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平衡陰陽,喝茶有道

“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雲:

“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平衡陰陽,喝茶有道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秋分|平衡陰陽,喝茶有道

漸入深秋,氣溫的下降速度明顯加快,諺語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都是在形容氣溫下降之快。此時人的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處於受抑狀態,易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情緒低落,這便是“悲秋之情“的由來。不得不說,秋時的低落情緒催生出無數詩人才子的相思之苦和感時傷懷之情,留下許多耐人品味的詩詞作品。

《秋風詞》

唐·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秋風辭》

漢·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詩詞雖美,但卻不能讓悲慼之情一直佔據上風,心情好才能身體好。秋季養生,應以“收”為主。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鬱結。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靜,在時令轉變中,維持心性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才能保生機元氣。

秋分|平衡陰陽,喝茶有道

談及收斂心緒、調養身心,喝茶便是此時的不二選擇。在這個時候適宜的茶品,仍然是烏龍茶。秋季由於氣候原因容易使人出現“秋燥”,可能會引發咽喉不適、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等問題,此時綠茶太寒,紅茶太熱,而烏龍茶常飲能潤肺、益肺、生津、潤喉,有效清除體內餘熱,恢復津液,對秋季保健大有益處,是“平火”的絕佳法寶。

而且素有減肥茶之稱的烏龍茶喝來也可以幫助帶走體內多餘的脂肪堆積,因為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證實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實驗結果也證實,烏龍茶的確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秋分|平衡陰陽,喝茶有道

四大烏龍各有益處,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鳳凰單樅和隔年的武夷巖茶最好。各類老茶茶性平和,適合晚飯後飲用,特別是老人,晚飯之後喝一點老茶安神易終,對睡眠有很大的好處。

“茶可清心最宜人,綠伴盛夏花伴春。秋有黃白冬紅黑,青茶四季可安神。六大茶類性各異,寒涼平溫需記真。物不求貴真即好,看人喝茶是靈魂。”每個節氣都是一個養生節點,跟隨節氣喝對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著名文化茶專家趙英立老師帶您瞭解每一個節氣的養生特性,並且介紹對應此節氣的茶品,通過看季節喝茶,看體質喝茶,到看茶本身喝茶三維度講解。

快來掌閱琳琅課堂收聽趙老師《好好喝茶:24節氣如何喝茶》的課程,學會在每個節氣選擇適宜茶品,跟隨老師一起喝茶養生!

秋分|平衡陰陽,喝茶有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