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起危廢處置案件問責39人,爲啥九成是環保人

“主要問題、清理情況、溯源情況、處罰情況、問責情況、信息公開”,按照同樣的格式,近日生態環境部公佈了其掛牌督辦的13起涉及危險廢物違法處置案件的處理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13起案件中有39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30人為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受到處分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有近90%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於處分人員中為何有近九成是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人員?生態環境部環監局負責人解釋說,原因是涉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責任主要在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這13起案件是“清廢行動2018”中生態環境部掛牌督辦的第二批案件。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荊江大堤‘768+500外側50米’處,一無證經營廢塑料破碎加工點,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這一加工點堆放大量廢機油桶、廢油漆桶、廢塗料桶等。”這位負責人說,這是督查人員在“清廢行動2018”中現場督查發現的情況。據他透露,這13起案件有一個很大的相同點,就是個體廢品收購站、小作坊窩點對危險廢物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違規收購、貯存危險廢物。這位負責人稱,督查人員在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江西省貴溪市、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等地均發現了類似問題。

他認為,這類問題往往涉及危廢的數量不大,但具有一定普遍性和隱蔽性,打擊難度較大。

此外,13起案件中,還有危險廢物產生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以及部分涉及危險廢物的歷史遺留問題等。

在生態環境部公開的13起案件中也有中央企業的問題。這位負責人指出,督查組在檢查時發現,江蘇省儀徵市中國石化儀徵化纖公司芳綸實驗車間內存放有約200桶聚合廢渣,重約6噸,未按照國家環保法律法規要求存放危險廢物。

這位負責人說,目前,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涉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問題及時依法立案查處。針對13起案件,共對6家違法企業和3名個人,實施高限處罰,並採取關閉取締、移送刑事拘留等多種手段予以嚴厲打擊。其中,累計罰款額達104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1萬元,關閉取締作坊窩點3家、移送公安部門實施刑事拘留5人。

“生態環境部實施掛牌督辦後,各地依規依紀啟動了問責程序,對相關責任人予以問責。13起案件中共有30名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地方政府工作人員佔比達60%。”這位負責人指出,從各地問責的情況看,充分體現了落實地方政府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決定和態度。

同時,部門監管責任更具針對性。這位負責人說,鑑於涉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責任主要在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受到處分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中有近90%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

生態環境部稱,問責的人員中除政府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外,中國石化儀徵化纖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央企,也對9名相關責任人實施了問責。因此,問責人員更加全面。

生態環境部強調,將繼續推動各地解決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缺口大、監管職責不清、監管能力不足、非法轉移問題突出等問題,對問題集中的地方開展點穴式整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