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雷曼兄弟君

紀念雷曼兄弟君

西曆2018年9月15日,就將是美國昔日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產10週年的日子。一天,我獨在街上徘徊,遇見C君,便問我道,“先生可曾為雷曼寫了一點什麼沒有?”我說“沒有”。她就正告我,“先生還是寫一點罷;金融危機10年,讀者們就很想看先生的文章。”

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寫的專欄,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且無牛股奉送之故罷,閱讀一向就甚為寥落,尤其在當下熊市的生活艱難中。然回顧歷史上金融風暴的發酵過程,於當下仍有些借鑑意義。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雖然於雷曼毫不相干,但在A股,卻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夠相信真有所謂“以史為鑑”,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現在,卻只能如此而已。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股生,敢於正視割肉的鮮血。這是怎樣的無奈和彷徨?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羊群的盲從和金魚的記憶。在這羊群的盲從和金魚的記憶中,又給人新的牛熊輪迴,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A股10年來幾乎原地踏步,我們還在這樣的市場待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雷曼破產也已經有10個年頭,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在當年破產的金融機構中,雷曼是最大的一家。早在破產前的幾年裡,樓市持續繁榮的美國,已出現零星的違約案例。零星者,本是不足為懼的,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現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直到後來,殺傷力的集中迸發,才有人說,CDO和CDS,便是擔保債務憑證和信用違約互換,已經將零星的違約,層層包裝並槓桿放大,演化成核彈級別的次貸危機。

直到2007年前,始終還一直是好消息的,國內的龍頭券商,甚至公告,要牽手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合作內容,便是股權互換,當時也曾收了幾個漲停。然而造化弄人,便是監管批准進程的緣故,遲滯不前。接著居然鬧出擠兌風波,隨後便是鉅額的資產減值,貝爾斯登,竟一夜之間,成了摩根大通的囊中之物,於中信證券而言,倒是躲過一劫。總之,那一次就是生死之隔了。

我在16日早晨,才知道雷曼宣佈破產的事;隨後便得到消息,說美國政府出馬,對幾大銀行進行注資,偏偏雷曼不在受救助之列。但我對於這些海外的新聞,竟至於頗為淡漠。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預期,來推測危機的走向,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危機竟會兇殘到這地步。全美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更何至於在黎明前喋血呢?

然而隨後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他自己的屍骸。還有,是消失的貝爾斯登、美林證券,以及幾乎被國有化的AIG。而且又證明著不光有破產,還有被收購和注資,因為其他機構,真是已經Too Big Too Fail了。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流動性枯竭,國際貿易斷崖式下跌,金融市場更是血雨腥風,我懂得金融危機之所以橫掃世界的緣由了。危機呵,危機呵!不在危機中抄底,就在危機中爆倉。

但是,我還有要說的話。我沒有親見;聽說他,雷曼兄弟,那時是躊躇滿志的。自然,謀利而已,縱加了槓桿,在“永遠上漲”的房價,看似安全的擔保,以及由此而來的龐大金融衍生品投機市場面前,誰也不會料到有這樣的結局。但竟在危機中倒掉了,再沒有白衣騎士。同行業的貝爾斯登,早早便被摩根大通收購;另一家美林證券,化作美銀美林;即便如龍頭的高盛,也最終達成城下之盟,接受了巴菲特的馳援,據說是50億美元、利率10%的優先股,以及額外的認股權證。

始終認為命運不公的雷曼兄弟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有他自己的屍骸為證;同樣激進的貝爾斯登、美林消失了,有當時的新聞報道為證;只有高盛、大摩還在重傷中呻吟。當投行自絕於所發明的衍生品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呵!優化資金配置的願景、助力實體經濟的偉績,不幸全被這危機抹殺了。但貪婪的銀行家們卻居然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曾經吃相難看……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幾家金融機構的命運,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是不算什麼的,至多,不過供閒人以飯後的談資,或者給有心人作“研究”的標本。至於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景氣與危機的循環,實在不過是常見的案例。正如申萬宏源的形成,當時便是申銀、萬國和後來的宏源,結果卻只濃縮成四個字;又如國泰君安,也不過是國泰和君安的合體,在記述中,僅僅描述成“行業走向規範”。更大的災難,也充其不過“我們走了一些彎路”而已。

然而既然有了教訓,當然不覺要汲取。至少,CDO和CDS,幾乎是被徹底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然資本逐利的天性,終究會在其他地方摸索出新的套路。在未開發的處女地上,儘可能地給人加上槓杆,質押、配資、首付現金租金貸、花唄白條……合同上每一處簽名或點擊“同意協議”,都漸漸變成像是生死託付,而若隱若現的壞賬的影子中,似乎藏著危機的猙獰。

雷曼兄弟真的是死掉了,華爾街上不會再有他的銘牌;而神州大地上,遍地而出、野蠻生長的所謂金融創新,正向華爾街的前輩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