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工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卻還存隱憂!

江苏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却还存隐忧!

近日,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在南京召開,在宏觀環境逐步趨緊、調整轉型步伐加快、環保整治力度加大的情況下,全省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中向好”態勢,但也暗藏隱憂,邁好高質量發展之路,還要繼續把握好“穩、好、新”三字訣。

江苏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却还存隐忧!

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一成

6.2%,這是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的數據,處於合理區間,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增長9%。

穩定的數據表現,正是江蘇工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生態持續完善的縮影。今年以來,圍繞“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定位,江蘇紮實推進製造強省建設,總體呈現“穩”“好”“新”的態勢。

江苏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却还存隐忧!

視覺中國網供圖

“穩”在關鍵指標運行平穩。“我市工業經濟增速高開穩走,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普遍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介紹,1-7月,無錫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個百分點,增速全省第一。

縱觀全省,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工業用電量、外貿進出口等主要指標增幅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9%、10.4%、5.7%、17.6%,實現全線提升。重點產行業保持較快增長,工程機械、鋼鐵、光電纜、化纖主營業務收入均保持14%以上增速,其中工程機械增速一舉突破40%。

“好”在發展質效不斷向好。一期投資580億元的中天鋼鐵精品鋼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180億元的阿里雲計算中心二期開工……南通市副市長陸衛東說,一個個龍頭型產業項目相繼落地,成為工業經濟運行和質態穩中有升的標誌。

江苏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却还存隐忧!

視覺中國網供圖

上半年,全省工業一般納稅人企業申報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1%,連續18個月累計增幅達到兩位數;單位GDP能耗下降5.6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8.1%,降幅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製造業貸款需求指數升至67.1%,連續六個季度處於“景氣擴張”區間。

“新”在新動能加速崛起。鹽城市副市長孫軼介紹,一場“隱形冠軍企業”培育行動在鹽城啟動,已累計培育13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和27個“專精特新”產品,均居蘇北首位。

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3.5倍,智能電視增長64.9%,工業機器人增長33.6%……上半年,全省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高於規模以上工業4.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提高至43.46%;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等新經濟、新產業、新模式蓬勃發展,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提速。

工業企業虧損幅度上升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受環保督查、化工整治、中美貿易摩擦、光伏“531”新政等多種因素影響,我省工業經濟運行在保持總體平穩的同時,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江苏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却还存隐忧!

視覺中國網供圖

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最需重視。2月以來,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環比連續下降,1-7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5.8%,而去年同期增速是7.4%。低於6%的增速,也是多年來的最低速度。

7月,我省共有329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當月產值為0,而這些企業去年同期產值約為377億元,拉低當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由於環保整治、保障重點任務等多種因素影響,我省各地均出現工業企業停限產情況。

“一方面,這是因為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我省主動調整結構,是國內外市場環境、要素環境等諸多錯綜複雜矛盾綜合作用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有當前對製造業認識出現不同程度偏差、稅制不合理、企業負擔過重、資本‘脫實向虛’等因素影響。”省經信委主任謝志成分析說。

江苏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却还存隐忧!

視覺中國網供圖

工業企業的虧損幅度上升是另一個“隱憂”。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企業虧損額450.4億元,增長31.6%,增速同比提高41.5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虧損面19.3%,同比擴大4.1個百分點。

有“高原”少“高峰”,是江蘇企業給人留下的整體印象。蘇企整體競爭力還不強,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大企業還不多,全省134家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工業企業中,500億元以上的企業只有22家。去年,中國最具價值500品牌榜中,江蘇僅有22個製造業品牌,而作為對比,廣東和浙江分別有44個、34個。

“高新不高”的現象依然存在。作為科教大省、實體經濟大省,江蘇科技成果轉化還不夠充分,我省一半左右的高新技術企業沒有專利產出,光鮮的外衣下缺乏“內核”。在專利密集度最高的物聯網、未來網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高性能計算五大技術分支,我省擁有發明專利數只佔全國5%左右,創新產出與我省經濟規模不相適應。

江苏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却还存隐忧!

視覺中國網供圖

“穩中求進”應對“穩中有變”

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下半年,江蘇工業如何行穩致遠?副省長馬秋林指出,要以“穩中求進”應對“穩中有變”。

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精準施策成共識。“我們將聚焦主導產業,建設創新名城。”南京市副市長蔣躍建說,南京圍繞“4+4+1”主導產業,做好“轉移大樹、育苗造林、老樹發新芽”文章,瞄準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南京優勢型、潛力型產業,加快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打造一批“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

江苏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却还存隐忧!

視覺中國網供圖

建設自主可控的先進製造業體系,關鍵在落實。省經信委分行業拿出初步方案,力爭通過2-3年努力,培育形成高端紡織、節能環保、汽車及零部件等一批萬億級產業集群。

全省上下,正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攻關,組織實施130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集成實施100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打造科創“高峰”。“把創新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蘇州市副市長陸春雲表示,蘇州支持引導領軍企業先進技術研究院發展,實施亨通集團“大長度大截面500kV光纖複合海底電纜系統”等30餘個創新項目。

常州牽頭建設跨地區、跨領域、面向行業的製造業創新中心,推進石墨烯創新中心、新能源汽車能源與信息創新中心等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創建……

江苏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却还存隐忧!

視覺中國網供圖

做好“加減法”,加快化工鋼鐵煤電行業優化升級。徐州市副市長趙興友表示,徐州繼續強勢推進四大行業佈局優化和轉型升級,實施到位後,將減少鋼產能約230萬噸、鐵產能352萬噸,減少焦化產能803萬噸,減少水泥熟料產能351.5萬噸、水泥粉磨產能約3000萬噸,減少燃煤小熱電機組裝機容量82萬千瓦,“產業佈局將更加合理,產業層次將大大提升。”

鼓勵企業做優做大做強,培育“高峰”。“要讓一個個‘小巨人’成長為‘巨無霸’。”省經信委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處處長餘雷說,

前不久,我省新認定17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前已累計723家。我省將加快培育更多“隱形冠軍”“單打冠軍”,引領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目標到今年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1.4萬家,到2020年超過1.5萬家。

江苏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却还存隐忧!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歡迎加入我們的“369夥伴群”,

投資、理財、點題、發問……

qq群號209575056

歡迎轉發 轉發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