜀國能再次容下你嗎,諸葛亮能容得下你嗎?劉備,關羽,張飛死後,關羽之子關興尚在,豈能不思替父報仇?歷史上,也有一種說法是諸葛亮假司馬懿之手除掉了孟達,反正不管怎麼說,這樣一個小人,蜀魏兩國都不能容身了,即使司馬懿不殺,諸葛亮也要殺之。

關羽兵敗被害,皆此二將之過,一個降了曹魏,一個被幹爹賜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