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很少有人去射杀敌人的马?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战争中,春秋争霸时代,确实战阵之上射马的情况相对较少,因为那时候打仗更类似武艺竞赛,双方勇士乘坐战车相互比武,攻击对方战马是比较下作的行为。但是混战中射马还是很常见的。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很少有人去射杀敌人的马?


马在古代战争中占据重要位置,起到关键性作用。首先马在军需供给始终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受交通、运输能力、安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古代军粮的供应非常艰难,甚至拖累了军队自身,限制了战争的进程和发展。古代军队中解决军需供给的兵种是游牧民族的骑兵,其中“羊马随征”的马成为乳血肉俱佳的食品。

不伤害马,通常还是欧洲骑士的行为规范。中国可是讲究“射人先射马”的。欧洲骑士对阵不伤害战马,是当时战争模式决定的。贵族骑士之间,论输赢而不一定分生死,落马被俘的贵族也没必要“杀身成仁”,力战不敌,败方交出武器做俘虏没什么不光彩,胜方也对俘虏也以礼待之,等待对方交付赎金就放人。而俘虏的马匹、兵器、盔甲都成为胜利者的战利品。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很少有人去射杀敌人的马?


马在古代一直都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对军队的机动性有很大的提升,对战争的胜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汉武帝时期就曾为了得到大宛的汗血宝马而发动对大宛的攻伐。历史上各个王朝也都有设置专门饲养国家马匹的部门和官员。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很少有人去射杀敌人的马?


在战场上,面对横冲直撞过来的敌人骑兵,生死攸关,瞬间决定双方的生死,你射出的一箭、刺出的一枪会考虑只对人而不对马吗?就算你只想射人,你有这样的技术吗?恐怕你是后羿,也不一定能做到。对付潮水般冲来的尤其是骑兵,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要停滞敌人冲锋,只要能停滞敌人的冲锋,射那里都行,管他是人是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