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姹红河谷|能人带动 产业扶贫 红河县藤茶种植成绩喜人

今年5月,红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了脱贫攻坚先进挂包单位、优秀扶贫干部、优秀脱贫典型,他们为红河县决战脱贫攻坚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Hi云南》之《密姹红河谷》特别推出红河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典型系列报道,今天要说的是红河县洛恩乡哈龙村小依沙的李保斗。

清晨,洛恩乡哈龙村小依沙村民李保斗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与邻居一起赶往村里的后山。

红河县洛恩乡哈龙村小依沙,南隔本那河与绿春县相望,距离红河县城72公里,一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小村落,居住人口仅有15户85人,其中贫困人口占一半以上。小依沙位置偏远,但恰恰是这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小依沙全村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降水量达1884毫米,为当地特产藤茶孕育了良好的种植环境。村后山的这片藤茶,就是李保斗带头种起来的,这也是他每天都要前往的工作地。

藤茶,因富含被医学界誉为“血管清道夫”的黄酮,又被称为“黄酮之王”,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曾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李保斗深谙藤茶的发展前景,毕业之后毅然放弃城里的工作机会,决定回乡发展藤茶产业,通过藤茶改变小依沙的落后面貌。回乡后的李保斗一边潜心钻研藤茶的种植管理技术,一边不断做村民思想工作,说服全村15户村民一起发展藤茶种植产业。2016年,李保斗成立了红河县依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立“本那河”“洛恩”藤茶品牌。产品有了,市场问题怎么解决呢?公司成立初期,用李保斗的话来说就是一半时间在地里和公司里,一半时间在推销路上。各种商贸会上都有李保斗的身影,许多商家正是基于对李保斗的诚意,尝试性开展了合作。滴水穿石,慢慢的销路逐渐打开,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小依沙的藤茶在这位年轻人的奔波中被市场认可,一度供不应求,全村村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得到大幅提高,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红河县洛恩乡哈龙村小依沙贫困户 李岸山:以前我家里有一点困难,家里什么东西也没有,种了藤茶以后,家里生活,什么都改善了一点,家里冰箱,家具、电视都有了,生活慢慢地改善了。

精益求精,李保斗知道不断提高质量,才是产品在市场中不被淘汰的唯一准则。他经常邀请专家前来小依沙为种植户传经送宝,不断提高村民的种植技术,提高亩产值和工作效率。两年来,在李保斗的带领和村民的努力下,小依沙藤茶种植达到500多亩,亩产值达2500元,藤茶种植户每年可增收两万元。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正浇灌出小康的萌芽。

红河县依沙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保斗:2016年就开始搞这个藤茶,注册了公司,以公司的名义销售这个(藤茶)。我们这个村贫困户有7户,7户全部种植这个藤茶,因为种植这个藤茶已经有两户脱贫了,明年的话我们全村都可以脱贫了。

连片的藤茶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小小藤茶在李保斗这位能人的打理下,发挥出了令人惊喜的扶贫效应!根据红河县的产业扶贫部署,下一步将在全县范围内把藤茶种植扩大到3500亩,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如今,能人带动,产业扶贫已在红河县遍地开花。在红河县广阔的土地上,活跃着一位又一位李保斗式的扶贫先进典型!尽管他们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但一桩桩掷地有声、抓铁有痕的扶贫实绩,汇聚成一股前所未有的扶贫力量,推动着红河县加速建成小康社会,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