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業務被叫停 P2P再贏監管重拳

資管業務被叫停 P2P再贏監管重拳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整頓工作何時才能落下帷幕?這是一直以來都困擾著投資人和平臺從業者的首要問題。監管收官鐘聲遲遲不敲響,不僅讓投資人對於平臺的選擇缺乏政策上的指引,更降低了新用戶加入互聯金融的活力,為此業內也是苦不堪言。近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了29號文件,明確了互聯網金融平臺不得在沒有相關證照的前提下開展資管業務,這一重拳再次引起了行業地震,甚至引得不少涉及資管的平臺都不得不先停止發標來進行業務調整。

什麼是資管業務呢?其實簡單來講就是依託互聯網平臺發行的各種資管產品,例如"定向融資計劃""理財計劃""資管計劃"等產品。如果平臺在沒有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頒發的資管業務牌照或資管產品代銷牌照,將被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屬於違法行為。

那麼對P2P理財用戶而言,這場資管業務的嚴格管理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P2P平臺中最常見利用資金錯配發行的"理財計劃"將確認退出市場,這明確了P2P平臺必須嚴格執行點對點的方式,強調平臺的真實性和透明度。

其次,此次涉及到資管業務的P2P平臺中,不乏一些成交量和口碑都不錯的大平臺身影,而監管部門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整頓將一視同仁,所有平臺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向合規出發,明確了所有P2P投資人的利益,確保了市場的良性發展。

最後,此次監管措施將促使一批在透明度和真實性上表現都不錯的優質平臺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