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玉钏儿月钱二两银子,跟袭人、周赵姨娘一样。当然,她是因为姐姐金钏儿跳井而亡,王夫人心怀愧疚,把姐姐的一份月钱给了她,“吃个双份儿也不为过”。但是按照《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笔法,领着姨娘、屋里人的月钱,会不会就暗示、或者预兆玉钏儿将来,也可能成为某人的妾?

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正好有个机会,贾政告诉赵姨娘:“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与、给环儿”,而玉钏儿是贾政正妻的大丫鬟,会不会是被贾政看中了的两个丫头其中之一呢?

表面看来,这个推论不无道理。贾政只有周赵两位姨娘,年纪都不轻了,显然贾政不是沉溺女色的那种人,想必接触丫头范围也不广。

宝玉的大丫鬟袭人,名字是宝玉代起的。贾政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问“袭人是谁”,可见他对宝玉屋里的丫鬟是很隔阂的。贾环的丫头当然也是这样。那么,能被贾政看中的丫鬟,应该不出贾母、王夫人、赵姨娘这三个范围,因为他不大可能去做粗活的丫鬟中挑选子妾。

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贾母身边丫鬟很多,光是一两银子月钱的一等丫鬟,就有七个之多——本来有八个,袭人被借调到宝玉屋里去了。八个丫鬟中,鸳鸯、琥珀较为出挑。当然不可能是鸳鸯。因为经过“誓绝鸳鸯偶”,跟贾赦翻了脸,任何人打主意都不可能打到鸳鸯身上了:鸳鸯肯定不会同意,谁去也是自讨没趣;万一鸳鸯同意了,等于直接打贾赦的脸,太让大老爷下不了台了。

会不会是琥珀?她性格不像鸳鸯那样刚烈,但是比较温和智慧,也敢跟主子比如宝玉黛玉开玩笑,遇到紫鹃不在的紧急情况,还曾被临时借调到黛玉身边服侍。没有证据表明贾政是看中了她,或者没有看中她。

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王夫人身边,金钏儿死后,只剩了玉钏、彩云、彩霞三个大丫鬟。彩云,或者彩霞,或者两个人,跟贾环有点暧昧。而赵姨娘向贾政求彩霞的时候,彩霞自己是被打发出去了。贾政的拒绝表明,他看中的肯定不是彩霞。剩下玉钏、彩云二人,不知是否被贾政看中。

周姨娘存在感很弱,也不知道她身边有没有出色的丫头。赵姨娘身边有两个丫鬟,一个小鹊,就是半夜跑到怡红院送信的那个,明显是内奸;另一个叫小吉祥儿,曾向雪雁借“月白缎子袄儿”被拒,虽然出面的是赵姨娘,也可以看出这个小吉祥儿是比较穷又比较小气的,大概不会被贾政看中。

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赵姨娘身边并没有出色的好丫鬟,因为人事权在王夫人、王熙凤手里。王夫人倒罢了,王熙凤实际操作执行,肯定不会选好的丫鬟给赵姨娘使用。她不是明白说过:“也不想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认为赵姨娘根本不配使唤两三个丫头。而小鹊常常给怡红院报信,说不定就是出于王熙凤的嘱托或者暗示,在安排人事的时候已经埋伏下了内奸。也可能是马道婆事件之后,王熙凤对赵姨娘起了疑心,调换了小鹊到她身边去做卧底。

同样的道理,王熙凤肯定会选最好的丫鬟给王夫人使用。但金钏儿自称“跟了太太十来年”,说不定是王熙凤还没嫁过来的时候就跟着王夫人了,不是王熙凤的安排。

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被平儿、袭人乃至王熙凤称为“姐姐”的鸳鸯,也跟了贾母多年,很可能也比王熙凤嫁到贾家的历史更长。琥珀等人也有可能。也就是说,在贾母和王夫人身边,有一大群职历很老的丫鬟。

她们都有跟贾政接触的机会,而选妾并不在乎年轻,比宝玉略大几岁也可能选中。这样一来,贾政看中的丫头范围非常之大,根本无从捉摸,也就无法排除、无法确定是不是玉钏儿了。

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换个角度来考虑,贾政是不是真的看中了两个丫头?知道袭人是谁,他马上猜到是宝玉起的名字,说“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诗艳曲上作工夫”。连读“浓诗艳曲”都不满意,显然不会早早替宝玉打算置妾。贾环更小,更不会提上议事日程。

既然不打算置妾,怎么会早早地“看中两个丫头”?我们看看整个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怎么说出来的:

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赵姨娘讨要彩霞给贾环作妾,贾政回答:“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贾政是不肯把彩霞给贾环的,理由很简单:年纪小、影响读书。就像现在也有些家长反对儿女早恋,“怕影响学习”。问题是宝玉还小,不到纳妾收房的年纪,贾政怎么就考虑到贾环了?

黛玉比宝玉小一岁。探春叫黛玉“林姐姐”,肯定比黛玉小。贾环与探春同母,至少又小了一两岁。贾环比宝玉,要小三年以上。还没给宝玉纳妾,就替贾环看中了人,贾政这么说,当然是表示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年纪差着好几岁,选妾却不偏不倚,除非是特别喜欢小儿子。

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贾政并不喜欢宝玉,但也同样不喜欢贾环。既然并不是特别喜欢的儿子,怎么会提前那么多年就替其选定侍妾?贾母那样疼爱宝玉,也只是留意晴雯,并没有公开说明。贾政又不是留恋女色的人。所谓“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的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

我们知道,赵姨娘是比较受贾政宠爱的。对她提出讨彩霞的要求,贾政不同意(他并不知道宝玉和袭人的关系),但也不便或者不忍心明白拒绝。于是,就随口说出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的话,来敷衍或者安慰赵姨娘。

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赵姨娘凭恃贾政的宠爱,或者真的会相信贾政已经给贾环看中了好丫头。想想贾环不肯讨要彩霞,是因为“不过是个丫头,他去了,将来自然还有”,正好跟贾政的说法不谋而合。

以赵姨娘的性格,得不到满足一定会纠缠不休。但贾政的回答,把年幼的贾环和年长的宝玉放到一起,暗示他更宠爱幼子。赵姨娘毕生追求,就是庶子贾环能得到同宝玉一样的待遇。贾政这样一说,赵姨娘除了汇报“宝玉已经有了两年了”,顺势挑唆一下贾政与王夫人的感情,之外就心满意足、不再生事他求了。

贾政看中两个丫头给宝玉贾环作妾,会不会是玉钏儿?

过几年以后,赵姨娘想必还会旧事重提。但那是过几年的事了。这几年的时间,慢慢物色两个好丫头,贾政还是很从容的。到那里兑现承认,就不算失言。也就不会有人追究,贾政说的“看中两个丫头”,并无其事,不过是顺嘴敷衍的一句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