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德国蜂蜜引发的6个思考

一瓶德国蜂蜜引发的6个思考

周末晚在一朋友家做客,见桌上有瓶进口蜂蜜,便随手拿起看看。朋友见状,立马来了精神。

"这是德国的,我告诉你,德国人还真是厉害。"

"怎么,这蜂蜜很好吃是吧?"

"不是,是瓶子。"

"瓶子?瓶子也能吃?"

"嗨,也不是,你拿过来吧。"

朋友拿过瓶子眼睛里放着光。

"我买过很多种蜂蜜,但吃的时候总有个问题,就是蜂蜜是很粘稠的,你倒的时候倒多倒少很难掌控,需要很小心,而且很容易就把瓶口沾满蜂蜜,弄不好连手上桌子上都会沾着。"

"用勺子不就行了。"

"那多不方便啊,如果取一勺也就罢了,但如果想取两勺,你得先清干净第一勺子上的蜂蜜,再去取第二勺。而这个瓶子比较特别,是塑料材质的,瓶口有点像牙膏的端口,用的时候挤一挤蜂蜜就出来了,很好控制。"

"这算什么,咱中国的也有这样的啊。"我有点不屑了。

朋友听我这么一说,笑呵呵地拿来另一瓶看似一模一样的蜂蜜,只不过是国产的。你先试试这瓶,再试试德国那瓶。

于是我抓起国产的那瓶对着杯子开始挤,蜂蜜很自然地流了出来,可当我停止挤的时候,有少许蜂蜜没有停住,还是流了出来,另外还有一些蜂蜜留在了瓶口。

我又抓起德国那瓶开始挤,蜂蜜也很自然地流了出来,没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当我停止挤的时候,见证奇迹的时刻便到来了——没有蜂蜜继续溢出,也没有蜂蜜留在瓶口。

我有点不信这个邪,换了个角度,将瓶口稍微向上,再次挤,结果却是一样的,瓶口干干净净。"怎么样,不服不行吧。"朋友咧着个嘴对我说。

"这个蜂蜜在德国一定挺出名的吧,我是说这个牌子的?"

"我还真不认识这个牌子,随便买的。"朋友犯窘了,"但现在我知道这个牌子了,下次有机会一定多买点。"

周末的这个经历触动了我的神经,思绪纷飞之下,整理出来一些关键词,仅供参考:

1. 设计

本人不懂设计,但是就此次经历而言,我的想法是设计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但更多是内在的。就像德国这瓶蜂蜜,看上去不怎么样,但用后你才会佩服其如此人性化的设计,才能更进一步理解什么叫做一切以人为本。

2. 用户体验

一个优秀的产品往往会带给你一种美好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多来自不经意间的细节,而值得回味的往往也是这种震撼人心的细节。

3. 客户需求

设想一个生产蜂蜜的企业如果全部心思放在琢磨如何产出更廉价更优质的蜂蜜上面,那可能误入歧途了,因为不远的前方是一条会令人走火入魔的价格战之路,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全行业产品趋向同质化,竞争白热化,价格成本化,没有差异化可言,也就意味着你的利润不会超过行业平均利润,大家也就"同甘共苦"吧,到了这个地步也就无所谓客户需求了,而是追求你死在我前面一天。所以我们需要关注蜂蜜之外的东西,比如装蜂蜜的瓶子,这样大家都可以活着,但是我活得一定比你好。

4. 创新

我们都喝过蜂蜜,在取蜂蜜时可能都遇过麻烦,只是大多数人都不在意,甚至不认为这是个问题,也许这个问题太普遍了,所以也就不是个问题了。

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给创新引申出三个层次:有个问题,别人解决了,你解决得更好——改进性创新。

有个问题,没人能解决,你解决了——突破性创新。没有人意识到有个问题,而你发现并解决了这个问题——革命性创新。

创新的根本动力应该是更美好的生活,需要的是我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一种对于积极改变世界的宗教式的信仰。

5. 品牌

对于一个毫不知情的顾客,他们总是先记住了产品,其次才会关注品牌。无论大小品牌,有一个坏消息:你可能会忘记自己曾经做过的坏事,但是顾客不会忘记;好消息是:你可能会忘记自己曾经做过的好事,但是顾客也不会忘记。

6. 中国制造

想说的太多,但现在我只想说,当我们随随便便在中国买到哪怕是瓶蜂蜜都可以让人赞叹的时候,此处省略一万字……

(by 焦点视界特约作者_仝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