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最熱在中伏。所以,此時此刻,我們經歷的正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根據上班時間常規推算,最近一天24小時中,大部分人估計有20小時都是在空調的關懷下度過的吧!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同時,也正是因為這樣高頻率使用空調,導致人身體不舒服,甚至有人還因此患上“空調病”。根據綿陽中醫院的統計,5~7月,該院神經內科共接收29例面癱住院患者,其中8成患者表示是吹空調後所致。所以,空調的正確使用很重要。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怎樣才能將“空調病”拒之門外呢?下面將進行一一解說:

一、“空調病”的症狀

頭痛頭暈:夏季室外氣溫高,當人從戶外突然進入空調房裡,會讓皮膚的感受從熱直接變冷,血管會出現熱脹冷縮,正處於擴張狀態的血管急速的收縮,導致人會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腹部疼痛、腹瀉: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很容易導致脾胃受涼,減弱腸胃功能,再加上夏季喜歡喝冷飲,使得腸道內外都受到冷氣的刺激,從而出現腹瀉、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的症狀。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皮膚乾燥:在空調運行的時候,會使得空氣的溼度降低,人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皮膚就會變得乾燥發癢,特別是對於有慢性皮膚病和對溫度變化敏感的人來說特別明顯。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感冒:面對高溫天氣,有的人因為貪涼將空調溫度調的非常低。當人從炎熱的室外環境突然進入空調室內,會導致呼吸道受到刺激,毛細血管、毛孔急劇收縮,這樣很容易感冒中暑;同時,人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裡,毛孔處於收縮狀態,如果突然到炎熱的室外,毛孔不能及時打開,導致身體調節中樞失當,也會出現中暑或者喉嚨痛等風熱型感冒症狀。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二、導致的“空調病”的因素

冷熱交替:空調房與室外溫差較大,當人經常在這兩種環境裡交替時,忽冷忽熱,會導致調節體溫的植物神經系統難以適應,身體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空氣不流通:空調房一般都是封閉的,人待在裡面不斷的排出二氧化碳,而室內的氧氣不斷消耗卻得不到補給,所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會升高,人長時間待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導致頭疼、頭暈。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負離子減少:空調房長時間處於封閉狀態,會導致負離子缺乏,時間長了會使人感覺頭暈無力、心慌等。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空氣乾燥:當空調使用時,會使得空氣中的水分減少,周圍空氣變得乾燥,容易引發一些皮膚病,引起人的喉嚨不適等。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細菌繁殖快:空調長期不清洗,排風管會滋生大量的細菌,而且此環境有適合細菌繁殖,所以就會產生大量細菌並被吹散到空氣中,引起大規模的感染。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三、如何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夏季26℃最適宜:

即使室外再炎熱,室內的空調溫度也不宜設置太低,一般成年人在空調房內最適宜溫度為25-26度,體弱者27-28度,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超過8度,否則會加重體溫調節中樞負擔。 如溫差過大,很容易造成頭暈,口乾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適,嚴重時可能引發中風。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空調風往上吹:開空調時,冷空氣向下沉,因此風最好向上吹,避免冷風直吹身體。靠近空調的人,最好面對空調坐,因為冷風從後面吹著你的背部、腰部,比迎面風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更大。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剛進屋,10分鐘後再開空調:有人出了一身汗,回到家馬上打開空調猛吹,這樣有害健康。因為此時毛孔完全打開,還來不及閉合,容易讓體溫急劇下降,誘發感冒等病症。因此,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室內,應至少10分鐘以後再開空調。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每隔1小時開會兒窗:開空調會使室內空氣變幹,並且由於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容易讓人鼻塞、喉嚨幹、打噴嚏等。因此,應該注意時常換氣,建議1個小時左右開一次窗,每次約15分鐘。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身體弱,早晚別開空調:有關節炎、風溼病的老人、發育不完全的小孩以及孕婦等身體免疫功能較差的人,最好少用空調。尤其每天清晨和黃昏室外氣溫較低時,應多到戶外做些運動,呼吸新鮮空氣,進行日光浴,加強身體的適應能力。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避免直吹身體:使用空調時送風應選擇能搖頭的。如果直接對著頭頸部吹,頭皮溫度下降,反射引起腦血管收縮,腦血流也隨之減少,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而言,嚴重時可誘發腦中風。

最熱三伏天,也要將“空調病”拒之門外

所以,想要把“空調病”拒之門外,一定要學會正確使用空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