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開車時誤以爲正確的駕車習慣?

@一苒

1 高速公路,限速100,那麼正確的做法是開到接近100的狀態,並儘量保持,比如95定速巡航。而不是“只要不超過100,想開多少都可以”。正因為這種人特別多,導致我們的高速公路經常速度不夠高。因為限速100的狀態下,有人開100,有人開80,有人開60。這嚴重影響了總通行效率。

2 尤其是,有一些車,限速100,他開70,還佔著內側快車道,逼迫正確速度開車的車,用從右側超車的錯誤方式去超越它。這種司機的心態實在無法理解。他能夠心安理得的接受後面的車一臺臺超過他,就不知道把自己的車挪到外側的慢車道去。寧願麻煩所有人增加一次操作,不願意讓自己多操作一次。

@小鵪鶉

很多人認為,自己放了三角標誌就是正確習慣,其實根本是坑爹...我想問很多車壞了/撞了停路邊的,你們可知150米有多遠?一般人,你用全力奔跑20秒,全力!基本上到不了150米,25-30秒秒基本上超過一點。最不濟足球看過沒?105米是FIFA標準足球場長度,自己體會下,說白了就是找個頂級門將,注意是頂級門將!開大腳,順風情況下球能飛多遠,你再乘個1.5。

我在高速上見過車壞了三角標放在10米開外的...真的是嫌命長..

我還在城市立交橋見過三角標放兩米開外的...你這是放三角標誌還是A.T.力場呢?想靠三角標誌擋住時空演進確保自己安全?

我和朋友遭遇高速事故,我去擺放三角標,回頭看車都挺小的了,才敢往回走,交警開著小皮卡晃悠著來了,教育我說你這個也就100米,還有點近,碰見注意力不集中的,有可能造成二次事故的。後來在皮卡上取暖,他又搖搖頭說我都算是他見過的少有的較真的選手了,大多數人擺不過50米。

最後再強調下規定:城市道路50米,高速150米。夜間/惡劣氣象條件再增加,坡道請酌情放坡頂,彎道酌情放彎前。

@廣州余文樂

①駕駛心態,唯我(司機)獨尊。

開車忌驕,忌躁。但凡有人乘坐你的車,你都要對他們的生命安全負責。現在我觀察過很多90後甚至80後萌新司機拿證後對自己的車技格外自信,什麼左手方向盤,右手玩手機,什麼腳底油起步急剎耍帥。遲早有一天要還的,畢竟出來混。特別是很多萌新被表面的誇一下就上天,殊不知乘客已經開始抓緊扶手了。我爸在我拿照前就一直打壓我,各種吹毛求疵,不然真的成就不了我今天的技術和心態。所以從此我帶萌新都是以批評教導居多,很少夸人。

②凡事以我的車為主。

錯了,特錯大錯。

我開車有個習慣,讓路人和相對弱勢的群體,提前剎車並且保持適當距離。政策出來前我就已經養成這個習慣了。

你要知道,車是鐵做的,人是肉做的。車裡坐人有防護措施,行人是沒有任何東西包裹防護的,萬一發生碰撞往往都是行人吃虧。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體驗,司機,特別是老司機都喜歡在紅綠燈急停,很多時候都逼近實線。往往這個時候行人綠燈但行人還是不敢過,非得200%等你車停穩了再過斑馬線。這就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對強者,霸者的畏懼心理。當悟通這個道理後,我基本沒有在斑馬線前急停過。同理,自行車,電單車,摩托車什麼的。別跟我說是他們不遵守交規,我碰到他們了不賴我。他不遵守交規所以你就能不尊重生命?之前有個例子,一車綠燈正常通行,結果撞了闖紅燈的行人,交警判車主七成責任,行人三成,車主那個冤。很多時候交警在鑑定事故的時候都是偏向弱勢方。

③講究慢。

按實際來說是不對的。開車最講究穩。穩中不慢,舒適為佳,平安到達,多一刻鐘車程就得多一刻鐘精力。像有時候塞車,前方有事故,你還慢吞吞地挪是不行的,在保證安全和車距的前提下迅速通過,以免造成更長時間擁堵。考筆試的時候不也說過高速除了限最高速其實還限最低速麼,你開的太慢其實無非就是給後車追尾創造了機會。還有一些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以我的車為例子,不同車油門和發動機不一樣,我起步保持1500轉到時速60,那種感覺很舒服,無頓挫感,乘坐的人也很舒服。如果趕,就恆2000轉或恆2500轉起步,技術夠的話也是很穩很快的了。

④自動波左右腳同時開弓。

我一朋友開了一年自動波,我才發現他是左右腳開弓,即左剎車右油門。

而且這種現象不少,朋友們,趁早趕緊把習慣改過來,真的很危險。切身體驗,一旦危險到來,就是那麼一秒兩秒的事(末尾圖為例),那時候不分老司機新司機都一個尿性。不要總說老司機老司機,我被人說過很多次老司機,不是很喜歡。對待駕駛,我一直都是很嚴肅的。你聽說過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人麼?

⑤僥倖心理。

酒駕,醉駕,疲勞駕駛,危險駕駛……

朋友們,好好叮囑監督你們身邊的每一個司機,包括自己。危險不來而已,一來全家淚汪汪。

⑥未熄火開著空調閉著窗在車內休息。

凡是休息,不管時長,記得留個窗縫。車子在怠速的情況下汽油燃燒不充分,產生的一氧化碳可能會進入空調系統從而進入車內,人吸多了會中毒甚至死亡。

⑦等紅綠燈或者塞車時等待用P檔。

養成習慣長時間駐車用N檔+腳剎+手剎,不用車即熄火的時候參考文頂圖。為什麼,對車好。

⑧小孩子不需要安全座椅,後面就挺安全。

我可以省其他項目的錢,但如果家有小孩經常坐車,我絕對裝兒童安全座椅。這點可以借鑑歐美,歐美許多國家都有立法要求家用車給兒童配備專用安全座椅。目前國內沒有相關立法,但是因兒童乘車沒有得到應有的安全保護的事故年年屢見不鮮。

⑨任何時候車距過近,超車變道方便。

怕加塞然後貼著前車,別告訴我前面是小轎車不是大貨車不怕。還是那句話,不想你們切身買教訓。

高速車距過近,一直想超車,萬一前車的前車急剎,那些所謂的幾連撞,十幾連撞,幾十上百連撞就是這樣。你不怕?我怕。

地庫、停車場停車過近被蹭的例子不少,你自己停舒服了,隔壁車出入不便結果給你蹭了恰好又跑路了。如果你買了第三方險還好,沒買啊,準備自掏腰包吧。

⑩貪方便停禁停區(路邊)。我大妖都市政、營業性停車場通用收費16一小時。對於該出的停車費我從不吝嗇。貴是貴了點,但能最大限度的保證你的車安全。交警叔叔牛肉乾還是小事,有時候被蹭了找不著人很煩的。

⑪之前很流行的蜘蛛俠等公仔。後面是交警真的考慮到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才出法規限制你們這些年輕人。你給我一萬我都不粘。不是low不low的問題,你tm高速120後面有車突然你蛛蛛俠掉了,那是神馬概念,想想都怕。

⑫ 空調一直用外循環

學會因情況和時間轉換內外循環很有用。

比如起霧。一直用外循環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異味容易進車;空調系統老化加速等。

⑬自動波空擋滑行/斜坡任何車空擋滑行

現在很多自動波已經很先進了,不需要空擋也可以做到手波那樣省油。

斜坡空擋滑行,然後靠純腳剎制動,導致剎車片過熱,制動效果減弱,嚴重的話剎車失靈。不信有本事你用滿載車去200米30度的坡60時速試試。

⑭濃霧/大霧用遠光

正確用法:近光+霧燈+雙閃(能見度不是很低可不開)+限速+間歇性鳴喇叭(非市區)+保持車距(+如果高速兩車道我會選擇右車道,三車道我會走中間車道)。順帶提醒一下,大霧濃霧等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不要隨意停車,特別是在高速上。原理大致是濃霧的情況下遠光燈容易產生折射效果,視野不會得到改善也容易影響其他行駛車輛,很危險。

⑮未觀察積水深度直接開過去。

如果積水很深可能就會導致熄火,熄火後有些司機就會再次打火,這樣這個發動機就基本完了。

⑯液體香水\腳墊

很多車主會買香水、空氣清新劑等液體來遮蓋淨化車內異味,除了喝的水,不要放上述易燃易爆液體至車內,長時間暴曬後容易自爆引起車內著火。

劣質,剪裁不合適的腳墊容易卡死剎車和油門踏板,很危險。認準品牌,找專業靠譜經驗老到的店鋪去裁剪腳墊或者買成套已經加工好的腳墊。貪便宜不一定是件好事。

⑰17 車飾\掛件

有些車主在喜歡在車內放各種裝飾物,有用於表達個性的,有用於保佑一路順風求平安的。軟質的娃娃公仔隨然不會傷人,但是一旦車子著火,無非就是加速燃燒。

有些裝飾是玉、石頭、金屬製品、塑料製品等較硬的裝飾物,如果在高速路上發生事故,你想想這些東西因慣性砸碎玻璃或者砸向人,可怕程度不言而喻。不想你們有這種嘗試的機會。

⑱備胎當正常胎用,長期行駛。

哥,這個輪胎不能摳的。備胎設計的初衷就是用來替代已經出問題的輪胎短時間內行駛的,不具備長期使用的功能。如果長途過程中輪胎壞了,換上了備胎,儘快到正規可靠的店鋪或4s店趕緊換一個正常的輪胎。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輪胎出問題是什麼時候。

⑲用腳踩手摁的方式測胎壓

這種方式出錯率很高,有時候即使低了標準值03.或0.4個點,你都未必踩得出來。真不知道誰發明和傳播了這個方式。正確的方式還是要用儀器去測,以上面的數值為準,你以為儀器也是百分之百準的?no。儀器都是有誤差的,再誤差範圍內都是允許的、正常的,而因為時間久了或其他人為因素等導致的胎壓儀器失準是比較大的,故需要定期檢測儀器或者置換儀器。

⑳ 長時間佔用超車道

深惡痛絕。

@丁香醫生

比如:後排不繫安全帶。

甚至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原來汽車的後排有安全帶。

在今天的中國,後排能系安全帶的人只有 3%,剩下 97% 的人都忽視了這個簡單的常識。而因為忽視它,發生的意外,其實有很多。

比如,後排乘客不繫安全帶,半個身體彈出車窗。後排乘客不繫安全帶,直接被甩出車外……大巴上,突然的一個急剎車,除了繫上安全帶的姑娘倖免於難,所有人都飛離座位……

後排安全帶,不應該只在高速上系,城裡開得慢同樣要系。

國內有電視臺做過碰撞試驗,75 kg 的人在 30 km/h 的車速下,足以飛出座位 。

據清華大學汽車碰撞實驗室得出的數據,汽車以每小時 40

公里的速度行駛發生碰撞時,身體前衝的力量,相當於被 4 樓拋下的 100 斤的石頭砸中。後排的人不繫安全帶,最小的傷害是自己撞到前排座椅、車頂、車門板、門窗玻璃,導致自己受傷。更嚴重的,將導致前排或旁邊系安全帶的乘客重傷率、死亡率直線上升。

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碰撞測試顯示,後排不繫安全帶,對遵守規矩的前排駕駛員也帶來巨大的傷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統計,系安全帶最高能將前座乘客死亡風險降低 50%,後座乘客死亡風險降低 75%。

世界衛生組織 2015 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有超過 20 萬人死於車禍。如果中國系安全帶的比例也能到達美國人的水平,預計可以讓 10 萬以上的人倖免於難。

10 萬人的生命,靠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挽救。交通意外是車主和乘客都無法控制的,很多時候都是由於其他人的原因造成的。系安全帶 ≠ 不相信司機的駕駛技術,正常駕駛也有可能被撞: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花 2 秒鐘,繫好安全帶,將潛在風險儘可能降到最低。

@高海峰

不繫安全帶提示音一直響,把安全帶繫到背後就不響了,就OK了。然後買車的時候一看氣囊那麼少就吐槽,非要八個氣囊的。自己安全帶都不繫還指望氣囊保你命?

@懂車的胖子

開車慢一點,開車慢一點,開車慢一點……

我覺得最大的謬誤就是這一句!沒有之一!

每當在限速80的隧道內,看到沒有任何故障,隧道內卻走走停停擁堵不堪,之後到了隧道口大家才“豁然開朗的提速”的時候,總是感慨:這隧道里不僅有移動的減速帶,還有移動的紅綠燈!如果交警認真抓抓龜速前進的領頭龜,勝過造幾座大橋!

有時候在兩車道,前面明明一馬平川,超車道上就是有一輛車慢悠悠的和大貨車並排走,而你又有急事……

在紅綠燈路口,百分之九十的人慢吞吞的蝸牛起步,一個紅綠燈能過的,往往要等好幾個紅綠燈。為什麼蝸牛起步?絕大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據說省油”……在UC上,“十大省油攻略”常年排名前三……UC小編的智商、水平眾所周知……撇開不談,但,車都開了還計較那點油錢?時間寶貴還是那幾毛錢寶貴?

好吧 ,這裡要普及點個人經驗:蝸牛起步並不省油!

我的經驗是在紅綠燈路口,留一小段距離,不要影響到左右視線,紅燈變綠燈前兩秒從容的抬離合……這樣,一是禮讓行人,其二提早快速起步。快速起步有個好處,你可以佔到更好的位置,不用跟著蝸牛一路慢騰騰,在下一個路口又可以佔第一個,如此往復……既省油,又減少刮碰的概率,還節省時間 筆者常年這麼開車,百公里油耗穩定在5.1-5.3之間,福建夏天熱開空調油耗高點。

以上,並不是最可惡的。

我覺得在高速上最險象環生的情況就是:在車流湍急的高速上,你在最左側車道,高速行駛,忽然前面一輛車,70-80速,你只能踩剎車,因為右側車流急,車距不足,同時祈禱,後面的車不要走神,而你發現你要變道超車已經需要極大的耐心耐心耐心……了。因為你的車速和前面的車速一樣,右側變道需要足夠的距離來讓你提速,否則極易追尾!稍不留神就是重大事故! 這種類型的司機其實應該以危險駕駛論處。

另,我發現高速上有個特別二的行為,一群車,慢悠悠的擠在一起,不緊不慢,形成一個團狀車隊,“車隊裡面”每個人都慢慢開…….宛如行走的“烏雲”……一般而言,我都會想辦法衝出“烏雲”,因為我知道,一旦“車團”裡面有一輛發癲,你只能指望運氣了……

事實上,高速最悲哀的是:在超車道你往往無法超車,你只能在最右車尋找空檔,和大車,和職業司機這邊找空檔!尤其是節假日免費的時候!

所以開車最讓大多數人以為正確的謬誤就是“開車慢一點,開車慢一點,開車慢一點……” 沒人教你要超速行駛,但,慢確實不是安全,往往還害人害己。要安全,最重要的不是慢,是不要走神!控制好關鍵節點,比如變道,超車,並道。


@Direct-eks

  1. 1.高速或者快速路(比如成都的三環)上佔著快車道然而連明明白白標好的最低限速都達不到。你說限速100我不要求你開100,80完美,可60過分了吧?危害其他答主也說了。慢從來不等於安全。
  2. 2.遠光隨便開。自以為遠光燈照的遠就安全,對,沒錯,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當然可以,但是當你錯車的時候能關了嗎?高速基本不存在對向遠光,城區對向遠光危害不至於那麼大,可是山路,你會車還遠光,過分了吧?怕是沒被照過不知道什麼叫暫時性失明…我當然可以保持視線在右側避開你的遠光,可是憑什麼?當然很多車主只是忘了關,經常用遠光提示之後都會關。高速上…你特麼後車開遠光,跟車都跟到幾十米距離了(都不要求你保持科目一里面的安全車距了)還開遠光…生怕看不清楚我的牌照嗎??而且這種情況我也沒辦法提醒,總不能開後霧燈打雙閃?不過這種情況也算少,畢竟大部分人跟車之後都超過去了,可是上次在G5上遇見一個大傻子,開遠光,車距幾十米,跟了我30多公里,防眩光後視鏡都擋不住。
  3. 3.第三點這個大部分人不會覺得是正確的,因為他們只會覺得,我這樣做又沒問題,壓根不會去覺得自己對不對。隨意變道。要下快速路了要下高速了,不提前變道,非要出口到面前了,突然一個右轉燈打著就變道了,雖然自己開車早有防備這種,但是次次這樣,難免出事吧?導航都知道提前兩公里一公里五百米提醒你要變道,不聽,就嫌棄右側車道速度慢,非要走快車道到,然後到頭了一個轉向燈一打就開始連續變道,你不知道這種打燈變道和你直接變道壓根沒差別嗎?(這裡就不提那種出口排隊,耍小聰明從左側車道一直開到最前面,然後開始加塞的加塞狗了,當然,兩根出口通道並道那種除外)

@根叔

單位的司機班班長,去年退休了,持有A1駕照,開單位的大班車,大金龍。有一次坐他的車,一邊開車一邊閒聊,此時後面一輛車超車上來,蛇形走位,咻咻咻。我們的金龍坐姿高,能看見這輛車在車流中風騷走位。這個老師傅就說,其實開車吧,這麼穿插沒意義,一個紅燈就給你等回來,別看你急著白咧的開的挺快,實際上到地方比別人快不了五分鐘,而且要是出個事兒你還到不了了呢。深以為然。

@艾斯比

我本人最討厭的一個理論:慢=安全

大多數人的觀點都是開車慢一點安全,實際上並不是。個人認為車的速度以周圍車流速度為準是最安全的。過慢的車速不但影響其他車輛的正常行駛,對交通的擁堵也是貢獻非常大的,而且還極易造成後車的追尾,雖然責任為後車,但是追尾有很多是由於前車急剎車,或者車速過慢,或者輔路變主路沒有及時把車速提高到主路車流的車速等等。

在高速情況下,個人不討厭亂變道的車,因為只要變道車的車速夠快,我是完全不用踩剎車或者躲避的,怕就怕變道還不捨得踩油門的,罵你一句娘希匹一點不過分。本人開車一向以不影響其他車為準則,尤其變道或者入主路時,儘量地板油,儘快追上主路車流速度,避免後車因為躲避我踩剎車。

在罵別人的時候,自己也要反思有沒有過對方這種被罵的操作,畢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過在路上,大家還是儘量保持平和心態,給新手們一定的寬容,有些人確實駕駛技術還不熟練,不敢給油,不敢變道,判斷不好與周圍車的距離,能讓還是讓一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但是對那些為了省油紅綠燈慢慢悠悠起步的,前面幾百米沒車不捨得加速的說一句:你們真的是很自私。

@Sea

很多答主寫的都的確是不良駕駛習慣,但未必是符合題意的那種「誤以為正確」的駕駛習慣。

龜速開車的「移動路障」的確是最常見最典型的誤以為正確實則錯誤的駕駛習慣,但變道不打燈、不繫安全帶、開遠光燈這種,很多人知道自己是錯的,只是堅持犯錯而已。藉著這個問題我要吐槽最討厭的馬路三俠——路障俠,右轉俠,以及下雨俠。這三俠最大的特點是都覺得自己挺對的。

「路障俠」,顧名思義,移動路障,快速路高速路佔著最左道比限速低好幾十開,還覺得挺安全;所有的起步都慢吞吞,人為降低通行效率,覺得不僅省油還對車好……這個大家吐槽很多,就不再多說。

「右轉俠」,是路權教育不重視,路權管理不嚴格,以及路政設施不科學等等幾類問題匯聚到一起的核心體現。有那麼一類駕駛者,總覺得我要右轉,我是一種無敵的存在,我不用等燈,我也不用看路上的車流,至於人行道上這些人和自行車,真特麼討厭,為什麼我右轉的時候人行道上總有人擋路,按喇叭,催他們趕緊走,踩油門跟他們搶路!「右轉俠」們可能老覺得自己路權最高,老子不用看紅綠燈!

然而實際上,你們是整條街路權最低的交通參與者,最低,最低!每當我在人行道或者自行車道看見呼嘯而來、鳴笛而去的右轉俠,都會順便贈送中指手勢一枚。

「下雨俠」,又稱「雙閃俠」。有一類駕駛者,平日裡什麼都好,遵規守紀,可一旦下雨就彷彿變了個人,瞬間切換成「路障俠」,大幅影響交通效率不說,還必須得把雙閃打開,覺得這些措施都採取了最安全。嗯,是的,你們就是雨天事故的源泉。

@労中一

說說什麼是正確的吧

  1. 記住剎車在哪,過每一個路口時,把腳從油門上拿下來,放到剎車上面虛踩著,沒有東西衝出來再放到油門上,有事直接踩下去,你要是養成習慣每個路口都這樣,你總有一㳄會感謝我。
  2. 在路邊有停著的公交,大巴,中巴時,駛過他時一定減速,減到你能控制的速度,你不知車前會衝出什麼來,而且尤其一部分人下客車後喜歡從車頭前繞出來。同理,你開轎車時路邊有足以擋你視線廂貨時你也應該點一點剎車。
  3. 下雨天不要高速駕駛,你試過在有水的路面上高速剎車就知道,有時車想往哪跑不是方向盤能控制的。
  4. 還是下雨天,儘量走路的最高部分,就像鄉村馬路,就走中間,因為雨水會把釘子鐵屑之類的衝到低的地方,這樣減少中獎率。
  5. 跟車不要跟渣土車,他們車破人猛後廂板掉了也不知道,別說掉塊渣土砸到你愛車了。八十邁以上的路拉石子的車也別跟,前擋玻璃中獎率挺高。另外,高速時遇上拉著蜂箱外出放蜂的車時及時關閉門窗玻璃,有用。

6.想到再說添加:冰雪天儘量別開車,有條件就上防滑鏈,開履帶工程車或坦克的忽略此條。

@乸破輪精靈

好多人變道都喜歡鬆油門,甚至去踩剎車變道一定要踩油門!尤其是行駛中只要相對速度大於零就不會和後車撞擊!

同時,如果是因為車距關係需要剎車的說明不具備變道條件你根本不應該去變道

還有關於夜間燈光的理論上夜間同向行駛的兩輛車應該由前車打開遠光燈,後車打開近光燈當後車開始超越時,後車打開遠光燈當完成超越時,原前車關閉遠光燈交規中也是有規定的,見實施條例58條。不過實際操作中好像沒人這麼做。。

關於紅綠燈,視野良好保證安全請地板油起步,儘快加速到限速。

路口掉頭走大一點!走大一點!路口掉頭也要進左轉待行區!開個轎車還卡在路對面再倒一把!

@燈泡的燈

1,沒有路權的概念,這個概念在大陸來講是基本不知道的,司機在路上本著哪有空位往哪跑,也不管地面是實線還是雙實線,特別是堵車的時候,一根道能並排三根道。

2,闖綠燈,市區很多路口流量大的時候容易造成堵車,哪怕是綠燈很多司機也要往前衝然後排在道路中間,這樣對向車道轉彎的車怎麼通行?還有在其他十字路口和臨街小區大門口,一遇到堵車是絕對不會把出入口留出來保證通行的,實在是難以理解,留點空位能逼死強迫症嗎?

3,停牌不停,很多路口都有停的標誌牌,這個意思是此處沒有紅綠燈,需要把車完全停止後觀察路況,確保安全再起步通行,如遇到路口上四個方向都有車輛在此交匯,依照先來後到原則和左邊車輛讓右邊車輛優先原則。事實上很多司機並不會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這樣做,反而有很多剎車都不帶一腳的。這樣能不出事?

3,左轉優先,很多時候你去看紅綠燈路口,如果左轉綠燈和直行綠燈同時亮的時候,左轉的車會第一時間搶在對向直行車前面轉彎,以至於直行車道會起步後再踩剎車,更有的一排左轉車排隊左轉全部把對向直行車輛逼停!難道真的沒人知道直行車的優先權是除了行人外優先權最高的嗎?

4,打轉向燈變道一定安全,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就是說你要變道的時候打轉向燈後車就讓你先通行,按照理法來講,憑什麼我要讓你變道我要讓你,哪怕你打了轉向燈,這隻能讓我有心理準備你要過來,可我願不願意讓你過來是路權的問題,我在車道直行我的優先權比你大,很多時候市區的擦掛不就是這樣產生的嗎?作為司機來講應該做到路線提前規劃,何況現在導航這麼發達!

5,歸根結底還是路權的問題,司機普遍不知道自己在路上哪些情況可以優先通行,哪些情況是讓別人優先通行,當然駕校也沒教過,道路通行效率是怎樣通過人為開車的因素而得到提升。

6,盲區,很多人覺得大車才會有盲區,其實轎車也有,很多人在變道轉彎時只看後視鏡,其實這樣有安全隱患(特別是我國有電動車比較多的情況下)一定要在變到前轉頭看一下側面情況,確認安全變道,這一條在北美國家在考駕照時的硬性條件,關鍵時候的盲區檢查能避免很多大事故!

@teemo醬有點甜

1:熱車熱車熱車!

年年冬天討論年年冬天爭辯!

事實證明,江蘇省下雪天涼車直接起步的我,沒有修車發動機沒壞變速箱沒問題!!!不想說熱車了!

2:停車停車停車!

天天爭論年年爭辯!

到底需不需要先空擋後手剎然後松腳剎最後掛P檔!

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你愛咋停咋停,保修期內變速箱壞了去找四兒子,他要是說你是因為停車順序不對壞的,我直播吃翔三斤!開攝像頭不打馬賽克的吃!

3:霧燈霧燈霧燈!

沒事晚上別開霧燈了好不好我求求你們了!

說到這我不得不誇誇大眾,大眾車的霧燈開關和遠光變換真的是特別合理!

燈光開關沒有集成在轉向燈上,想開霧燈還得把開關往外拽,避免了很多因為失誤打開了霧燈的問題。而且,不關霧燈大燈關不掉,避免下次開大燈直接把霧燈同時打開的失誤。

同理還有遠光變換,遠光需要往外推,手指頭短的人開遠光打轉向燈都費勁,只能切換到近光來打轉向。對於需要頻繁打轉向燈的市區工況,近光燈打轉向很舒服!比國產和日系的所有燈光全部集成在轉向燈上好用的多。

4:讓大車,讓大車,一定要讓大車避免和大車並排同速度行駛!

本人工作關係,經常開藍牌箱貨,體驗更深。

有些人腦子一根筋,認為我不違章你也沒理由碰我,可是你要知道,大車的盲區全部集中在車頭以後,有時候變道根本看不見你!遠離大貨車,特別是重載半掛。起步慢,司機根本不願意踩剎車,緊急情況踩了用處也不大。遠離遠離遠離,安全第一。

5:起步快一點,快一點,快一點!!!

綠燈亮了起步快點費不了你多少油,一根菸錢都沒有!還有輔路進主路的高速,封閉國道,儘快提速,安全比慢悠悠的省油重要的多!越慢越安全並不是特別正確!

6:看說明書,說明書,說明書!!!

很多東西說明書寫的很詳細,包括簡單的故障排除和檢測,還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功能。別以為會開車就不用看說明書了,一定要看!

7:儀表盤的故障燈要認識!一定要認識!

這裡給不詳細說,教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小技巧:

儀表盤的各項指示燈是有顏色的,功能和紅綠燈一模一樣:紅燈停,黃燈注意(或者警告),綠燈行!

什麼意思呢,儀表盤上紅燈亮了,一定要靠邊停車不要再走了。比如機油壓力燈,水溫警告,電瓶燈這些都是紅色的,亮了車子不能再走了。

黃燈一般是警告,大部分情況可以繼續行駛,但是要儘快做檢查排除故障,比如發動機故障燈,黃色的,亮了代表發動機有故障碼了。

綠色的是指示燈,比如轉向燈,近光遠光燈等等等等(怎麼這麼像因特爾),有些車子的遠光指示是藍色的,同理。

總之,紅燈停,黃燈警告,綠燈行。儀表盤也是紅綠燈。

@Ivony

變道不打燈應該是最常見的,問題在於對於這種情況幾乎沒有任何懲罰,所以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了。

結果就是所有人都要不停的預測前面的車會不會變道。

評論中有人說這不是誤以為正確的駕車習慣,其實多看看評論就知道了,這就是被奉為圭臬的習慣。變道的時候如果提前打燈就會被後面車滴和搶道最後無法變道。

@匿名用戶

雨霧天氣開雙閃。都說了雨霧天氣開霧燈,前後霧燈,沒前霧燈開近光,後霧燈是國家強制必須有的!這個問題很多人拿出法律規定來說事。那好我們來看看法律是怎麼寫的。

第八十一條 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遇有霧、雨、雪、沙塵、冰雹等低能見度氣象條件時,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能見度小於2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後位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60公里,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

(二)能見度小於1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40公里,與同車道前車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

(三)能見度小於5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20公里,並從最近的出口儘快駛離高速公路。

雨霧天氣並不是不能開雙閃,但是看好了開雙閃是有各種前置條件的:在高速公路上,能見度小於100米車速小於40kph,車距50米以上。一幫人稍微下點雨起點霧就在那閃,還有在市區行駛甚至堵車還在那閃閃閃閃閃的。真覺得自己做得對?

開得慢就安全。非要矯情一下也不是不對,但這個『慢』說的是相對速度而不是絕對速度。也就是說你的速度相對於同車道其他交通參與者的相對速度越慢的確越安全,但並不是說你開得越慢就越安全。在路上龜速行駛無異於一個路障,尤其是在高速上還龜速的話跟逆行也沒多大差別了。

路口變綠燈大腳油門起步。嗯,很多人在吹這個,尤其是破乎上的各種海外黨。說什麼能提高路口通行效率云云。確實,這麼做的確能提高通行效率,但那也是在發達國家交通參與者素質高且法律完善的情況下。但是拜託看好了,這裡是中國,有著中國特色的交通條件和中國特色的法律。一般稍微有點人口密度的地區,你在線內等紅燈的時候你前面的人行橫道上就已經堆滿了各種等紅燈的電動車自行車把你死死擋住了,這時候你大腳油門出去給你安個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是有可能的。就算前面沒車擋路,在你衝出去的時候指不定從哪就竄出來一個電驢子、自行車或者行人之類,他們可不管什麼紅燈什麼逆行之類,反正你撞了他就算你沒責任也得賠10%這是法律規定的。還有對面車道那些切內線左轉的機動車,他們可不在乎什麼轉彎讓直行。雖然撞了他也是他全責但你也得賠時間修車不是,要是再碰上個和稀泥的交警給你安個過路口不注意觀察之類罪名讓你擔個次責也不是不可能。要知道國內的交警對急加速急剎車可是沒什麼好印象的。

不按喇叭就是文明。這一點是被傳得最邪乎的,幾乎成了公認的了。拜託主機廠不是傻逼,人家在每輛車上都安了喇叭而且把喇叭設置在最容易操作的方向盤正中不是沒有道理的。某車評人說得好,在國內道路上,喇叭是最重要的主動安全設備沒有之一。對於那些把公路當自己家客廳隨意亂拐的電驢子們喇叭是你唯一能讓他意識到你存在的東西了。喇叭這個東西要用而且必須得勤用,想要文明駕駛注意喇叭的用法即可。喇叭是用來告知對方你的存在而不是用來催促的。對於沒有車廂的電動車三輪車自行車之類感覺對方有拐彎的可能時輕點一下就好不要拖長音,對於汽車按兩下第二下稍微長點必要的時候閃大燈畢竟很多人喜歡聽音樂,路過小路口的時候如果沒法觀察到路口內的情況減速鳴笛提示一下可能存在的從路口突然衝出來的人。要是這樣還有人不爽也至少比被撞飛好多了不是?至於那些全城禁止鳴笛的城市還是儘量遠離吧,這種無腦一刀切又不是一次兩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