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賺錢經營時機到拐點,中國銀行業會不會存在大面積破產倒閉?

最近媒體上披露幾起銀行事件讓人對我國銀行業經營前景及銀行股產生一種焦慮心裡,比如一些地方中小商業銀行被取消IPO上會、大面積虧損、不良資產大幅反彈及一些地方政府對銀行的"不善意"的態度等等,都讓人不自覺地產生了廣泛的聯想:

躺著賺錢經營時機到拐點,中國銀行業會不會存在大面積破產倒閉?

銀行業是否還會持續保持良好經營態勢?

銀行業會不會產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上市銀行未來是否能給投資者以較好的投資回報?

等等,這些疑惑在當前有一定市場,也困擾著民眾對銀行生存發展前景的正確判斷。

躺著賺錢經營時機到拐點,中國銀行業會不會存在大面積破產倒閉?

誠然,目前銀行機構經營出現不同程度的困難,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是偶然的,是受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有些現象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當前國內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從經濟高速增長向中高速換檔轉變,國家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金融降槓桿等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使得國內銀行業近20年的大好經營時機已到了拐點,銀行金融機構在受到宏觀調控大環境影響下,經營利潤開始下滑,不良貸款開始反彈,資本充足率開始下降,撥備覆蓋率有所降低,這些都成了一種必然現象,不值得大驚小怪。

央行歷次的降準或定向降準都具有一定貨幣政策指向的,此次MLF亦不例外,明確要求重點流向三個環節:小微企業融資貸款;地方融資平臺、基建投資的存量項目等;信用資質相對較弱的、面臨信用債存續的民營企業。應該說,央行確定的MLF貨幣政策指向還是相當正確和富有遠見的:

躺著賺錢經營時機到拐點,中國銀行業會不會存在大面積破產倒閉?

一則,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始終沒有根除的頑疾,不僅令中央政府時刻惦記,也讓全社會廣泛擔憂。不久之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扶持小微企業破解融資困局的五項優惠財稅金融政策,應是歷年來中央政府在支持小微企業政策尺度最大的一次,足以表現中央政府對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局的重視程度。

這次的MLF也可算著是對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小微企業支持定調的具體落實。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銀行機構支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截至2018年1季度末,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25.1萬億元,佔金融機構貸款總餘額比重從2010年3月末的14.8%上升到20.1%,這是中央多次定向結構性政策鼓勵的結果。

躺著賺錢經營時機到拐點,中國銀行業會不會存在大面積破產倒閉?

然而,即便如此,這一貸款規模與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是極不對等的。據世界銀行2018年發佈的《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對新興市場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融資不足與機遇的評估》報告,我國中小微企業潛在融資需求達4.4萬億美元,融資供給僅2.5萬億美元(約16.5萬億人民幣),潛在融資缺口高達1.9萬億美元,缺口比重高達43.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