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说说太姥山的“蓝”和“兰”


近些年,有一个版本的太姥娘娘传说在太姥山地区盛行,说尧帝时,有一老母在太姥山居住,种蓝为业,常以手植之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许多病孩。这个传说与宋粱克家《三山志》引《蟠桃记》关于太姥山的记载略有不同,《蟠桃记》的原文是:“尧时有老母,以蓝炼为业,家于路旁,往来者不吝给之……”记载并无说到“茶”,但和传说一样说到了“蓝”,透露了“种蓝”或“炼蓝”这个福鼎上古时代与“蓝”有关的“产业”信息。而这个“蓝”近些年在一些场合被误写为“兰”,以为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为了大家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相关情况,本文就说说太姥山的“蓝”与“兰”。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太姥山的“蓝”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先说“蓝”。《说文解字》:“蓝,染青草也。”是一种可提取染料靛蓝的植物。“蓝”很早就被大家所认识和利用,《诗·小雅·采绿》有“终朝采蓝”之句;《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名句则为人们所熟知;而白居易的那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更是把“蓝”作为了我们南方美丽春天的象征物加以吟咏,可见它的普遍。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蓝草▲

清版《福鼎县志·物产》载:“靛,俗呼青靛。种青草,绞其汁,以灰扰之而成。”据说,靛的具体做法为:掘地作坑,取蓝草条叶,以石灰水浸之,一昼夜,搅至千下,澄清后,取其下凝沉淀青黑色者,即为靛,可用以染青蓝。蓝靛及其做法,《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有详尽的记载:“蓝靛。蓝有二种,叶大高者谓马蓝,小者谓槐蓝。郡中多槐蓝,霜降后割取,浸巨桶中,再越宿,乃出其枝梗,纳灰疾搅之,泡涌微白,久之渐青。泡尽,淀花与灰俱除,乃澄,蓄之而泻出其水,则淀可滤而染矣。”可见,蓝靛是蓝草(主要为槐蓝)提炼成的染青颜料。根据有关记载,我国南方地区的先民,是蓝靛的主要发明者和制作者,太姥山及其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先民自然不例外。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蓝靛▲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割靛▲

再看《福鼎县志·山川》:“太姥山,旧名才山,在县南八十里。容成先生尝栖之。尧时,有老母,种蓝于此,后仙去,因名太姥山。”又载:“蓝溪,《州志》:源出太姥山,每岁八月,水变蓝色。相传太姥染衣处。居民候其时,取水沤蓝,染帛最佳。”《三山志》:“(太姥)山下有龙墩,今乌桕叶落(蓝)溪中,色皆秀碧。俗云仙母归即取水以染其色。”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郑樵过太姥山,还写下《蓝溪》一诗:“溪流曲曲抱清沙,此地争传太姥家。千载波纹青不改,种蓝人果未休耶?”清福宁府知府李拔亦写有《蓝溪》一诗:“蓝溪胜迹古流传,染就轻盈叠翠烟。试看年年秋水碧,混同莫辨蔚蓝天。”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种种迹象表明,在“太姥娘娘”时代,太姥山地区即有了古老的种蓝制靛这样的“产业”。所谓“太姥娘娘”时代,应该就是,距今四五千年以前,以“太姥娘娘”(闽中人类的始祖母)为领袖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这个时期,在太姥娘娘的领导下,原始的农业和染织业发展了起来,同时也发展起了种蓝和制靛技术。卢美松先生在《畲族与福建制靛的历史》(载《闽中稽古》)一文中说,福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十分适合种蓝,太姥及其族人,多活动于高山峻岭,刀耕火种,聚居常徙,在生产粮食的同时,也种蓝制靛。他们的后裔山越、畲民及其他山区农民因此形成种蓝的传统,所以福建成为我国南方蓝靛的重要发祥地和主产地。联系上文所引相关地方志书的记载,我们认为,太姥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蓝靛的重要发祥地和主产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传说把种蓝制靛归于太姥娘娘一人身上,但我们必须清楚,这种文明的成果,应该是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先民们的集体创造。“每岁八月,水变蓝色”,是说整条溪水都变成了蓝色,如此状况绝非一人所能为,除非这个地方许许多多人甚或家家户户都在干这个行当。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我想,作为一种地方特产和产业,种蓝制靛是一直在太姥山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特别是明代以后,商品经济发达,纺织业发展,对蓝靛染料的需求量也大增,据说直到明代中叶以后,还有闽西、闽南很多贫苦农民,成群结队流转到闽东各县,垦荒种蓝,他们被称做“菁客”。繁荣局面一直延续到清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民国卓剑舟《太姥山全志》说,民国初年,太姥洋村农尚有种植。自从洋靛输入后,种植的人慢慢变少。民国《霞浦县志·实业》说的更为详细:“西区平原之农,常种菁,清嘉、乾间最盛。其货通于浙温,乡民有以贩靛而致巨富者。同(治)光(绪)而还,台湾之靛输入,而靛业遂衰。近时,西洋颜料竞进,比土靛效率高二十倍。土靛十二斤半,仅当彼之十两,色较鲜而价廉,而土靛遂一败涂地。”随着制靛业的衰败,上世纪还为我们所熟知的“蓝印花布”,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我们偶尔只在风景区旅游产品的柜台里或时装表演的“中国风”服饰中一瞥惊鸿丽影。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蓝印花布▲

太姥山的“兰”

再简单说说太姥山的“兰”。《太姥山全志》卷之八“方物”所载“兰花”有:素心兰、赛兰和风兰。素心兰是蕙兰的一种,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说蕙兰:“一荑五花、七花,至十一花,荑、花皆白色,荑高于叶,或累累叶间,夏、秋开者,蕙也。”“蕙之素心者,亦称素心兰。”《太姥山全志》对素心兰只列其名,可能是由于素心兰常见,亦可见太姥山多有。而对赛兰和风兰,则有具体的描述:“赛兰,小如金粟,香特馥烈,戴发髻,香闻十步。佛经,伊兰,即此花也。”“风兰,一名挂兰。花黄白,能催产,分娩时,挂房中最妙。”《闽产录异》说风兰:“丛蟠木石间,取悬檐际,因风而茂,不培自荣。闽中诸山皆产……”太姥山中还是风兰比较多,旧时,葫芦洞等处的岩壁上,可见有不少风兰悬挂飘香。自古以来,兰因气味芳香而被列入香草一类,《周易》说“其臭(气味)如兰”,《楚辞》把兰和其他各种香草、香木如芷、桂之类并列,还说“兰芷幽而独芳”,东汉《古乐府》中也有“兰草自然香”之语;五代宋初陶谷在《清异录》一书中说:“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江南人以兰为‘香祖’。”太姥山上有一座寺院名叫香山寺,据说就是因为寺周山谷盛产兰花,花开时节,幽香阵阵,故称。寺叫“香山寺”,那山可不是一座“香山”吗!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香山寺▲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兰花▲

兰花素以“芳香而遗世独立”的形象,得到文人的普遍喜爱。清代嘉庆、乾隆年间福鼎名士林滋秀就是一个爱兰人,他自号兰友,17岁以《兰花赋》府试夺冠,18岁中举,嘉庆初年三试进士不第后一辈子只当教书先生。授徒讲学,安贫乐道,矢志文学创作,取得很高成就,有《迟园十三种》计113卷问世,在闽浙两省乃至长江南北,颇著文名。因爱兰,他牵头成立的文学社名叫“兰社”,集结当时大江南北的饱学之士诗酒唱和,自编社员诗集《兰社诗略》,在《〈兰社诗略〉序》中他说道:“兰善气迎人,幽香入操,庭芝可爱,沅芷相思。”表达了对兰的坚韧高洁品质的向往、赞美和秉持。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目前虽然未见太姥娘娘与兰花直接关系的相关记载,但太姥山盛产兰花却是事实,太姥山地区还哺育了一批像林滋秀这样一生与兰为友的高洁名士。自古名山多祥瑞,太姥有情惠世人。岂不幸哉!

太姥娘娘是“种兰为业”?不,是“种蓝为业”!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古老的产业,种蓝或炼蓝在太姥娘娘时代就可能存在,蓝被人工种植,同时被使用于手工业;而兰则还是山间野生的状态。故太姥娘娘是“种蓝为业”,而不可能是“种兰为业”。可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蓝和兰,为什么会被轻易地混淆呢?个中缘由,大抵是如今蓝草退出了时代的舞台,而兰花又不断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状况自然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情感取向;其余如民间文字书写的随意和因谐音而讹误等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如作为姓氏的蓝和兰,太姥山地区有不少畲族姓氏“蓝”姓,如今有的畲族同胞就把它写成了汉族姓氏“兰”。

图文 / 白荣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