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站敗後,全日本只有這個人平安無事

19世紀中葉,日本開始明治維新,並以此為標誌,向工業文明轉型。這場變革對日本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天皇自然也不例外。在之前的上千年歲月中,天皇都一直沒有政治實權,最好也不過就是個掌握道統的名義統治者,甚至經常淪為幕府將軍的提線木偶。而在明治維新後,天皇重新掌握世俗權力,成為日本政治和精神層面的雙重領袖。

日本二戰站敗後,全日本只有這個人平安無事

在天皇的率領下,日本開始了強勢變革和擴張,先擊敗中國,再戰勝沙俄,國力大幅提升,從一個東亞農耕小國,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二流工業強國。這種上升勢頭一直持續到二戰。要知道,直到1945年2月,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還有近七百萬兵力,而且,戰鬥能力相當強,要想消滅他們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美軍自然不會做。所以,以保留天皇為條件,誘惑日本宣佈投降,是當時最合適的做法。

日本二戰站敗後,全日本只有這個人平安無事

不廢除天皇,就相當於保留了日本臣民心中的一根支柱。這對日後的軍事佔領十分有益,可以大大減少軍事佔領時期日本人的暴動,降低維持日本秩序的成本。

另外,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就已經開始不對付了。倘若日本最終向蘇聯投降而未向美國投降,那麼日本就會由蘇聯接管,繼而被迅速赤化。這不利於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的利益。反之,日本倘若向美國投降,那麼美國在亞洲就可以建立一塊制衡蘇聯的陣地。而天皇制的存在,恰恰可以為日本的獨立和發展提供支持。

日本二戰站敗後,全日本只有這個人平安無事

所以,保留天皇制度用來換取日本的投降具有提前掌控戰後世界格局的意義。

況且,在日本國內,共產主義者一向主張廢除天皇。若天皇果真被廢,增強的是共產主義陣營的氣勢,美國當然不會為別人做嫁衣裳。

因為美國的影響,天皇制還會保存相當長一段時間。只是在如何體現自身存在價值方面,它不再像古代那樣,依靠裝神弄鬼的忽悠,更不可能是近代的政教合一煽動民眾,而是充當一個高級道德模範,在精神層面發揮維繫主流意識形態體系的作用。當然,這種主流意識形態,首先必須與美國利益相契合。

日本二戰站敗後,全日本只有這個人平安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