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丨伊金霍洛旗蒙古族首飾

民俗丨伊金霍洛旗蒙古族首飾

伊金霍洛旗(位於鄂爾多斯市)蒙古族首飾最典型的是“頭戴”。頭戴又由“臉垂”和“髮套”兩部分構成。

民俗丨伊金霍洛旗蒙古族首飾


“臉垂”,蒙古語稱“西布格”,是把特製的木胎用布縫裹,狀如棒槌,長5寸左右,其上端飾以白銀、鑲嵌珊瑚、珍珠、瑪瑙等各色飾物,下端飾金屬穗擺,同髮辮連結起來,垂至兩頰,故稱臉垂。

民俗丨伊金霍洛旗蒙古族首飾

“髮套”,蒙古語稱“阿日布其”,是一種綴滿珊瑚、瑪瑙、珍珠、綠松石和銀質花飾的圓形頭環,由腦後和頭兩側飾片、前流蘇飾片、兩側穗飾等部分組成。“髮套”是完整的,戴取十分方便。

民俗丨伊金霍洛旗蒙古族首飾

頭戴價格昂貴,一套中等水平頭戴的價值相當於三四匹好馬。其製作精巧,佩戴之則儀態端莊,泠泠作響,顯得雍榮華貴。只有已婚女子才可佩戴頭戴,第一次是在成婚之際,由德高望重的“梳頭父母”為其佩戴,並有誦詞祝頌。婦女平時不佩戴頭戴時,不能“露頂出門”,要罩頭巾或戴帽子。摘自《伊金霍洛旗志》 選自/方誌內蒙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