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藏|明代工笔花鸟画珍品集,一网打尽整个朝代珍品

从唐代花鸟画独立分科以来,至明代前期,花鸟画的发展多以宫廷画院为中心,追求生动逼真的艺术表现,描绘细腻、敷彩艳丽成为这一时期花鸟画的基本特征。随着明代中后期政治的转变、经济的发展、思想的开放,画家们逐渐脱出古法,强调主体审美的自由抒发及作者内心的真切感受,表现真实性情的审美理想被高度强调,进而形成独有的审美形式风貌,开创出大写意花鸟画的新局面,在美术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因而值得去深入研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明代大师们的一些花鸟画作品吧。

中国典藏|明代工笔花鸟画珍品集,一网打尽整个朝代珍品

画芙蓉白鹭轴_明_郑石

图上花卉重设色,宫廷味很浓,有着吕纪的风格。图绘柳树下三只鹭鸶,一对相向而立,还有一只伏于树根处;柳树杆中部,芙蓉花枝相拥,花儿粉白娇嫩,清新动人。郑石,明代宫廷花鸟画家,此幅为其唯一传世的作品。

中国典藏|明代工笔花鸟画珍品集,一网打尽整个朝代珍品

瑞莲翎毛图_明_佚名

中国典藏|明代工笔花鸟画珍品集,一网打尽整个朝代珍品

秋花蛱蝶图_明_女画家文俶

赵文俶(1595-1634年)字端容,今苏州人。文从简的女儿,适赵宦光子赵灵筠,故文俶常在画上落“天水赵氏文俶”款,钤“赵文俶印”。文俶生性聪慧,善绘画,见物既能摹写,年四十便去世。她的画擅长花卉,传说她平日居家偶然看见奇花异草、小虫怪蝶,都随手画下,共收集千种,合成一册,题名“寒山草木昆虫状”,可说写生功力极深,因此对捕捉花木草虫的性情特徵,有独到之处。

中国典藏|明代工笔花鸟画珍品集,一网打尽整个朝代珍品

山茶花小禽图_明_佚名

本作没有落款与印章,因此无法确认作者黩何人。但是由於在画上题诗的五山文笔僧瑞溪周凤署名黩「八十三翁」,所以可以确认是文明5年(西元1473年)以前的作品。本图描绘了一株披覆著少许薄雪的山茶花,还有一?停留枝上的小鸟。周凤的题诗中提到,山茶花彷辷象徵冬天,而小鸟则象徵了春天的到来。

中国典藏|明代工笔花鸟画珍品集,一网打尽整个朝代珍品

秋色梧桐图 纸本_明_蓝瑛

本幅在构图上采用传统"折枝"的方法,截取梧桐与丹枫的枝头横斜下垂之势。在构图上采用传统"折枝"的方法,截取梧桐与丹枫的枝头横斜下垂之势。在枝叶参差错落之中,求得疏密有致。花木点染随意,桐叶饱含水墨,抒情性很强。墨笔写成枝干,糅合了山水画的用笔,显得枝干劲健有力。山鸟基本以墨画成,略施淡赭色彩,令人感到素雅可亲。双勾的丹枫叶,显得挺俏遒劲;在画法上,勾染兼施,笔法活脱,墨色浓淡适度,看来随意写出,反映了作者娴熟的笔墨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